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俐燃
通讯员 赵雅佳
10月16日下午,由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少工委主办,湖北省志愿者协会、武汉理工大学团委承办的“我与托管班的故事”主题分享暨2025年度“爱心托管班”总结交流活动在汉举行。现场,一对特殊的“母女志愿搭档”感动了全场。
母亲李芳妮坚持志愿服务九年,女儿张桓祎也从妈妈的“小尾巴”成长为爱心托管班的“小老师”,两人携手在西陵区为新就业群体子女提供暖心托管服务。
![]()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李芳妮曾是托管服务的受益者之一。她回忆道:“以前我一个人带女儿的时候,多亏了社区的志愿者帮我照料孩子,给了我积极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那个时候我就暗下决心,等我以后有能力了也要帮助别人。”如今,她已成为宜昌市西陵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的志愿者。
她特别关注快递员、外卖骑手等群体的子女。“他们的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根本没精力顾孩子。”李芳妮说。
![]()
母女俩现场相拥
她提到一个叫田双龙的外卖骑手的孩子,原本性格内向,喜欢躲在角落画画。李芳妮鼓励他把父母送单的路线画在风筝上。“没想到有一次,他居然主动举手要给大家介绍自己的风筝,说起爸妈跑的那些路线,头头是道!从那以后,这孩子就像打开了‘心门’。”
![]()
母女一起给孩子们上课(左一为张桓祎,右一为李芳妮,图由受访者提供)
17岁的张桓祎,如今已是妈妈最得力的“小战友”。她表示,小时候并不理解妈妈为何总是忙前忙后,有时还要被埋怨,她心疼妈妈,就主动去托管班帮她照顾小朋友。
没想到,这一帮就再也放不下。“小朋友们开始喜欢我、依赖我,围着我叫‘小张老师’。这种被需要的感觉真好,我也逐渐理解了妈妈为什么做志愿者。”张桓祎说。
今年7月,托管班开班之际,李芳妮因刚做完两次大手术,身上还插着管子,无法全力投入。张桓祎便带着同学扛起了志愿服务的责任,把课程设计、活动组织全部承担下来,把两个月的课程坚持了下来。
提及此,李芳妮在现场哽咽地表示:“我没有想过有一天,作为母亲,我要去依靠我的孩子,我真的很欣慰。”
![]()
女儿张桓祎和托管班的小朋友在一起(图由受访者提供)
“小棉袄,也是妈妈最坚实的盔甲。”张桓祎在分享时说,她特别感谢妈妈和托管班的小朋友们。以前的她总觉得自己是被照顾的那个,是妈妈的“小尾巴”,但如今,她能做妈妈的“小帮手”,她觉得特别开心和踏实。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