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72岁老人睡前发冷,不幸去世,家属被怀疑蓄意谋杀?

0
分享至

客厅的钟声刚敲过九点,大雪初融的夜里,家里的静谧被一阵急促的呼吸声打破。72岁的赵大爷坐在床头,脸上是止不住的发寒。

他裹了好几条被子,依然觉得冷到骨头里。家人以为只是季节变换,小感冒而已,随口一句“睡一觉就好了”,便没当回事。

然而仅仅三小时后,原本健康的赵大爷竟心跳骤停,再也没醒来。



医生赶到后却满脸愤怒,反复追问细节,甚至质问家属:“难道你们不知道,老年人冬夜发冷可能会致命吗?这样的忽视,和‘谋杀’有什么区别?”

一番话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间。难道,有些猝死其实是可以预防的吗?比起流感、高血压,冬季“冷夜综合征”只是危言耸听,还是医学界实锤的健康杀手?

尤其是家人容易忽视的两个细节,真的是造成悲剧的“幕后黑手”吗?要想知道,答案就在下面。

很多人误以为,发冷只是人体对低温的正常反应。但中国疾控中心2022年冬季猝死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每年寒潮后,全国50岁以上人群因低温诱发的心脑血管突发事件,在48小时内上升了12%-18%。

其中,冬夜持续发冷、四肢冰凉的老人,猝死风险比常温环境增高近1.7倍。发冷背后的机制相当复杂:

环境温度骤降会导致血管急剧收缩。这会引发血压瞬时升高,对既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来说,极易诱发心绞痛、心梗或中风。



长时间受寒,人体代谢率下降。容易造成心率异常、心律失常。

更危险的是,60岁以上人群本身皮下脂肪变薄、自主体温调节能力减弱,一旦夜间体温低于36℃,猝死概率增加20%。

临床实践表明:老年人体寒常常预示着脑部供血不畅或心功能衰退。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一项纳入2.5万人的流行病学分析显示,秋冬夜间室温每降低1℃,老年猝死率上升14%。

不是夸大其词,而是冷夜导致猝死,已成新时代健康杀手。



坚持忽视老年人睡觉前“冷”这个小问题,藏着巨大风险;很多家属往往误以为“捂厚点、喝点热水”就可以万事大吉。事实上,冬夜猝死常常存在三大前兆:

持续发冷,四肢冰凉:

如赵大爷这种,睡前全身冷感,尤其是脚和手冰凉,坚持超过30分钟。这是外周血管严重收缩的信号,血液对心脏、脑部供应骤降。

夜间频繁起夜或失眠:

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团队研究,60%以上冬季夜间猝死者,事发前都有排尿增多、失眠多梦等表现。

这说明血压波动明显,交感神经高度紧张,也是心脏猝死的一大诱因。但遗憾的是,家属常常认为这只是“老了正常”,未能及时警觉。

突发胸闷或气短、言语含糊不清:

短时间发生的胸闷、头晕、嘴歪眼斜,更应高度怀疑心脑血管异常。若同时伴有体温降低,那基本就是危险信号了。

可以看到,上述三点,第2点“夜间频繁起夜”最易被忽视。很多老人夜里反复上厕所,其实是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家属的疏忽,直接把危险推到了“临界点”。

要想防住“冷夜猝死”,可不仅仅是多盖条被子那么简单,科学的生活细节管理才是关键。

1、维持卧室夜间温度18~22℃。

权威机构建议,老年人室温低于16℃,猝死风险翻番。可以使用小太阳等安全取暖设备,定期通风避免室内潮湿。

2、睡前30分钟喝适温温水、热牛奶。

避免热水烫口。研究显示,睡前补充200ml温热液体能提升外周循环功能9%以上,有助于全身血液流动,但切记避免含酒精饮品,以防心率波动。



3、定时检查睡眠和心血管状况。

如果家中老人出现上文描述的持续发冷、夜间失眠或反复起夜、胸闷、言语不清,务必第一时间就近医院查体:心电图、血压、血糖和体温。早期发现异常,抢在危险前面。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关晓彤银裙引爆活动现场,网友:这身材比例,还让不让人活了?

关晓彤银裙引爆活动现场,网友:这身材比例,还让不让人活了?

娱乐领航家
2025-11-04 00:00:02
这条注定没有热度的新闻,比想象得还要“恐怖”

这条注定没有热度的新闻,比想象得还要“恐怖”

清书先生
2025-11-03 16:27:21
女孩称洗澡时被父亲偷看,相关部门:系口角矛盾产生误会,父亲回应:只是递牙刷,无不妥举动

女孩称洗澡时被父亲偷看,相关部门:系口角矛盾产生误会,父亲回应:只是递牙刷,无不妥举动

极目新闻
2025-11-04 19:30:08
饿了么改名,一个时代结束了

饿了么改名,一个时代结束了

TOP电商
2025-11-04 12:12:34
有网友说出了我们制造业的根本问题,并看出它怎么形成的

有网友说出了我们制造业的根本问题,并看出它怎么形成的

清晖有墨
2025-11-04 15:42:27
一位72岁靠运送垃圾为生的老人,却在租住的简陋地下室里,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完全是“竞赛级别”

一位72岁靠运送垃圾为生的老人,却在租住的简陋地下室里,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完全是“竞赛级别”

观威海
2025-11-04 09:58:04
一个沈伯洋摁下去,一大群沈伯洋冒出来?都得挨收拾,一个不会少

一个沈伯洋摁下去,一大群沈伯洋冒出来?都得挨收拾,一个不会少

飞花逐月大帝
2025-11-04 10:30:59
结婚7年逃不过婚变传闻?独自带娃的唐嫣,终是应了杨幂那句话

结婚7年逃不过婚变传闻?独自带娃的唐嫣,终是应了杨幂那句话

悦君兮君不知
2025-11-03 23:57:12
悄悄4连胜,球队老大不可替代值+0.9!就这么打,离冠军不远了

悄悄4连胜,球队老大不可替代值+0.9!就这么打,离冠军不远了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05 00:05:55
一种能延缓衰老的运动,抵御肌肉流失,逆转衰老进度

一种能延缓衰老的运动,抵御肌肉流失,逆转衰老进度

增肌减脂
2025-11-03 16:49:45
瑞银:中国接近半数家庭房产处于账面亏损状态

瑞银:中国接近半数家庭房产处于账面亏损状态

互联网大观
2025-11-04 13:43:22
刚刚,全线跳水!原因,找到了!

刚刚,全线跳水!原因,找到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1-04 16:24:02
史晓燕谈和李春平相识,曝其每年只能拿1500万美金,痴呆原因曝光

史晓燕谈和李春平相识,曝其每年只能拿1500万美金,痴呆原因曝光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11-04 16:44:04
返回时间已定!神舟二十号快速返回:比神舟十二缩短15小时

返回时间已定!神舟二十号快速返回:比神舟十二缩短15小时

火星一号
2025-11-04 21:46:57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青史楼兰
2025-11-04 17:33:36
南京大学食堂推“999元帝王蟹”,负责人回应:系新开海鲜档口常规菜品,比市场价便宜

南京大学食堂推“999元帝王蟹”,负责人回应:系新开海鲜档口常规菜品,比市场价便宜

上游新闻
2025-11-03 14:59:07
“饿了么”将更名为“淘宝闪购”?骑手已同步更换橙黑新工服

“饿了么”将更名为“淘宝闪购”?骑手已同步更换橙黑新工服

澎湃新闻
2025-11-04 11:32:28
大家都被特朗普给骗了!原来中美贸易战只是幌子!特朗普目的曝光

大家都被特朗普给骗了!原来中美贸易战只是幌子!特朗普目的曝光

百态人间
2025-11-04 16:03:39
一位姓袁的历史老师,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一位姓袁的历史老师,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猫智深
2025-11-04 20:10:12
突发利空!杉杉股份18万股民“眼前一黑”……

突发利空!杉杉股份18万股民“眼前一黑”……

看财经show
2025-11-04 16:37:58
2025-11-05 02:55:00
阿捤武器装备科普
阿捤武器装备科普
地球科技应用在军事领域! 你们陪着我的时候,我从未羡慕任何人!
820文章数 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亲子
旅游
教育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家居要闻

年轻态度 功能舒适兼备

亲子要闻

程晓玥说怀二胎是意外:刚开始很惊吓,所有的计划都被打乱

旅游要闻

彩叶秋菊映古建 京华盛景入画卷

教育要闻

初二英语掉分背后,是思维升级的阵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