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是租赁公司,本质却是汽车零售平台
尽管在工商注册和业务标签上仍被归类为“融资租赁企业”,但从收入结构、用户路径和运营模式来看,喜相逢已经更像是一家汽车零售平台。其“以租代购”模式,实质是通过分期结构完成汽车销售的路径设计。这类模式的兴起,正构成一个典型的汽车融资租赁转型零售的案例,其核心不在利差,而在于销售转化与渠道渗透。
一、用户画像决定了它的销售路径必须不同
喜相逢的主要客户为征信白户、小微经营户等,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公司采用“两证一卡”免征信审批,结合AI风控系统分析用户行为数据,替代传统征信模型。通过“低首付+灵活月供”的方式,快速扩大了用户基数。这类模式不仅提升了可及性,也形成了喜相逢独特的商业护城河,在“金融服务+有效交付”之间找到了新的平衡点。
二、渠道和服务体系决定其转化效率
在渠道端,喜相逢采用“1中心店+N服务点”的下沉布局,快速覆盖三线及以下市场,已建立110家直营网点。服务效率上,公司可实现“29分钟交车+现场上牌”,并与途虎养车合作接入7000+维保网点,形成完整售后体系。在线上,借助哈啰出行等平台完成流量获取,与线下交付闭环配合,构建出高效的“车找人”体系。
三、盈利来源转向销售驱动,而非融资利差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毛利2.31亿元,同比增长10.3%;净利润2,260万元,同比增长15.9%。同时,销售及营销费用同比增长16%,反映出其仍处于渠道扩张投入期。但随着客群稳定与服务体系完善,其盈利模式将进一步脱离金融属性,真正转向“卖车赚钱”。这类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将不在于风控,而在于“谁能掌握下沉市场的汽车销售通路”。
结语:理解喜相逢,必须跳出“融资租赁”的传统分类
面对类似喜相逢这样的企业,若依赖旧有“融资租赁”标签来理解其商业逻辑,必然低估其估值合理性。本质上,它正在构建一个面向下沉市场的汽车零售通路。在对公司进行业务理解和估值的时候,更应将其视为下沉市场汽车销售模式创新的代表,而非传统融资租赁服务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