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的越南独立80周年阅兵式上出现耐人寻味的一幕:数十名越南年轻女性为观看中国解放军方队的行进表演不惜提前数小时排队等候。这一场景被外媒视为越南民间对华情感转变的缩影,而背后则是地缘经济格局与数字时代文化传播的共同作用。
从历史隔阂到“完美方阵”的吸引力
![]()
据观察,尽管越南河内主要街道仍以1970年代末中越边境冲突中的越南所谓英雄命名,但越南年轻一代对中国军队的印象已悄然变化。22岁的胡志明市民黎黄美为观看中国方队通宵守候,她感叹道:“等待是值得的,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太震撼了。”相关阅兵视频在TikTok上获得330万次播放,众多越南网友留言称赞中国士兵“完美”的队列表现。
这种转变与过去形成鲜明对比。2018年越南政府提出有利于中国企业的经济特区计划时,曾引发大规模反华示威,迫使项目搁置。而如今,即便越媒频繁报道中越边境的新经济区计划,也未见显著抗议。
社交媒体算法助推对华好感度
![]()
越南街景
TikTok在越南的渗透率已成为关键变量。数据显示,这款中国短视频应用在越用户达6700万,规模仅次于Facebook。以越南语搜索“中国”,结果页充斥正面内容:中国士兵的舞蹈视频、中国城市发展纪实等获大量点赞。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以争议海域“南海”为关键词,算法仍优先显示台风新闻或中菲争端内容,而非历史主权矛盾。
经济现实主义超越民族情绪?
![]()
新加坡ISEAS–尤索夫伊萨研究所2024年初调查显示,虽然75%的越南人仍更倾向与美国合作,但“亲华”比例涨幅居东南亚之首。RMIT大学越南分校研究员阮洪指出:“经济利益正在战胜民族主义。”随着美越贸易摩擦加剧,越南政府持续推进中越高铁项目及经济特区建设,两国贸易投资关系深化。据统计,中国已成越南主要投资来源国,双方高层互访频繁,中国领导人两年内两次访越,越共总书记苏林也选择中国作为2024年就任后首访地。
文化软实力的影响
中国对越南的文化吸引力也同步升温。谷歌趋势显示越南对“中国”的搜索量激增,中国电影与语言学习在越南受热捧。据中国官方媒体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越南已成为汉语水平考试(HSK)全球最大报名国。
然而,历史的韧性似乎依然存在。正如越南21岁大学生阮黄云在河内阅兵现场所言:“中国士兵很有魅力,但越南士兵才是最棒的。”这种微妙的平衡——在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中保持民族自豪感——或许正是中越关系新常态的写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