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岭南风华映浦江,文化交融启新章!大湾区文化周沪上开幕!

0
分享至



当岭南之风轻拂浦江之滨,一场承载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精髓的艺术盛会正式拉开帷幕。10月18日,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暨“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开幕式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隆重举行,来自粤港澳三地和上海的省市各级领导嘉宾、国内知名艺术家及各界代表共同出席见证。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共同主办,于10月18日至11月15日期间,通过美术大展、舞台演出、非遗“艺术天空”户外演出、艺术教育、国际演艺大会、国际对话等活动,生动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创新活力与多元魅力,推动粤沪两地文化交流再上新台阶。

隆重开幕

艺术家与市民代表共同揭幕

百年大展宣传使者亮相





醒狮和英歌两大岭南非遗亮相迎宾。

醒狮灵动起舞,英歌铿锵腾跃,在两大岭南非遗亮相迎宾之后,开幕式正式启幕。广州粤剧院带来大型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选段,该剧由“梅花奖”双旦李嘉宜与吴非凡联袂出演,以粤剧与广绣为经,以传奇爱情故事为纬,编织了两对恋人的命运。广绣技艺与粤剧艺术完美融合,诠释出岭南文化的独特韵味,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大型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选段表演。

作为本次文化周的核心活动之一,“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正式启幕,将展出至明年1月18日。展览以宏阔的学术视野与系统的策展架构,全面呈现广东美术百年间的革新历程与辉煌成就。开幕式现场,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屈健,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上海站总策展人王绍强致辞发言。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屈健致辞。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致辞。



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致辞。



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上海站总策展人王绍强致辞。

艺术的蓬勃活力不仅体现在艺术家的潜心创作,也体现在大众化的普及与参与。活动现场,书画修复技艺非遗传承人黄豪文、浦东新区御桥小学学生孙苗、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黄鼎锋、退休警官邵柳娣、上海市金山区文化馆群文辅导刘静静、上海美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张奕文、美育教师徐然书、新文艺群体代表王辉等8名来自不同领域的上海市民代表,获颁“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宣传使者”荣誉称号。他们将带动更多市民走进本次展览,欣赏和了解广东美术,推动粤沪文化更紧密交流。

开幕式尾声,艺术家与市民代表共同为本次文化周揭幕,宣告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正式启动。此外,在展览现场,星海音乐学院、广东现代舞团、广州交响乐团结合布展空间,带来了多元融合的跨界艺术表演。

百年大展

多维呈现广东美术经典

12场名家讲堂荟萃群英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汇聚约800件/套广东美术精品力作,展陈面积近2万平方米,设置有七大主题板块与三个特别项目交织叙事,并辅以丰富详实的历史文献与影像资料,构建起多维观展体验。

七大主题板块分别是“勇立潮头——洋画运动在广东”“艺术革命——岭南画派与国画研究会”“匕首投枪——新兴木刻运动及漫画”“激情岁月——为人民服务 为时代讴歌”“开放变革——改革开放中的广东美术”“百花争妍——创新创造 再筑高峰”和“风起南方——当代艺术实践”,以经典作品为载体,从不同维度延伸展览内涵,既展现岭南美术名家的独特魅力,更以当代视角诠释广东美术的传承与创新,向上海观众呈现一部立体的广东美术发展史图鉴。三个特别项目中,“岭南艺术家个案研究”由“山月常明——关山月个案研究”和“松风三境——黎雄才个案研究”两个板块组成,呈现两位岭南名家的作品魅力与表达。“从广州出发:广州三年展文献展”则是一个涵盖当代艺术、影像与设计的综合性展览系列,由广东美术馆自主策划,通过藏品与档案梳理三年展的发展脉络,呈现其作为南方当代艺术平台的前沿视野与文化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展登陆上海,是百年文脉的一次重逢。被誉为岭南文化瑰宝的岭南画派,其革新先声恰是在上海这片开放沃土中奏响。本次大展的举办,是对这段历史的致敬,更是两地文化合作的当代延续。粤沪两地携手同行,以展览为纽带搭建艺术对话平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文化互鉴、协同共进,生动展现了两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丰硕成果。

在“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于上海展出期间,广东美术馆与上海美术馆共同策划推出12场高水准、深层次的“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活动。讲堂汇聚岭南、江南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文化艺术名家,围绕岭南文化艺术与跨区域文化交流的核心课题,从多元的地域视角和深厚的学术积淀出发,展开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同时,开设多场“上海美术馆现场教学课”绘画体验、专家导赏、Artwalk画中游、艺术脱口秀等活动,让市民游客切实体验海派与岭南绘画的魅力,搭建起富有建设性的跨区域文化链接,实现一次意义深远的文化之旅。

精品展演

舞台剧目新作集中亮相

彰显大湾区深厚文化底蕴

本次文化周期间,共有7台14场舞台剧目在上海多个场馆集中上演,涵盖舞剧、粤剧、话剧、芭蕾、杂技等多种艺术类型,均为粤港澳大湾区近年的原创精品,共同勾勒出湾区文艺多元共生、融合创新的鲜明特质。



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剧照。

广州粤剧院倾力创排的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首次将广绣鼻祖“卢媚娘”传奇搬上舞台,让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广绣在文化周的舞台上焕发新彩。广州歌舞剧院舞剧《英歌》以国家级非遗“英歌”为核心,融入潮剧、木雕等地域元素,在“以舞叙事、以情动人”创作理念的基础上,将非遗传承与家国叙事紧密结合,体现文化温度与时代共鸣。广州芭蕾舞剧院的芭蕾舞剧《家园》以大湾区侨胞为核心人物,以现实主义舞蹈创作为基调,融入粤剧水袖、南拳等岭南非遗元素,将民族化动作与芭蕾有机结合,呈现地域文化的独特美感,诠释了个体命运与民族发展同频共振的主题。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携当代杂技舞蹈剧场《站台》登陆,深度挖掘传统杂技概念,融合现代艺术形式创新,探寻“新马戏”艺术,引领观众踏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剧场冒险。《布兰诗歌》由香港芭蕾舞团与香港管弦乐团逾百位艺术家联袂呈献,作品皆取材自经典艺术IP,环绕舞台的九米高台营造出修道院内景,打造震撼的观演体验。澳门多媒体偶剧《虫虫的仓鼠》由澳门滚动傀儡另类剧场倾力制作,融合大型戏偶服、执头偶、实时投影与戏偶影院等创新元素,构筑出缤纷童趣的舞台世界。以及此前率先上演的广东话黑色话剧《唔讲得》,由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叶童领衔主演。



舞剧《英歌》剧照。

18日晚,粤剧《双绣缘》、舞剧《英歌》、当代杂技舞蹈剧场《站台》在上海不同剧院同时华丽登台亮相,为上海观众带去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的展演盛宴。



当代杂技舞蹈剧场《站台》剧照。

非遗推介

多场岭南非遗演出亮相

演艺推介促交流合作

10月18日至19日,多场岭南非遗艺术在上海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南浔分会场上演,集中展现岭南非遗活态传承的优秀成果。广州南国醒狮团精心创编的《狮王争霸》,生动展现国家级非遗广东醒狮的精湛技艺与独特魅力。普宁南山英歌队献演《雄风》,传递普宁英歌的千年气韵。

开幕式当天上午,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演艺大会及国际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推介会及联合展区举行,19家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代表性的文艺院团及文化机构,集中向海内外展示推介大湾区优秀剧目及品牌文化活动。现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中心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文化活动交流、精品剧目交流、人才交流三方面,进一步推动更高层次更加紧密的合作。活动将利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全球演艺资源和网络,向全球业内着力展现大湾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助力大湾区出品的中国原创作品走向世界舞台。

作为国家级综合性国际艺术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以艺术为纽带,汇聚创意,共建共享,深化上海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共创与人才共育,共同探索文旅融合的新模式,助力大湾区文化圈的建设与发展,打造兄弟省市双向奔赴的“文化样本”,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卫国 李阳

统筹:贺蓓

执行统筹:钟欣 林经武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朱可轩 赵唯佳 余晓宇 李春花 陈泽然 丁慧峰 钟欣

视频:南都N视频记者 朱俊毅 陈杰豪 林经武 实习生 郑越泽 孔维瑶 陶⼴瑶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钟锐钧

编辑:陈逸芬 彭思敏 蔡思思

视觉统筹:关健明

视觉:邹思曼 李毅然 张许君 张博 罗锐 尹洁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incentive-icons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581820文章数 35856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