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瑶瑶
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山西临汾,一起欣赏当年唐僧师徒做梦都想到达的西天净土,一起欣赏被称为小西天的佛国净土,据说它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悬塑绝唱,更绝妙的是据说这里的每尊佛像至今仍能一尘不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分享参观拜访的详细攻略和与它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希望对准备前往小西天参观拜访的朋友有所帮助。(欢迎朋友们关注我们,我们一起欣赏各地美景,了解地方美食和特产!)
![]()
一是小西天情况简介
小西天,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城西凤凰山巅,据历史资料记载它始建于明崇祯二年,原名千佛庵,因大雄宝殿内满堂悬塑而得名,后为区别城南大西天而更名为小西天。全寺仅1100余平方米,布局精巧,分上下两院,以悬塑艺术闻名,殿内壁画、塑像千余尊,最高达3米,最小如拇指,融合佛教故事与明代工艺,被誉为“中国悬塑艺术博物馆”。寺内珍藏明万历版《明永乐北藏》佛经7310卷,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二是参访小西天寺庙必打卡景点
大雄宝殿:这里有悬塑艺术的巅峰之作,它是小西天的灵魂所在,建于明崇祯年间,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殿内梁架简洁,却因满堂悬塑震撼世人。
![]()
大雄宝殿仅占地面积约170平米,有近2000尊彩塑,最大的彩塑有3米高,最小的彩塑仅有拇指大小,此殿的彩塑占到山西明清彩塑的4%以上。据传说大殿内的彩塑整整贴了14斤金箔,并且塑像都微微前倾,约前倾18度左右,灰尘自然也难落正身。大殿内满堂彩塑虽然看起来眼花缭乱,但其实这些佛像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放,简单来说,从彩塑角度可以分为圆塑、影塑和悬塑三类,正壁五个佛龛的主佛连同身边的协侍菩萨和南北两壁的十大弟子,这些称为圆塑。五个佛龛承重柱上的彩塑叫影塑,悬塑就是佛龛上方和南北两壁的层层楼阁和人物花草神兽。
从佛教角度讲,正壁上面是佛国天宫,下面是五尊主佛,从左依次是药师佛、阿弥陀佛、释迦摩尼佛、毗卢遮那佛、弥勒佛。南壁上部是琉璃圣境,北壁上部是六欲诸天,南北两壁下部是十大弟子,还有从门中走出的小沙弥,有端寿桃的,拿托盘的,还有因为太烫垫着袖子送食盒和茶壶的,个个惟妙惟肖。据说共有6个小沙弥,还有两个隐藏款,在南北角落里。造型奇特的小舟,吹拉弹唱的十二天宫乐伎,双头共命鸟,羽毛清晰可见的仙鹤,萌萌的天马和黑神话悟空土地爷的原型,飞天等等,他们像欢乐的音符点缀在庄严肃穆的佛国丛林中,增加了勃勃生机。
![]()
无量殿:这里充分展示了明代建筑的简洁之美,具体位置在大雄宝殿的上方,是一座无梁殿,因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殿身全用青砖砌筑,拱券结构,殿顶以方砖叠涩出檐,形似藻井,极具明代砖构建筑的质朴风格。殿内供奉无量寿佛,两侧壁画虽已斑驳,仍可见明代水墨技法痕迹。
文殊殿与普贤殿:这里充分展示了对称布局的禅意空间,此二殿位于大雄宝殿的两侧,对称分布,均为硬山式建筑。文殊殿供奉文殊菩萨,普贤殿供奉普贤菩萨,殿内悬塑虽不及大雄宝殿繁复,但菩萨像造型端庄,衣纹流畅,保留了明代造像的典型特征。
钟鼓楼与山门:这里与其他寺庙一样,是寺庙的仪式感入口,下院入口处设有山门,门额题“千佛庵”。山门两侧为钟鼓楼,均为二层攒尖顶建筑,钟楼内悬明代铁钟,击之声音浑厚,曾为周边信众报时祈福。
![]()
凤凰山全景:小西天坐落于凤凰山顶,登寺可俯瞰隰县全城。春秋季,山间松柏葱郁,野花点缀;冬季银装素裹,红墙更显庄严。寺庙与山景融为一体,既是宗教场所,也是观景胜地。
朋友们,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如有不妥之处或者没讲到的地方,还请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感谢!(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诉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感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