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8日,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34周年纪念日。
10月16日至17日,一场以“承烽火初心,育时代新人”为主题的全国五省市九区县“重走行知路”活动,在陶行知的“精神原乡”与第二故乡——上海宝山举行。
这场活动既是对行知教育思想的深情回望,也成为全国陶研力量深度联结、共探新时代育人路径的重要平台。
![]()
交旗接棒,精神赓续
活动主会场设在上海市行知中学。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王仁雷在致辞中指出,宝山是陶行知教育人生中至关重要的“精神原乡”。111年前,陶行知正是从这里启程赴美求学,走上教育救国之路;这里也是他创办“山海工学团”、开创“小先生制”的实践源头,更是他生命最后坚守教育理想的地方。
王仁雷表示,将传承行知精神与纪念抗战胜利结合,正是对“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当代践行。他呼吁从“教育救国”初心、“行知合一”实践与“大爱无疆”情怀三方面发力,将行知精神转化为培育时代新人的力量。
在全场见证下,宝山区委副书记陆奕绎将“重走行知路”旗帜郑重交予下一届主办方——黄山市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柯德亮。这一仪式,标志着“宝山接力、歙县接棒”的新阶段开启,精神火种在跨区域传递中生生不息。
多维解码,鲜活讲述
宝山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黄琼作题为“立德树人、以行求知——打造陶行知教育思想最佳实践区”的主旨报告,系统介绍传承行知思想、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宝山经验”。
特邀嘉宾的讲述,则让陶行知的形象更为立体。冯玉祥将军孙女冯丹龙、许士骐先生之子许唯物、陶行知曾孙陶侃分别登台,分享了陶行知在抗战烽火中坚守教育、与爱国志士共赴国难的感人往事,令现场观众深切感受到先生“教育为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品格。
![]()
数字赋能,联动传承
此次活动也注入多项创新举措。来自上海、安徽、南京、重庆、杭州等地的六家陶行知纪念单位共同签署“陶行知先生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战略合作协议”,构建全国性的资源共享与学术共建平台。
科技赋能教育传承成为一大亮点。重庆市合川区委副书记秦敏与重庆应用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何菲共同启动“陶行知数字人”,让百年前的教育家以数字形态“走进”当代,与青少年亲切对话。
同时,“重走行知路——中国教育人必访地地图”正式上线,将全国陶行知相关场所串联成线,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清晰的寻访指南。
![]()
实地寻访,体悟初心
活动期间,嘉宾们走进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从实物与史料中探寻教育思想的源头;走访行知实验中学,在育才学校旧址中感受烽火中办学的初心;在校园中体验核雕、ai编程等课程,直观理解“教学做合一”在当代的实践。
此外,嘉宾们还赴宝山滨江,参观规划展示馆、淞沪抗战纪念馆与上海港历史陈列馆,在了解区域发展脉络中,进一步深化对“烽火初心”的理解。
文字:白羽
照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编辑:曹轶姗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上观号作者:第一教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