![]()
徐祖诒是谁?现在听起来这个名字我们一般感到十分的陌生,但是如果把退回到1938年,在台儿庄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他可是响当当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第一参谋长。为什么徐祖诒能够成为李宗仁的参谋长呢?要知道当初他可是能跟白崇禧齐名的中国四大参谋天才之一。
![]()
保定与黄埔
徐祖诒是保定军校第三期炮科出身,而炮兵这个专业就意味着对学生的看图画图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这也是徐祖诒后来能够成为参谋长的一个重要基本功。
不得不说,在中国近代史上,黄埔军校培育出来的诸多能征善战的战将,而保定军校因为其扎实的课程功底,培育出了一大批参谋人才。
![]()
而这也说明了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细微差距,保定军校曾经的校长蒋百里对于军校学生的基本功相当重视。但是当时黄埔军校其实建校的最主要目的并不是说要培育学生有多么强的军事素质,而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的思想拢到一处,成为一支思想统一的队伍。
![]()
所以说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的这一不同,也成为后来为什么蒋介石特别偏爱黄埔军校学生出来的重要原因。毕竟老蒋自己曾经是黄埔军校的首任校长,这所学校出来的学生和他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培育出来的学生将领也最适合自己使用。
保定军校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较高,思想不可能都让自己统一,而站在自己这一方的保定军校出来的将领们往往都有不同的想法,所以还是黄埔军校学生出来的教练对自己来说用的更加顺心顺手。
![]()
徐祖诒从保定军校毕业之后,又去日本陆大留学,中日两国的兵法路数都摸得精透。1936年徐祖诒在当参谋本部二厅厅长时,他就盯着日军动向,而当初他那些留日时的笔记、人脉,也成了打探情报的利器,他早早就预判出日军要南下。而李宗仁组建第五战区,头一个就点他当参谋长,说“有徐祖诒在,我心里有底”。
![]()
战龙在野
再优秀的参谋长也要在战场上见真章。
1938年春天,板垣师团把临沂围得水泄不通,守将庞炳勋眼看就要撑不住了。
第五战区参谋长徐祖诒带着张自忠去增援,但是在路上他也是颇为头疼。庞炳勋和张自忠两个人之前是死对头,当年庞炳勋差点把张自忠逼死,二人仇结了十几年。如今家仇国恨,之前的个人派系恩怨应该在烽火之外,对于徐祖诒来说,自己代表着第五战区司令部,一定要把二人的缝隙处理掉。
![]()
到了前线,徐祖诒将两位老西北系旧将紧紧牵连在一起。
后来的临沂城内外五昼夜血战,徐祖诒代表指挥部进行调度。庞炳勋守城墙,日军调度兵力进行猛攻,张自忠的部队就从侧翼冲出来进行夹击。一旦日军转头对付侧翼的张自忠部,庞炳勋又带兵从城中进行合击。这样一守一攻的配合,背后是徐祖诒统筹调度的辛苦付出。
![]()
矶谷师团和板垣师团溃败的时候,很少有人能记住徐祖诒的名字,可前线部队心中都清楚,是那个戴眼镜的参谋长,绝对是一个能力超群的人物。
先生何去
1939年秋天,战火稍停,徐祖诒去了湖北均县,当中央军校第八分校的主任。从战场到课堂,他讲课不讲空理论,就说临沂怎么守城、台儿庄怎么合围,黑板上画的地图,全是带着弹孔的实战经验。
![]()
徐祖诒后来去陆军大学当兵学研究院主任,更是把这些仗的得失写成教材,教出的学生,后来好多都成了抗日前线的骨干。他常说“枪炮能挡日军一时,培养出会打仗的人,才能挡一辈子”。
![]()
1949年后,徐祖诒去了台湾,退役后就当电信总局的顾问,没再管过军事。1976年在台中去世,葬礼办得简单,没多少人知道这位老人曾在台儿庄的烽火里,做过那么关键的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