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答案:从法律规定的层面来说,是可能宣告缓刑的。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被判三年有期徒刑的都会被宣告缓刑,有一些会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实刑的。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宣告缓刑的条件。既包括一些法律层面的规定,包括实务中的操作方式。
相信您花两分钟时间看完这篇文章,就全明白了。
![]()
第1个条件:被判处的刑罚为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这包括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含三年),以及拘役。
这是一个硬性的实质的前提条件。
但凡判处的刑罚超过了三年有期徒刑,比如三年零一天,那么也是不会宣告缓刑的。
同时,这个条件决定了缓刑考验期。
根据刑法的规定,缓刑考验期需要在原判刑罚以上。
同时还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如果被判处的是拘役,那么缓刑考验期应当不低于两个月,且不超过一年。
而如果判处的是有期徒刑,则缓刑考验期不低于一年,且不超过5年。
因此,如果判处的刑罚是三年有期徒刑,那么缓刑考验期为3~5年。
第2个条件:犯罪情节较轻
这里需要说一下,并不是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的,肯定就认定为犯罪情节较重。
刑罚并不是衡量犯罪情节的唯一标准。
对于犯罪情节的认定,应当综合考虑犯罪发生的原因、经过,以及造成的后果。
而刑法基本上只是考虑犯罪的后果。
比如故意伤害罪,如果造成的后果为轻伤的话,需要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如果造成的后果是重伤的话,则需要判处3~10年有期徒刑。
但是,并不是所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案件都属于犯罪情节较重,因为有一些被害人负有严重过错。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修复了损害的社会关系,也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
反过来,有些案件只是判处一年,但是情节比较恶劣,也会认定为犯罪情节较重。比如虐待老人或者子女,造成了比较恶劣的后果。
第3个条件:有悔罪表现
这是一个主观上的考量,如果被告人连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都没有认识到,没有痛改前非、改过自新的想法,那何必给他宣告缓刑呢?莫不如送到看守所、监狱中接受劳动改造。
这就需要看从到案之后,一直到法院宣判之间,被告人的态度了,是否认罪认罚?有没有什么悔罪的态度和表现?
第4个条件:没有再犯罪风险
缓刑是在社区中服刑,而不是在看守所、监狱服刑,那么必须排除犯罪风险这个后果。
因为一旦有再犯罪的风险,那把它放到社会上,那就是害人呀。
这就需要综合评价了。
刑法明确规定,构成累犯的不得宣告缓刑。
如果有同种犯罪前科的,在实务中也很少被宣告缓刑。
当然有不同种犯罪前科,尤其一个是故意犯罪,一个是过失犯罪的,还是有可能宣告缓刑的。
第5个条件:宣告缓刑对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理由同上,在实务中一般通过法院、检察院委托司法所进行社区调查的方式来实现。
主要看社区、被告人家属、邻居等的态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