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我身高1米68,体重不到50公斤,基本吃素、油腻都不沾,怎么这次体检又提示胆固醇超标?”小王坐在门诊室,一边摊开体检报告,一边皱着眉头念叨。她的疑惑其实也是不少朋友的共同心声:瘦人也会胆固醇高,而且身边多数人都习惯性地将“胆固醇高”这顶大帽子扣在鸡蛋头上。
难道,真的是鸡蛋吃多了惹的祸吗?更让小王纳闷的是,家里人明明都有良好饮食习惯,也没有肥胖,为什么体检报告上总胆固醇的箭头就是不肯往下掉?
![]()
如果您也有类似困惑,不妨来一探究竟,那些你以为的“胆固醇真相”,恰恰可能远离事实,尤其是第3点你一定想不到!
提到胆固醇,很多人立马会联想到“堵血管、毁健康”。其实,胆固醇对人体十分重要,它不仅是组成细胞膜以及合成性激素、维生素D的必需原料,还参与神经信号传导,维持身体正常运转。
胆固醇的来源,约有70%靠身体自身合成,只有30%来自饮食,而肝脏是其合成的主管“工厂”。你是不是以为“瘦人=不容易胆固醇高”?其实,身体胖瘦和胆固醇高低没有绝对关系。这是何原因?
一部分原因来自遗传,如果家族有高血脂病史,哪怕饮食自律、身材苗条,依然可能面临“困扰”。除了肥胖,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压力大及某些慢性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肝胆疾病等)同样能“偷偷”推高你的胆固醇。
所以说,“瘦也超标”其实并不稀奇,不要以为体重轻就是护身符。权威研究显示,中国40岁以上正常体重人群胆固醇异常率高达18%以上。
每当体检报告出现“↑”,很多人立刻告别鸡蛋,尤其是蛋黄。“不能吃蛋黄!”“要吃就在蛋白池游泳吧!”坊间流言一箩筐。其实,“鸡蛋=罪魁祸首”的说法,有失公允。
![]()
胆固醇的“好坏之分”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俗称“好胆固醇”,能“清道夫”式将多余的胆固醇从血管带走,防止斑块生成,是心血管的“保护神”。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被称作“坏胆固醇”,会让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心梗、脑卒中风险。
而鸡蛋,尤其是蛋黄,每百克约含585mg胆固醇。但普通成年人每天一个鸡蛋,胆固醇摄入远低于健康限量(每日300mg以内),而且蛋黄中富含卵磷脂等活性物质,有助于胆固醇代谢。
多项国内外大型队列研究表明:70%的人对膳食胆固醇“不敏感”,即使每天吃1-2个鸡蛋,总胆固醇、坏胆固醇波动不大,并不会显著提升动脉硬化风险。
![]()
不同人有“敏感体质”
确实少部分人对“吃进胆固醇”十分敏感,这类人摄入较多蛋黄后可能会升高血胆固醇。但这只是“个体差异”,不是普遍规律。
比鸡蛋更关键:整体饮食和生活方式
高脂肪、加工肉制品、油炸食品、反式脂肪酸、糖分摄入过多,才是恶化血脂的诱因。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熬夜、压力及吸烟(即便体型清瘦),危险系数也一样拉满。
“只盯总胆固醇”有偏差
医生判断需综合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甲状腺功能、家族心血管背景,而不是报告单上一处红字。中国健康成人总胆固醇理想范围为3.1-5.2mmol/L,但实际干预要分具体风险档次。
如果你属于体检“箭头一族”,不必慌张,也不用一刀切地从餐桌上剔除鸡蛋,更有效的办法有:
优先膳食纤维与全谷物
日常饮食多添加燕麦、糙米等全谷类食物,以及新鲜蔬菜,比如一日三餐主食粗细结合,能有效促进胆固醇代谢与排泄。
一项覆盖3500人的研究显示,连续三个月每天补充40克燕麦,坏胆固醇可降低12.6%。
![]()
选择“好油脂”,减“坏油腻”
日常食用坚果、深海鱼类、橄榄油,少碰动物油、油炸食品、奶油和含反式脂肪的零食。每周3次鱼虾,每次100克,对心血管有益。
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能显著提高“好胆固醇”,降低心脏负担。
长期吸烟者胆固醇异常风险高35%
建议尽早戒烟。如有饮酒习惯,建议合理限制,尤其是合并高血脂或糖尿病人群要禁酒。
![]()
管理压力,作息规律
长期压力大会影响激素分泌,从而影响血脂代谢。保证每天7小时充足高质量睡眠。
药物非万能,须经医师指导
若通过饮食和运动仍无法达标,且有明确心血管高风险因素,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他汀、贝特类等降脂药物。用药期间需注意肝肾功能监测及遵循医嘱。
鸡蛋可以吃,但注意量与个体差异
大多数胆固醇超标者每天吃1个鸡蛋是合理的,如果存在基因易感或卵磷脂酶活性异常,则需适量调整。如有不确定,可请营养师或专业医生针对个人定制建议。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