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前几天深夜,我翻到一段罗翔老师在课堂上讲的话,心头一震。他说:“如果你整天不读书,不运动,不反省自律,无兴趣、无爱好、无目标、无期望,生活是不会变好的。”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我。
我们总以为“躺平”是一种智慧,是看透了世界的通透。可罗翔这番话却撕开了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真正的通透,不是放弃努力,而是看清了努力的价值后依然选择前行。而所谓的“躺平”,很多时候,不过是逃避成长的借口。
你有没有发现,现代人的生活,正在被一种“低能耗模式”悄然吞噬?
我们刷短视频,一刷就是三小时;我们点外卖,从早到晚不动窝;我们把“佛系”当人设,把“摆烂”当个性。我们告诉自己:就这样吧,别折腾了。可内心深处,却总有一种隐隐的不安:为什么别人在进步,而我原地踏步?为什么我越来越空虚,越来越焦虑?
罗翔说的没错。不读书,你的认知就停滞了。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迭代的速度远超想象。十年前我们认为的常识,今天可能已是谬误。你不读书,就意味着你拒绝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统。你的思维还停留在2015年,而世界早已进入2025。这种错位,会让你在职场、在人际关系、在自我理解上处处碰壁。
更可怕的是,不读书的人,容易陷入情绪的漩涡。他们无法用理性的框架去分析问题,只能靠本能反应。于是,一点小事就能引爆情绪,一次挫折就足以击垮信念。而读书,尤其是读哲学、历史、心理学,能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清人性的复杂与世界的规律。它不会直接给你答案,但会赋予你思考的工具,让你在混沌中找到秩序。
再说运动。很多人觉得运动是为了减肥或塑形,这是最浅层的理解。运动的本质,是重建你与身体的连接,是训练意志力的健身房。
当你坚持跑步时,每一次呼吸的节奏,每一步落地的力量,都在告诉你:我能掌控自己。这种掌控感,会迁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你会更有信心去面对挑战,更有韧性去克服困难。
更重要的是,运动能调节大脑的化学物质。多巴胺让你快乐,血清素稳定情绪,内啡肽缓解压力。一个长期不运动的人,他的大脑就像一台缺乏润滑的机器,迟钝、卡顿、容易过热。而一个规律运动的人,他的精神状态往往更稳定,思维更清晰,创造力也更强。
但罗翔提到的第三点,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反省与自律。
读书和运动是外在行为,而反省与自律是内在功夫。没有后者,前者很容易流于形式。
我见过太多人,买了书堆成山却一本没读完;办了健身卡去了三次就闲置;年初立下flag,年末复盘时#优质好文激励计划#只剩惭愧。问题出在哪?缺乏反省,也就无法自律。
反省,是向内看的勇气。每天睡前问自己:今天我学到了什么?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我的情绪从何而来?我的行为是否符合我的价值观?这种持续的自我对话,能帮你校准方向,避免在琐碎中迷失。
而自律,不是压抑欲望,而是延迟满足。它意味着你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短期快感,什么是长期价值。你愿意为了后者,暂时放弃前者。比如,放下手机去读书,离开沙发去跑步,推掉无效社交去陪伴家人。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朋友。他曾经是个典型的“无目标”青年:工作混日子,生活没激情,周末宅在家打游戏。直到有一天,他父亲突发心梗住院。他在医院走廊里坐了一夜,突然意识到:如果人生就这样荒废下去,等父母老了,我拿什么支撑这个家?等自己老了,回望这一生,会不会充满遗憾?
那天之后,他开始改变。每天下班后去图书馆看书两小时,周末参加马拉松训练营,还报了个线上课程学习数据分析。过程当然痛苦,但他坚持了下来。一年后,他不仅成功转岗到公司核心部门,还跑完了人生第一个全程马拉松。
他告诉我:“以前我觉得生活没意思,是因为我把自己活成了一个被动的接收器。现在我才明白,有意思的生活,是靠主动创造出来的。”
这让我想到罗翔常引用的一句话:“真正的勇敢,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而所谓的“生活真相”,或许就是: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它需要你亲手去构建。
那些看似微小的习惯——读一页书、跑一公里、写一段日记、规划一天的任务——它们像砖块一样,一块一块垒起来,最终成为你人生的地基。
而“无兴趣、无爱好、无目标、无期望”,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上的“失温症”。你不再对世界好奇,不再对未来憧憬,不再为自己投入。这种状态持续久了,人就会变得麻木、冷漠、易怒。你会抱怨社会不公,埋怨家人不懂你,责怪同事拖后腿。但你忘了,最先放弃你的人,可能是你自己。
所以,罗翔的这句话,不是鸡汤,而是一剂清醒剂。
它提醒我们:生活的好坏,从来不是由外部环境单方面决定的。你每天的选择,才真正塑造了你的人生质量。
你可以选择继续刷手机到凌晨,也可以选择读完一本一直想读的书;你可以选择瘫在沙发上点外卖,也可以选择出门走走,感受晚风拂面;你可以选择随波逐流,也可以选择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改变,永远不晚。哪怕从最小的事开始。
比如,今晚放下手机,读十页《论语》;明天早上提前半小时,去楼下跑一圈;本周日,尝试一项从未接触过的活动,比如陶艺、攀岩或写诗。
这些微小的行动,会在你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它可能不会立刻开花,但只要你不放弃浇灌,终有一天,它会长成一片森林。
最后,我想用罗翔常说的一句话结尾:“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如何演绎它。”
生活不会自动变好。但只要你愿意读书、运动、反省、自律,重新点燃兴趣与期望,你就已经在通往更好的路上。
而这,本身就是一种英雄主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