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拍四维宝宝照片,店里会送粉蓝相框,盲盒已开,看得很准……”当下,一种“胎儿摄影”渐渐流行起来,成了新的时尚。许多准爸妈选择“胎儿摄影”机构,为肚子里的孩子拍B超照片留念,而机构也会送出“粉蓝”礼物,暗示胎儿性别。这类机构是否合规?“胎儿摄影”行为又是否合法?
2024年11月,上海宝山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室收到了某孕婴摄影店使用B超机为孕妇拍摄婴儿动态影像,并赠送礼物或言语暗示胎儿性别的线索。
![]()
“宝宝不配合,当天拍了好几次。”“拍了很多照片和视频,最后的相框是蓝色的,懂的。”“结束之后会给你相应颜色的相框。”“除非看粉蓝,否则没啥必要去拍,太累了。”在某网站上,该孕婴摄影店的评论充斥着大量关于男女、粉蓝相框的讨论。
公益检察官还发现,有评论表示做B超时工作人员有用力晃肚子等粗暴行为。
![]()
检察官找到了一名消费者,她表示通过某社交APP加入了孕妇群,获悉该孕婴摄影店能为17周至34周孕妇提供拍摄婴儿照片的服务。她曾于2024年8月前往该店拍摄,店主用一台类似医院B超机的仪器为其拍摄宝宝动态影像,并暗示“宝宝很可爱,可以买粉色的衣服”。
经过一系列调查,检察官发现,该孕婴摄影店开展“胎儿摄影”并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经营活动持续3年,根据《关于严禁非法使用超声诊断仪开展“胎儿摄影”活动的通知》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实施“两非”(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或介绍、组织孕妇实施“两非”。该店明显违反规定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与此同时,该店使用B超机的行为也可能涉嫌违法。《关于严禁非法使用超声诊断仪开展“胎儿摄影”活动的通知》规定,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规定,超声诊断仪属于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适用范围为医疗机构临床诊断。非医疗机构不得使用超声诊断仪。该店并非医疗机构,使用的超声诊断仪来源不明、质量不明,操作设备的工作人员是否有资质、操作是否规范同样不明,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
![]()
2025年4月3日,检察官召集相关行政机关开展磋商。会上,相关行政机关表示,根据检察机关前期调查情况,对于该店存在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行为,以及店内使用超声诊断仪的具体情况,将全面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对该孕婴摄影店开展联合执法。
2025年4月9日,在相关行政机关对该店开展联合执法时,调查到该店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违法情况属实,相关行政机关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而后,该店注销工商登记,在相关行政机关的监督下,销毁了其非法使用的超声诊断仪。
近日,检察官依法对该店开展“回头看”,发现该孕婴摄影店已停业。
2022年,在天津也出现多起“婴儿摄影”疑为胎儿鉴定性别事件,卫生健康部门已跟进介入调查。针对舆情反映的问题,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市药监局从2022年3月26日起至4月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法使用超声诊断仪进行“孕婴摄影”有关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
2025年,国家疾控局等3部门联合发布医疗卫生领域《2025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其中第五条显示:医疗机构(含中医医疗机构、医疗美容机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依法执业及政策落实情况。加强医药费用、院外购药及送检、高值耗材使用、医疗美容、互联网诊疗、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精神卫生等重点领域的监督执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欺诈骗保涉医疗行为、开具虚假医学证明、非法应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伪造和买卖出生医学证明、泄露或买卖患者就医信息、开展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网络“医托”、假借医疗科普“引流”“带货”牟利等违法违规行为。
检察机关表示:
“胎儿摄影”机构应当明晰,非医疗机构不得擅自购置和使用超声诊断仪开展与医疗相关的活动,尤其是不能将其用于非法胎儿性别鉴定。检察机关将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加强与相关行政机关的协作配合,坚决遏制违法现象的蔓延,努力营造和谐、健康的生育环境。
来源 | 新闻晨报、都市快报、央视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