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成都玉林小学800余名师生走出校园,走进位于青白江清泉镇的三岛湖研学度假营地,开启了一场为期一天的实践研学之旅。活动现场,师生们直呼:“真是太好玩!太有意思了!”
![]()
三岛湖营地
在这个占地480余亩、集自然教育、艺术体验与劳动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里,孩子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水陆考古区:体验考古的精细与神秘
“要像吃千层蛋糕一样,一层一层地刮开。”在营地的“陆地考古区”,授课老师轻声提醒正在体验挖掘“古遗址”的孩子们。小朋友们分组领取两用锄、洛阳铲和小刷子,蹲在探方边,认真地进行挖掘、清理和标记。
![]()
陆地考古体验
三年级学生陈梓萱专注地用小刷子刷去泥土,当她刷出一块陶片时,忍不住惊叹:“好像和古人打了个招呼!”
![]()
水中“寻宝”
考古区旁,独具特色的“水下考古课堂”同样吸引着孩子们。换上防护服的“小小考古员”们在浅水区仔细“寻宝”,探索古蜀文明的奥秘。四年级的罗同学一边搜寻,一边兴奋地说:“水下的每件‘宝贝’都是一个谜,背后肯定有特别精彩的故事!我长大也要当考古学家,去寻找更多的答案!”
![]()
展示“考古”成果
“孩子们在考古中学会耐心、合作和敬畏——这是课本无法给予的体验。”带队老师黄老师感慨道。
农耕体验园: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离开考古区,孩子们走进了阳光下的农耕体验园。他们撸起袖子,学习翻地、松土、播种。“一开始锄头总歪,后来老师教我用巧劲,一撬就翻起来了!”一年级的张子豪笑着说。
![]()
夯土体验
在土壤馆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土壤标本让孩子们惊叹不已——有的深褐如巧克力,有的红润如陶土,还有的浅灰如沙岩。
![]()
辨别不同土壤
午后,“糍粑工坊”和“豆浆坊”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孩子们分工合作,舀豆、磨浆、捶糯米,空气中弥漫着豆香和欢笑声。“打糍粑真的不容易,手都酸了,但吃到自己做的糍粑特别香。”四年级学生刘可欣说,“我学会了珍惜粮食,也知道劳动多么值得尊重。”
![]()
合力打糍粑
带队老师表示:“劳动教育最大的价值,就是让孩子亲手感受‘一粒米的来处’。他们在汗水里学到坚持,也在合作中学会感恩。”
团队拓展区:解锁协作的成功与喜悦
营地的“扎染课堂”成了非遗和色彩的海洋。白布、皮筋、染料在孩子们手中变幻出奇妙图案。“我扎的布上有蓝色圈圈和花纹,要带回家给妈妈看!”三年级的李心妍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老师适时讲解扎染的非遗文化,孩子们一边听,一边比对彼此的作品,笑声此起彼伏。
![]()
认真制作扎染
在团队拓展区,“合力筑塔”“摸石过河”等项目让孩子们学会了协作。大家手拉手、喊口号、齐心协力完成挑战。“喊口号最有用,大家一起‘一二放!’,就能成功。”二年级学生王子涵总结道。
![]()
“摸着石头过河”
皮划艇、水上高尔夫、真人CS、攀岩挑战……更多惊喜项目等待着孩子们一一解锁。“我们的教育没有考试和分数,更多关注孩子的性格塑造与心态培养。”营地负责人刘小波介绍,营地课程项目超过100个,涵盖艺术教育、心理健康、农耕劳动、户外拓展等众多领域,“希望他们在自然体验中心怀好奇,保持专注,快乐成长。”
记者手记:
三岛湖研学营地以自然为教材,以实践为课堂,让教育回归生活本真。这里没有试卷,却有探索的喜悦;没有分数,却有成长的印记。孩子们在青山绿水间播下的,不只是知识的种子,更是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初心。
转自:i青白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