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时期,国际政治舞台上一幕熟悉的戏码再次上演。在美国对华科技围堵的号令下,荷兰与英国等国家亦步亦趋,甘为马前卒,纷纷举起所谓的“国家安全”大旗,对中国企业进行无理的单边制裁与打压。
这种罔顾事实、背弃市场经济基本准则的行径,不仅严重损害了中企的合法权益,更暴露了其追随霸权、甘当棋子的真实用心。面对如此挑衅,中国已无退路,必须采取坚决、精准的反制措施。当下,采取“打狗儆主”之策,对荷、英两国进行对等反制,不仅必要,更是维护自身核心利益与国际公平正义的迫切之举。
![]()
荷英甘为鹰犬,打压中企的战略图谋与虚弱本质
荷兰与英国的行动,绝非孤立的偶然事件,而是美国对华战略围剿中精心策划的一环。其用心之深,必须深刻揭露。
首先,荷兰之举,是“技术民族主义”的极端体现,意在维护其即将逝去的科技垄断地位。作为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公司的所在地,荷兰在半导体产业链上游占据着关键位置。然而,这种优势并非固若金汤,而是建立在过往全球技术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之上。
随着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持续创新与突破,阿斯麦的垄断地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荷兰政府近期配合美国收紧光刻机出口管制,表面上是遵从“国际规则”,实则是企图以行政手段扼杀竞争,为其国内企业维持超额利润续命。这是一种惧怕公平竞争、试图通过政治锁死技术发展的虚弱表现,暴露了其“自由贸易”口号下的双重标准与虚伪性。
![]()
其次,英国之动,则是其“全球英国”战略迷失方向后,向美国递交“投名状”的投机行为。“脱欧”之后,英国在国际舞台上急于寻找新的定位,其战略焦虑感日益深重。紧紧抱住美国大腿,在涉华议题上充当急先锋,便成为伦敦政客们眼中成本最低、收益最快的政治赌博。
他们企图通过展现对华的“强硬姿态”,来换取华盛顿在贸易、金融等领域的青睐与支持,重塑其日益衰减的“全球影响力”。然而,这种牺牲长远经济利益、破坏与最重要经济增长引擎之一关系的短视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它非但不能提升英国的地位,反而将其拖入大国博弈的漩涡中心,成为可能随时被牺牲的棋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