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秋天来得突然,灵丘城外的稻田还没收完,街上的老人就看见西门城楼上挂了白布,那天早上,几个穿黄绿色军装的日本兵站在城门口,对着围过来的百姓弯了弯腰。
别怕,回去开市吧,有个穿得像翻译的人举着喇叭喊,我爷爷那会儿在城南卖豆腐,他记得那天杂货铺的老板娘边走边哼着小调,谁也没想到,那块写着安民的白布,其实就是裹着血的圈套。
![]()
三天后天还没亮,东门突然涌出一堆人,裹着破衣往城外跑,后头日军端着刺刀追,我去年在县城档案馆听过幸存者讲,有个卖菜的老汉说,他眼看着自己老婆被推进奶奶庙后头的小树林,回来时衣服全撕成了布条。
![]()
最吓人的还是砍人的场面,城北的大云寺平日香火不断,那天却像成了杀猪的场子,有个穿灰布长衫的军官站在高处,手里捏着个小本子,记着谁砍得快,后来听说这法子是从关东军那儿学来的,他们叫这事儿效率比赛。
![]()
广显和尚的结局让我每次路过寺庙都忍不住多看两眼,他那天放走几个妇女,本可以翻后墙跑掉,却偏站在庙门口等那些兵,如今观音殿的梁柱上还留着烧焦的印子,像一道怎么也愈合不了的疤。
屠杀后一个月,我外公跟着八路军进城,看见城隍庙的水井里漂着女尸,头发缠在井绳上,菜市场边的土坑里埋着几十具尸体,野狗叼着骨头在周围转悠,最惨的是奶奶庙前那块空地,连草都不长,后来施工队挖地基,挖出过带子弹头的头骨。
![]()
有意思的是,日军后来在会议记录里把这场屠杀写成成功案例,说先骗人进城再杀,比直接烧村管用,这种办法后来在冀鲁豫好多地方都用了,跟流水线一样,现在县志里有个备注,1937年灵丘全县人口少了四分之一,可到底少了多少人,谁也说不清,因为很多人连尸首都找不着。
历史书上总说要铭记,可真站在这片地上,你才能闻到那股血和火药混在一起的味儿,前两天我路过当年的屠杀点,旁边开了一家小吃店,老板娘说她爷爷是幸存者,可孩子们都不愿听这些事,太吓人了,她一边擦桌子一边说,可总得有人记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