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以前,有诉求不知道找谁,现在他们每月上门,问题解决得又快又贴心!”康阳金说出了心里话。他家住遂川县商贸城社区慈云南路安置房3栋,因排水故障致积污,向入户网格员反馈,很快就全面修复,这正是当地扎实推进“入户听诉”取得积极成效的生动缩影。
为切实打通服务“最后一米”,该县以“听民声、办实事、解难事”为核心,让居民“心头事”,变成“放心事”。
织密“组织网” 筑牢听诉“压舱石”
“诉求,要听得准、办得实,首先,还得有完善的体制机制。”城市社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陈献忠直指关键。当地构建“管委会统筹+社区主导+网格落地”体系,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每户居民。
为此,各社区均成立“入户听诉”工作专班,党委(党组、党总部)牵头,定期调度,协调解决跨部门难题,并明确1名干部对接辖区诉求流转;网格员则化身“民情收集员”,按“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原则,重点覆盖老旧小区,及独居老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
为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社区还建立了动态更新、精细化的“四色管理台账”,标注每户家庭对应类别,红色重点关注、橙色及时关注、黄色经常关注、蓝色一般关注,相关细节都被清晰记录在台账,成为提升服务水平的“导航图”。
不仅如此,城市社区管委会还定期在网格员实训基地开办“听诉能力提升班”,从沟通技巧、政策解读到诉求记录规范,全方位提升服务能力;还吸纳20余名社区党员、志愿者加入,形成“专业人员+热心居民”合力,在熟悉的“身边人”旁,居民更轻松说出“心里话”。
开辟“云通道” 打通诉求“高速路”
“没想到,在家发个语音,问题就有人来管!”家住建材市场宿舍1单元的肖润生,通过智慧社区微信小程序反馈“外墙排水管松动”,收到消息后,网格员很快就赶到现场查看,并协调业主统一集资,聘请维修人员更换排水管、加固支架,及时消除高空坠物安全隐患。
这正是城市社区管委会创新“线上听诉”模式,打造便捷渠道取得的实效。
如今,居民线上反映诉求有“双重选择”,既可以打开“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小程序,点击“诉求上报”,文字、图片、语音都能传,会自动按“民生事件”“民安事件”等类别派单,社区1小时内响应、3个工作日内反馈进展;还可以加入社区微信群,网格员24小时在线,随时就能实时沟通,“小事”基本当天就能有回音。
为让居民“看得见、放心得下”,小程序上每一条诉求的提交时间、处理过程、结果都一目了然,还能对处理结果打分评价。截至目前,通过“线上听诉”渠道所反映问题的办结率达98%,满意度超95%,“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成为现实。
拧成“合力绳” 用心办好“心头事”
“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社区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每当提到解决小餐饮店油污直排的事,家住商贸城一区的林爱华就忍不住点赞。
此前,该区域部分小餐饮店存在污水乱排现象,路面散发阵阵恶臭,一到雨季,还因为排水不畅形成积水,影响居民出行,还破坏了市容环境。
为此,社区主动对接城管、市场监管部门,下发整改通知,要求商家限期购买隔油池,避免污水未经预处理直接排入市政管网。同时,与城管部门沟通,将该区域污水管网改造纳入市政工程,优化排水设计,确保长期有效。
面对居民诉求,“联动解忧”已成常态,邻里矛盾、治安问题,社区联合片警上门调解;独居老人健康需求,联合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免费上门体检;基础设施改造,对接住建部门争取项目支持……通过拧成“合力绳”,社区把一件件“民生小事”办成了“民心实事”。
“我们始终锚定‘服务网络更细、响应速度更快、解决力度更实’的目标,切实做到‘问题有人管、诉求有回音’。”遂川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主任陈献忠说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推动“入户听诉·邻聚民声”制度从“有效实践”逐步转化为“长效机制”,真正把这项工作打造成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贴近群众需求的坚实抓手。(任涛、刘祖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