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香港大学经管学院的“假学历风波”还历历在目:多名内地学生因使用虚假申请材料被判刑,法律的铁拳击碎了投机者的留学梦。
![]()
就在大家以为事情已经告一段落时,今年,香港高校又迎来了更具冲击力的“造假海啸”——
在2025/26学年的非本地生入学申请审核中,港中文、港大、港理工等知名学府接连曝出学历造假,高达数百宗!
如此大规模的造假现象,实在让人触目惊心。就连香港前特首梁振英也亲自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呼吁必须严厉打击这类造假行为!
话不多说,更多内容我们一起往下看!了解更多,可以添加阿Mo,一对一咨询。
![]()
港校集体曝光!
数百份造假申请被截获…
香港中文大学近日公布,在2025/26学年的招生中,共录取了近900名非本地学生。同时,校方在处理入学申请时,发现并拦截了数百份疑似使用假学历的申请。
这一数字相比去年仅10宗大幅上升,其中部分非本地申请人涉嫌虚报中学学历等情况。同时,校方披露,这些造假材料来自多个国家与地区,内地学生占大多数。
![]()
香港大学随后也确认,在招生过程中截获了上百宗非本地生提交假学历的申请。校方强调,这些涉案申请均未获得录取,并重申会严肃处理所有涉及虚假材料的个案,一旦发现疑似造假,将不予考虑其申请。
![]()
香港理工大学方面则表示,今年发现约10宗可疑申请。所有相关申请均已被拦截,没有一人被录取。
恒生大学也明确表态,一旦发现可疑的申请个案,会立即展开严格审核,如证实造假,将报警处理。
香港浸会大学则透露,尽管今年假学历案件数量未见明显上升,但所有可疑申请均被取消录取资格,并已向警方备案。
![]()
此外,香港警方也证实,在今年1月到7月期间,共接到126起涉及本地大专院校学生的假学历嫌疑案件。从2022年1月到今年7月31日,警方在这些案件中一共逮捕了55人,其中9人被起诉,6人已被定罪,其他案件仍在调查中。
截至今年7月31日,警方已向内地相关部门转交了21家涉嫌从事“黑中介”业务的内地机构或个人的资料,供其进一步跟进处理。
![]()
梁振英亲自下场,
呼吁严厉打击造假!
在香港本地院校和媒体接连发声之后,香港前特首梁振英先生也亲自下场,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了强有力的呼声:严厉打击造假!
梁振英先生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把香港的教育声誉比作一锅好粥。当一所大学查出一百多个造假案例时,就像在一锅粥里发现了一颗“老鼠屎”。问题不仅仅在于这颗“屎”本身,更在于它带来的信任危机。
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怀疑:“只查出来这些吗?会不会还有漏网之鱼?”“之前是不是已经有人蒙混过关了?”“香港这锅‘教育名粥’,是不是已经不干净了?”
这种怀疑一旦产生,破坏力是巨大的。它损害的不仅仅是涉事大学的名声,更是所有香港院校在读学生和毕业生的信誉,最终砸掉的是整个香港教育在国际上的“金字招牌”。
![]()
另外,香港教育局也表示,虚假学历严重影响香港专上院校招生工作及香港得来不易的国际声誉,教育局和各专上院校对假学历采取“零容忍”态度!
![]()
在香港伪造或提供虚假学历,
最高可判14年监禁!
在内地,学术造假有时可能只被看作一个“道德瑕疵”。运气好点,或许只是个处分;运气差点,顶多也就是开除学籍。虽然不光彩,但似乎总让人觉得“还有挽回的余地”。
然而仅一河之隔的香港,对此却有着天壤之别的态度。
在香港,伪造或提供虚假学历,绝不是简单的“不诚信”,而是严重的刑事罪行!
一旦罪名成立,最高刑罚不是罚款就能了事,而是长达14年的监禁。这背后,是香港社会对法治精神和学术诚信近乎执拗的坚守。
![]()
然而,尽管法律利剑高悬,奈何港校的诱惑实在太大——世界顶级的学术声誉、国际化的视野、广阔的发展前景,依然让不少人选择铤而走险。
近年来,各港校收到的假学历申请数量大幅上升,充分说明学术造假问题日益猖獗。若不及时遏制,必将对香港高校的招生秩序和教育质量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
![]()
因此,今年港中文、港大等顶尖学府选择将这类造假现象开诚布公地摆上台面,无疑是一个好的信号。
这样做不仅有助于维护学术诚信,确保招生公正,保障真正有实力的学生获得入学机会;同时,通过严格审查和曝光造假案例,学校也能筛选出真实优秀的申请者,提升整体生源素质,对学校、对香港的形象都有好处。
此外,这也清晰传递出一个信息:自去年大规模造假事件曝光后,港校对申请材料的审查正变得空前严格。各大院校已明确表示,一旦对材料真实性产生合理怀疑,将不再考虑该生的入学资格,以确保对所有诚信申请者的公平。
![]()
可以预见,未来申请港校,材料的审查只会越来越严、越来越细。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深思:如此大规模的假学历申请背后,是否隐藏着一条专业化、规模化的造假黑产链?
从种种迹象来看,这种可能性极高。在巨大利益驱使下,一些不良中介铤而走险,收取高额费用后,为学生提供从成绩单、推荐信到实习证明的“一条龙”造假服务。而部分申请人在“名校梦”的驱动下,也甘愿冒险,成为这条灰色产业链的共谋。
阿Mo在此郑重提醒各位家长和学生: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诚信是为学立业之本,切勿因一时侥幸,赌上自己的未来。走正道、凭实力,才是通往梦想的唯一可靠途径。
![]()
如今的香港顶尖高校,早已不再是那个可以轻松“保底”的选项,而是变成了一个需要全力冲刺的“梦想学府”。
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焦虑的家长也开始寻找所谓的“捷径”。这时候,不少不法中介便趁虚而入,抛出各种诱人的说法——
“保录取港前三”“内推名额”“校董关系”“背景包装提升”……他们声称,只要支付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天价费用,就能保证孩子被录取。
但请家长务必清醒:这百分之百是骗局,并且是违法的高风险行为!
试想,如果真有什么“内部名额”,港校的教授和管理层会冒着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的风险,卖给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中介吗?这完全不符合常理。
所以,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家长们绝不能用自己的血汗钱和孩子的前途去赌一个虚无缥缈的谎言。
内容来自:阿莫说择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