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17日报道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14日发表题为《世界经济处于无序时代》的文章,作者是该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编译如下:
世界经济状况如何?答案令人困惑。这并不令人意外。除了一些明显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例如许多重要国家财政赤字和债务中出现的令人担忧的趋势),我们正目睹两大巨变:美国放弃全球霸主地位,以及人工智能这一可能是人类史上最重要的技术革新正在不受控地到来。难怪我们会感到困惑。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面对这些冲击和不确定性时,世界经济迄今为止表现稳健。
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在秋季年会上的开场演讲以及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的一个核心主题。主要结论是,IMF认为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幅度相对较小。当然,任何此类结论本身都极具不确定性。但它与今年迄今为止所发生的情况是一致的,尽管局势比较混乱。
为何世界经济表现出相对较强的韧性?格奥尔基耶娃(以及《世界经济展望》)给出了四个解释:关税造成的后果没有预期的那么严重;私营部门的适应性;有利的金融环境;以及政策基本面的改善。
首先,关税确实最终比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25年4月2日“解放日”最初宣布的要低一些。格奥尔基耶娃指出,“美国的贸易加权关税税率已从4月份的23%下降至目前的17.5%”。此外,报复性措施也出人意料地少。不过,这些关税水平仍然很高。
其次,私营部门做出了积极反应。短期内尤其如此。因此,《世界经济展望》指出,“家庭和企业为应对未来更高的关税,提前进行了消费和投资”。此外,实施方面的延迟也让企业得以推迟价格调整。另外,出口商和进口商也消化了一部分价格上涨。然而,价格传导效应正在发生。关税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税收:它们最终将扭曲全球产出的结构和增长。
第三,股市持续繁荣,金融环境总体有利。部分原因,尤其在美国,是人工智能投资热潮。无论这是基于现实,还是像过去常常伴随此类创新而来的泡沫,目前尚不得而知。
第四个因素似乎特别适用于新兴经济体。许多经济体从过去的痛苦经历中吸取了教训,因此采取了比过去更谨慎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是《世界经济展望》第二章的主题。问题在于,对许多国家来说,外部条件不太可能变得更好。
在这样一个世界体系被颠覆的时刻,对未来充满信心反而很危险。正如IMF指出,当下存在许多脆弱性,特别是那些财政赤字和债务。例如,该机构说,预计到2026年,美国政府一般账户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恶化0.5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大而美法案》的通过,尽管预计关税收入将弥补约0.7个百分点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也使得大幅减少全球经常账户失衡变得不太可能,而IMF预测会有适度减少。这反过来可能预示着全球贸易战将进一步加剧。
IMF和世界银行的会议不仅是一个评估全球经济总体状况以及进一步贸易中断的突出风险的机会,更是一个特别聚焦最贫困国家和民众状况的时机。《世界经济展望》指出:“世界上最贫困的经济体,包括那些遭受长期冲突困扰的经济体,尤其面临增长势头放缓的风险。”原因之一是援助和优惠贷款削减。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突然关闭可能对卫生领域产生特别重大的影响。英国《柳叶刀》周刊发表的一项令人警醒的研究得出结论,该机构的解散“可能导致到2030年超过1400万人死亡”。
IMF和世界银行在1944年创建时的目的是确立全球经济合作原则。这种需求显然依然存在。令人鼓舞的是,美国仍未退出该体系。
未来的挑战巨大,尤其是在地缘政治如此动荡的时期如何保持经济增长。如果全球经济体系崩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能够幸免。(编译/郭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