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6月29日,垂死挣扎的夏素文痛得喊了一夜,整个医院的三层楼都飘荡着她惨绝人寰的叫声。
看着母亲痛不欲生的模样,陪床的王明成更是心如刀割。
一夜无眠,这位大孝子天刚亮就跪在了主治医生蒲连升的办公室门前,再次提出了那个不情之请。
“医生,求求您了,您就给母亲注射安乐死吧,我实在是不忍让她继续遭罪了。”
蒲连升已经记不清这是王明成第几次恳求自己了,但跪下来却是第一次。
正所谓医者仁心,思来想去的他还是选择成全了这位孝子对母亲特殊的爱。
殊不知这大胆的一步,竟扭转了两个家庭的后半生。
![]()
下跪网图
生不如死
1984年10月,王明成像往常一样前往西安第三印染厂上班。
谁知刚刚开始工作没多久,厂里的领导就忽然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并递过来一封电报。
“这是你大姐从汉中发来的加急电报,快看看吧。”
听到这里,王明成连忙迫不及待地拆开封皮,隐隐之中不由得有些许不安。
打开之后,偌大的一张电报纸上只有寥寥几字,也正是这几个字将他推向了绝望的深渊。
“母病,速回。”
王明成非常清楚,如果不是大事,大姐一定不舍得花钱给自己发加急电报。
也就是说,母亲的身体恐怕早已病入膏肓。
![]()
电报
来不及多想,王明成立刻向厂里领导请了长假,坐上了赶回老家的汽车。
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他的思绪也不由得被拉回童年时期。
于王明成而言,母亲不仅仅是一个代名词,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原因非常简单,父母在他还不懂事的时候就因感情不和选择了离婚。
身为家中唯一的儿子,王明成顺理成章的跟着父亲生活,小妹则选择了母亲。
好景不长,父亲就与另外一名女人结了婚,重新组建了新的家庭。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王明成的苦日子正式拉开了帷幕。
![]()
离婚网图
这个可怜的孩子非但没有吃上过一顿饱饭,心灵上更是饱受摧残。
好在母亲始终挂念着年幼的王明成,即便不在一起生活却还是像以前一样照顾他。
所以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少年岁月中,只有母亲给了他精神上的慰藉和身体上的营养。
也正是如此,王明成和母亲之间的感情格外深厚,参加工作后亦是如此。
毫不夸张地说,彼时的他月工资只有43元钱,却仍然坚持每月给母亲寄过去30元。
要知道,30元的生活费对于一名乡下老太太来说是多么宽裕,即便是称其衣食无忧也毫不为过。
![]()
汉中市传染病医院
本以为生活会永远这样无忧无虑地继续下去,谁曾想上天却仍然没有始终眷顾这个可怜又孝顺的孩子。
几个小时的舟车劳顿之后,王明成总算是赶到了汉中市传染病医院。
虽然在来之前已经设想过无数次母亲被病痛折磨的模样,但是当他站在病床门口时还是忍不住哭出了声。
或许是看出了王明成眼神中的担心,病床上的母亲强忍着痛意安慰道。
“没事的孩子,妈妈没事。”
恰在此时,主治医生蒲连升走了进来,并将王明成叫到了办公室。
“年轻人,你母亲的病恐怕不太乐观。”
![]()
晚期肝硬化腹水
紧接着,医生便把一沓厚厚的检查报告和诊断证明书递了过来,“晚期肝硬化腹水”几个大字更是格外醒目。
要知道,肝硬化腹水是肝脏病最严重的表现,晚期两个字更是给生命下达了最后通牒。
不出意外的话,母亲的腹部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大,甚至连行走和呼吸都非常困难。
抛开痛苦不说,几乎所有的肝硬化患者到后期都会转向肝癌,生命也将止步于此。
话虽如此,王明成还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向蒲连升恳求道。
“医生,就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医治吗?花再多的钱我也愿意,”
家属的心情医生当然理解,但是在彼时那个医学尚不发达的年代,想要治愈简直是天方夜谭。
![]()
绿皮火车
尽管如此,王明成还是在照顾母亲之余不断奔波在各大医院。
只要是听说哪个地方的哪位大夫能治疗此病,他都会迫不及待地前往拜访。
或者是听说什么有效的单方,王明成也会赶紧求来配制,让母亲第一时间服下。
遗憾的是,上天并没有因他的孝顺而对母亲网开一面,反而还雪上加霜,一病不起。
事已至此,王明成也只能选择顺其自然,争取在最后这段时光陪伴在母亲的身边。
再加上两位姐姐都已经结婚成家,自然也不方便时常来医院照顾。
所以从1986年开始,陪伴在病床边的就只有王明成和待未出嫁的小妹两人。
![]()
病危网图
也正是因为如此,兄妹俩将母亲的病痛一一看在眼里,更疼在心里。
尤其到了夏天,母亲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
或许是长期卧床的原因,也或许是天气的炎热,母亲的后背和臀部忽然生了许多脓疮。
除此以外,还引发了下肢水肿和大小便失禁的并发症,每一项痛苦都无时无刻不在一点点蚕食她的心灵。
病情最严重的时候,母亲连饭都吃不下去,甚至一闻到食物的味道就恶心呕吐。
没有办法,王明成也只能不停地为其灌输葡萄糖液体,以此维持正常的身体机能。
![]()
葡萄糖液体
万万没有想到,长时间的药物治疗竟促使病人的身体产生了强烈的耐药性。
也就是说,再多的营养药物和止疼药物对于母亲来说都无济于事。
疼的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母亲就只能用头使劲撞击病床的铁栏杆,几乎整栋楼都能听见她沙哑的哭喊声。
“我不想活下去了,快点让我死吧。”
看似一句无心之言,却被王明成深深记在了脑海之中。
他很确定,如果不是疼到了极致,谁又愿意放弃珍贵的生命呢?
既然不能为母亲分担痛苦,那就帮她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吧。
![]()
病床网图
铤而走险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王明成还是敲响了蒲连升的办公室大门。
虽然有些不符规定,但为了母亲他还是直言不讳道。
“医生,我想恳求您为我母亲注射安乐死,我实在是不愿看她受如此折磨了。”
听到这里,蒲连升脸上明显闪过一丝讶异,但是一想起病人最近的状态,其中的原因早已不言而喻。
身为医生,他当然明白家属的心情,尤其是在这种特殊的科室。
自从蒲连升入职以来,他几乎无时无刻都在面临着生死离别。
尤其是费尽周折治疗后却依然无力回天时,这种痛苦恐怕没有谁能感同身受。
![]()
蒲连升
如果是一个普通人,蒲连升当然希望能通过特殊的方式提前终止病人的痛苦。
但是身为医生,他不允许自己放弃任何一条生命,更不能逾越法律的底线。
原因非常简单,安乐死在中国并不合法。
安乐死,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医学上运用某种医学手段使不堪忍受病痛折磨的病人在感受不到痛苦中安稳离世。
历史记载,荷兰是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随后的日本和瑞士也通过了相关法案。
尽管如此,中国却仍然不愿松口承认安乐死的合法性,或许这也是国家为了保护生命能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
注射网图
结果可想而知,蒲连升几乎想都没想便拒绝了王明成的不情之请。
即便他的内心同样纠结不安,好在职业的道德底线始终没有迷失他的双眼。
没有办法,王明成也只能再次回到病房,夜以继日地承受着心理上的折磨。
直到6月的一个凌晨,疼痛难忍的母亲再次昏睡了过去怎么也叫醒不过来,他才忽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来不及犹豫,王明成立刻把值班医生喊来为母亲注射了10毫克安定。
只可惜事与愿违,病人的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常言道母子连心,这句话用在王明成和母亲的身上恐怕再也合适不过了。
![]()
病痛老人
借着药物的作用,母亲拼尽全力说出了最后一句话。
“儿啊,你要是真的心疼娘,就让娘赶紧去死吧。”
话音刚落,母亲就再次昏睡了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王明成很清楚这句话的深意,辗转反侧的他总算是熬到了蒲连升医生上班的时间。
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争取成功,为母亲早日摆脱病痛。
就这样,王明成二话不说便赶到了蒲连升的办公室,毫不犹豫地跪了下去。
“医生,求求您了,您就给母亲注射安乐死吧,我实在是不忍让她继续遭罪了。”
![]()
下跪网图
突如其来的下跪让蒲连升大惊失色,身为医生的自己怎么能经受得住家属这一跪呢?
正当他走上前去试图将对方拉起身时,王明成竟再次“威胁”道。
“您如果不答应,我就永远不起来。”
听到这里,蒲连升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虽有些于心不忍但还是直言不讳道。
“不是我不想帮忙,这可是违规的呀。”
好在王明成来此之前已经做好了功课,他很清楚,只要家属保证不追究责任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随后,他便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张提前备好的免责书,家属一栏已经赫然签好了自己和小妹的名字。
![]()
免责书
考虑到问题的违规性,王明成并没有将此事告诉两位大姐,如此一来即便东窗事发也波及不到家人。
看似一个善意之举,殊不知竟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眼看对方已经备好了一切,蒲连升也不愿再执拗到底,内心的情感终究还是战胜了理智。
紧接着,他便拿起桌上的处方纸,开了一种名叫“复方冬眠灵”且剂量为100毫克的药物。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这只是一种儿科临床常用的镇静剂,正常注射量为50-100毫克。
即便是成年人,想要达到致死量也要600-800毫克。
![]()
复方冬眠灵
但是蒲连升很清楚,如今的病人早已因为长期患病导致器官功能衰竭,抵抗力下降。
也就是说,这100毫克足以要了王明成母亲的命。
同为医生,取药处的工作人员自然非常清楚这项举动的严重性,所以迟迟不肯交出药物。
既然已经踏出了第一步,蒲连升索性一帮到底。
“我开什么方子你就拿什么药,这是家属要求的,出任何问题我来承担。”
既然如此,取药处的工作人员也没有拒绝的理由,思来想去还是把100毫克的复方冬眠灵拿了出来。
安乐死的药物已经有了,可是谁去执行这次艰难的任务呢?
![]()
安乐死网图
按理来说,蒲连升作为主治医师理应当仁不让,可这“杀人”的事还是让他有些隐隐不安。
抛开恐惧不说,医院也从不允许开药的主任医师亲自为病人注射药物。
与此同时,药物注射时还必须有病人家属在一旁证明,这才可以算得上真正意义的免责。
思来想去,蒲连升心中总算有了一个人选,那就是正在医院实习的蔡建林。
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专业的女孩一眼便看出药物的严重性,所以无论如何都不愿执行。
没有办法,蒲连升也只能故作生气威胁道。
“你是来这实习的,一切都要服从医院的安排,否则就回省卫校去,我再也不会带你了。”
为了职业和前途,蔡建林也只能乖乖服从主任的话,在家属的见证下成为了那名“杀人凶手”。
6月29日凌晨,母亲在王明成兄妹俩的注视下永远停止了心脏的跳动,面带微笑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
医院实习生
悲剧重现
事已至此,两年的精神折磨总算是告一段落,王明成的生活也再次回归平静。
但是对于蒲连升来说,痛苦才刚刚开始。
起初,他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毕竟是家属的强烈要求自己才不得已为之。
只是蒲连升怎么也没有想到,病人的家属不仅仅只有王明成兄妹二人,还有两位毫不知情的姐姐。
就在王家人张罗完葬礼以后,两位姐姐不知从何处得知了母亲的真正死因,并以此为由多次来医院寻衅滋事。
她们的诉求非常简单,只是希望医院能承担这场“医疗事故”的责任,并赔偿母亲的治疗费和丧葬费。
![]()
医闹网图
问心无愧的蒲连升当然不会答应,更何况还有王明成兄妹俩主动为其证明此事与院方无关。
见此状后,两位财迷心窍的姐姐索性将弟弟妹妹和蒲连升一起告上了法庭。
或许连王明成都没有想到,来医院屈指可数的姐姐竟然说是自己和妹妹伙同医生一起谋害了母亲。
同样是血肉之亲,姐姐怎么就能如此狠心呢?
就这样,王明成兄妹俩和蒲连升师徒俩于1986年10月以故意杀人罪被捕入狱。
作为国内首例“安乐死”案件,此事一经公开便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
图源网络
有人对蒲连升表示了同情,但也有人认为杀人凶手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再加上法院没有审判过诸如此类案件的先例,所以迟迟没有做出最终判决。
就这样,蒲连升一行人在看守所中度过了492天的生活,直到1991年4月法院才公开审理了最后判决——
被告人实施安乐死的动机是道德和纯洁的,不存在故意杀人,应无罪释放。
简简单单四个字“无罪释放”,却让蒲连升一行人等了足足五年,人生又能有几个五年呢?
![]()
病重时的王明成
自从被看守所释放以后,王明成就宛如变了一个人似的沉默寡言,母亲的离世和血亲的背叛更是让他生不如死。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长期的忧虑过度终究让他被病魔找到了可乘之机。
2000年11月,王明成被查出患有胃癌并做了手术,无奈癌细胞还是扩散至全身。
2003年1月7日,饱受病痛折磨的他首次提出“安乐死”的要求。
结果可想而知,院方无论如何都不会重蹈覆辙,更何况还是在同一个人身上。
就这样,王明成在胡乱喊叫中陷入昏迷,于8月3日凌晨3时30分在病痛中停止了呼吸。
也是在这一刻,他才总算是彻底摆脱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
王明成一家三口
与王明成相比,蒲连升的人生恐怕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5年的牢狱时光不仅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污点,也给他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句号。
即便院方犹豫再三还是恢复了他的职称,可他却再也没有办法鼓起勇气拿起手术刀了。
后来也经常会有人提起此事,并抛出了一个众人关心又好奇的问题。
“如果以后再次碰到当年那样左右为难的场景,你还会做出一样的选择吗?”
每当听到此处,蒲连升都会毅然决然地表示否定。
“别说那样,他们就算是跪下拿出100万,我也不会再这样干了。”
![]()
蒲连升
因为他很清楚,任何情况都不能成为逾越法律底线的理由,医生也不应该被情感道德绑架。
与此同时,蒲连升也希望自己这个回答能够给同行们起到一个警醒的作用。
在我们国家没有立法之前,千万不要干这种铤而走险的事情,免得到头来追悔莫及。
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生而为人,我们自然想要在人间好好地走一遭。
但是当生命的尾声敲响时,满是痛苦和苦难的我们又是否能自主选择终结生命呢?
如今,国内关于安乐死的争议仍然不断,但是想要真正合法化恐怕还要历经社会重重考验。
总而言之,无论安乐死最终是否合法化,我们都不能总想着“一劳永逸”。
只要有一丝生还希望就绝不能放弃,这也是我们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大家的认可是我们持续创作的不竭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