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块地,本来是我们的,后来被别人占了。最后物归原主,却不是咱们打下来的,是人家主动送回来的,没费一枪一弹,连谈判桌上的口水仗都没打。
这事发生在1963年,送地的国家是巴基斯坦。印度那边一听,立马跳起来喊,说那地是他们的,不准动!
![]()
这块地,就是喀喇昆仑走廊,面积不小,有5310平方公里。巴基斯坦为什么要把这么一大块地送给中国?印度又为什么急得跳脚?这事得从头说起。
这块地,拿着烫手
巴基斯坦当初拿到喀喇昆仑走廊,其实也是一笔糊涂账。这要怪到英国人头上。很久以前,一个英国测量官跑到这片山区,在地图上随便画了条线,就把这块地划进了英属印度。后来英国人走了,搞了个印巴分治,这块地就落到了巴基斯坦手里。
![]()
可巴基斯坦拿着这块地,心里一点都不踏实。为什么?南边就是虎视眈眈的印度。两国为了克什米尔地区打了好几次,谁也不服谁。喀喇昆仑走廊这地方,海拔高,环境差,巴基斯坦国力有限,派兵守着都费劲。
更要命的是,印度随时可能从南边的锡亚琴冰川打过来。一旦走廊丢了,巴基斯坦在整个克什米尔地区的防守就变得非常被动。所以对巴基斯坦来说,这块地就像个烫手的山芋,扔了舍不得,拿着又怕被烫伤。
timing很重要,机会来了
转机出现在1962年。那年,中国和印度在边境打了一仗。起因是印度觉得咱们的阿克赛钦地区是他们的,不断派兵蚕食。咱们忍无可忍,只好动手。
结果大家都知道,解放军一个月就把印军打得落花流水。这场仗,不仅让中国拿回了阿克赛钦的实际控制权,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军事实力。
![]()
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是个明白人。他一看,机会来了!印度被打趴下了,中国强大起来了。那个烫手的山芋,自己守不住,不如送给一个强大的邻居来守。
把喀喇昆仑走廊交给中国,好处太多了。中国守得住,印度再也不敢打这块地的主意。中国和巴基斯坦就成了真正的邻居,中间有了个战略缓冲。印度再想欺负巴基斯坦,就得掂量掂量中国的态度。
![]()
于是,中印战争刚结束不久,巴基斯坦就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想谈谈边界问题。
一拍即合的买卖
咱们这边当然愿意谈。1963年3月,两国在北京签了协议。巴基斯坦正式把喀喇昆仑走廊的5310平方公里土地交还给中国。
这也不是白送。作为回报,咱们也做出了让步,把一块叫坎巨提的“飞地”划给了巴基斯坦。那地方夹在巴控克什米尔和阿富汗中间,咱们管理起来很困难,划给他们对双方都有利。
![]()
这是一次双赢的交换,双方都很满意。 消息传出去,印度那边直接炸了锅。他们立刻发表声明,强烈抗议,说克什米尔都是印度的,巴基斯坦无权把“印度的土地”送给中国。
可抗议有什么用呢?他刚被中国打败,说话一点分量都没有。而且当年英国人搞分治的时候,默认了巴基斯坦控制这块地,他自己也没吭声。现在想起来要了?晚了!
中国顺利接管了喀喇昆仑走廊,派了边防部队过去驻守。从那以后,印度就只能在地图上把这块地画成自己的,过过干瘾。
不只是一条路那么简单
拿回土地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大手笔还在后头。这片地区全是高山雪地,人迹罕至,要想真正控制住,必须得有条路。
1966年,中国和巴基斯坦决定,合伙修一条公路,穿过这片“世界屋脊”。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喀喇昆仑公路,也被称为“中巴友谊公路”。
![]()
这条路从咱们的新疆喀什,一直修到巴基斯坦的塔科特,全长一千多公里。修路的地方,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全是雪山、冰川、悬崖峭壁。施工难度,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缺氧、雪崩、泥石流,随时都能要人命。
咱们派出了两万多名工程兵和工人,硬是用血肉之躯,在绝境中开凿出一条天路。这条公路花了十多年才修通,几百名中巴两国的建设者永远留在了那里。
![]()
这条路的建成,意义非同小可。它彻底把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命运绑在了一起。巴基斯坦北部的贫困山区,因为这条路才和外界连通,经济才有了发展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它成了一条战略大通道。一旦有事,中国的援助可以源源不断地通过这条路进入巴基斯坦。印度想彻底封锁巴基斯坦的美梦,也彻底破灭了。
结语
直到今天,印度还时不时拿咱们在喀喇昆仑走廊修路盖房子的事出来抗议,说我们“非法改变现状”。但就像60多年前一样,他们的抗议,并不能改变什么。实力,才是说话的底气。回过头来看,当年巴基斯坦的那个决定,你觉得是高明之举,还是无奈之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