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10月15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确认,一纸诉状已正式递交至世界贸易组织(WTO),被告席上,是印度政府。指控内容,是印度在电动汽车及电池领域实施的补贴政策违反国际规则,对中国企业构成不公平竞争。
一场跨越近6年的贸易终端,终于在现在迎来高潮。那么,中方这次上诉能否换来想要的结果?中印在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又会向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
镜花水月的繁荣
表面上看,印度的成绩单确实挺唬人,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猛增15.6%,本土巨头塔塔汽车更是独占了近四成的市场份额,风光无限。另一边,智能手机的出口额飙升至134亿美元,甚至超过了传统的石油出口,听起来就像是产业升级的完美范本。
可一旦掀开这层亮丽的幕布,底下的景象就没那么好看了。塔塔的辉煌,很大程度上是靠着高达生产成本20%的巨额补贴喂出来的。更要命的是,它最核心的动力电池,要么来自韩国的LG,要么来自三星,连电池管理系统(BMS)这项关键技术都还没完全攥在自己手里。
![]()
手机的“出口奇迹”同样如此,那134亿美元的出口额里,超过四分之三都是给苹果手机做组装代工。芯片、屏幕这些真正值钱的核心部件,依然要从国外进口。说白了,这根本不是什么技术驱动的“印度创造”,而是一场依赖外部输血的“组装繁荣”。
这种技术上的短板,印度不是第一次暴露了。早在2019年,他们就曾雄心勃勃地想拆解并仿制中国的盾构机,结果呢?以失败告终,最后还是得乖乖回来买原装货。历史的教训很清楚:真正的技术跨越,靠保护和模仿是走不通的。
![]()
如今,这堵“围墙”带来的反噬已经来了。10月17日,中国电动汽车协会发布了一则措辞严厉的风险提示,直接建议相关企业暂停在印度进行大额投资。
当印度沾沾自喜于关门保护的“成就”时,它可能正在错失与这个星球上最成熟、最完备的新能源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宝贵机会。
![]()
保护主义撞上硬规矩
印度这套复杂的补贴政策,绝非什么巧妙的产业规划,而是对国际公认贸易准则的公然挑衅。它的做法,一次性违反了WTO两大核心原则:“国民待遇”和“禁止性进口替代补贴”。前者要求对内外企业一视同仁,后者则明令禁止用补贴来排挤进口商品。
这可不是中国的一面之词,早在2004年的“美国—陆地棉案”中,WTO就已经给这类操作定了性——违规。可以说,印度的行为是踩着清晰的红线在跳舞。
![]()
这堵墙修得有多高呢?我们来看看它的设计图:2025至2030年的激励计划里,白纸黑字写着,想拿补贴,本地零部件的采购比例就不能低于60%。
去年的计划更狠,要求本地增值率要在3年内达到25%,5年内必须冲到50%。至于那些纯进口的整车,对不起,直接被排除在补贴大门之外。
这种排他性政策的火力,并非只对准了中国。欧盟也坐不住了,正严肃评估要不要加入中国的磋商请求,预计在10月16日就会有说法。
![]()
毕竟,像大众、宝马这些在印度设厂的欧洲车企,同样因为达不到严苛的本地化门槛,眼睁睁看着补贴拿不到手,成了被“误伤”的友军。这充分证明,印度的做法已经引发了普遍的不满。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中国的锂电池产能已经占到全球的65%,手握绝对优势,但我们从未用类似的“本地采购”壁垒去为难任何一家外国企业。这种开放的姿态,恰恰反衬出印度那堵“围墙”的封闭与短视。
![]()
一边合作一边设卡
这次WTO的诉讼,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印关系那种既合作又摩擦的复杂性。印度似乎总在跳着一种摇摆的舞步,一方面渴望从与中国的合作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另一方面又在关键领域系统性地挖沟设坎。
合作的暖流其实一直在涌动,中印直航恢复了,今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就突破了千亿美元大关。印度的塔塔集团,还主动寻求与中国电建在水电项目上牵手。甚至连印度的智库都在公开呼吁,希望加入中国的“K字头签证”计划,吸引更多中国人才。
![]()
但与此同时,设限的寒流也从未停歇。这次的电动汽车补贴争端,只是冰山一角。相关的歧视性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2019年,至今已持续了整整6年。
早在去年,就有中资企业被迫转让了35%的股权。今年年初,一个高达10亿美元的投资项目,又被所谓的“安全审查”卡住动弹不得。自3月以来,印度更是密集地对中国的钢铁、光伏、化工等产品发起了多达15项反倾销调查。
![]()
走到对簿公堂这一步,实在是沟通无效后的无奈之举。中国并非没有给过机会。此前,中方曾多次通过外交渠道提醒,希望印方纠正错误做法,但对方置若罔闻。就在9月5日,双方还进行过一次专门磋商,中方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结果却被印方以“保护本土产业”为由,一口回绝。这种“左右互搏”的矛盾策略,正在一点点侵蚀掉双边互信的根基。
![]()
结语
莫迪政府现在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是继续躲在违规的“补贴围墙”后面,追求那种镜花水月般的“组装繁荣”,最终在自我孤立中错失真正的时代机遇?还是勇敢地拆掉壁垒,用一种更开放、更公平的姿态,真正融入全球产业链,让“印度制造”走上一条可持续的康庄大道?
中国的这次WTO诉讼,与其说是一次对抗,不如说是一面递到印度面前的镜子,清晰地照出了其发展战略中无法回避的内在矛盾。它提醒着新德里,也提醒着世界:真正的产业升级,从来不是靠封闭和排他就能实现的。长久的伙伴关系,更不可能建立在歧视和限制的流沙之上。
![]()
拆墙,而不是筑墙,才是通往共赢的唯一路径。
央广网2025-10-15《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印度电动汽车及电池补贴措施 商务部回应》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