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一镇街一实事”专栏,我们聚焦刘官乡以“小切口”服务群众“大民生”,精准聚焦农村供水保障,通过系统改造居民饮用水管网与农田灌溉设施,将民生服务落到实处,让汩汩清流成为百姓心中的“幸福之水”。
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刘官村村民张友发家中,院坝和厨房的水龙头一拧开,水流充沛而稳定。这一变化得益于该村老旧供水管网的全面改建。
![]()
贵州西秀刘官乡答好民生“幸福卷”。
刘官乡刘官村居委会主任张国林:“我们的饮用水管道铺设的年份太久,导致管道破损渗漏。现在我们的主管网重新全部改建,生活用水方面得到了全面的保障。”
刘官乡刘官村村民张友发:“以前我们的水供应不足,现在管道经过改造,水量也全部供上了,家里3楼往上、农田地里需要用水的时候都可以随便接去用,我们觉得很方便。”
![]()
贵州西秀刘官乡答好民生“幸福卷”。
与此同时,在刘官村的千亩蔬菜基地,一场关乎农业命脉的“供水战役”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笔者站在田埂上,看到一条条新铺设的黑色铸铁管道纵横交错,将清冽的河水精准输送到每一畦农田。
刘官乡刘官村村民尚元礼:“我们这一片蔬菜基地,以前灌溉水源都不方便,后来经过乡、村委会干部们的努力,现在水源灌溉不方便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我们农村农民用水太方便了。”
![]()
贵州西秀刘官乡答好民生“幸福卷”。
这股“太方便”的清流背后,是一套全新的灌溉系统在有力支撑。笔者来到新建的泵房前,机器正发出沉稳的运转声,将水源源不断地送往远方。
刘官乡刘官村居委会主任张国林:“在多方面的综合协调下解决了我们这里中型灌区灌溉的问题,项目新增了两个泵房、三台水泵,铺设了铸铁管道将近3000米,农户也真真实实享受到了实惠,现在灌溉的覆盖面积达到1600余亩。”
从家家户户的水龙头到田间地头的灌溉渠,刘官乡用精准的发力与高效的协同,既解决了百姓的“心头忧”,也打通了农业生产的“生命线”,用一股股活水,答好了一份充满温度的民生答卷。(图/文 谭可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