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一口气,紧绷全身肌肉。“呵!”一声沉喝破喉,杠铃在掌心稳稳攀升,最终定格在头顶上方——这是57岁的陈四平最熟悉的动作,也是今年6月8日在IPL CHINA挑战赛上,他把全国纪录“举”进自己人生里的瞬间。
力量举,是一种极度强调绝对力量的竞技运动,每一次杠铃离地,都是在跟身体的极限死磕,每一寸攀升,都在撞开“不可能”的边界。
![]()
比赛中的陈四平。
即便臂膀上的肌肉线条如刀刻般清晰,依然很难想象,这位深耕健身行业的教练,仅备赛50天,就站上了本就稀缺“高龄选手”的力量举赛场。更以440公斤的总成绩,拿下国际含金量超高的IPL CHINA挑战赛男子67.5kg大师组冠军,打破全国纪录。把职场里的专业劲“卷”到赛场,又把赛场的拼劲揉进家乡的健身圈。陈四平的故事,本就是“职业如何托举爱好,爱好如何照亮人生”的最好答案。
平衡职场与热爱:用职业积淀,给爱好“搭捷径”
“不是我学得快,是健身教练的底子帮我省了太多笨功夫。”陈四平坐在健身房的器械旁,指了指不远处的深蹲架,语气里满是对这份职业的感念。
这位土生土长的资阳乐至人,早年在外务工时就揣着对运动的热情——跑过越野、骑过长途自行车,汗流得越多,心里的“瘾”越重。2008年,陈四平回到家乡,干脆把爱好变成职业,当起了健身教练。
常年指导学员练核心、抠动作,腰腹怎么发力稳、卧推手腕怎么放不受伤,这些刻进骨子里的专业判断,早成了陈四平身体的“肌肉记忆”。也正因如此,今年4月,朋友参加的成都一场力量举比赛的热浪撞进眼里时,他心里的“尝试欲”一冒头,就没再压下去。
彼时,IPL CHINA挑战赛已近在眼前——这是国际力量举联盟认证的高规格赛事,动作规范、裁判资质全对标国际,能站上赛场就已是多数人难及的门槛。陈四平没多想就报了名,留给自己的备赛时间,只剩50天。
![]()
获奖合影。
“别人从零开始,而我的职业生涯就是基础。”陈四平的备赛,处处透着健身教练的专业劲:早晨扎进核心训练,腰腹力量是举起重物的“定盘星”;中午对着镜子抠细节,卧推时手腕的角度、拉举时腰背的发力点,都是他教了学员千百遍的要点;晚上学员走后,他加练到10点半,结束后还会翻出训练视频复盘——哪些动作没达标、哪次发力有偏差,像批改学员作业般较真。
汗水把衣裤浸得透湿是常事,但杠铃片相撞的脆响,在他听来比什么都悦耳。“那种突破重量的满足感,让我十分上头。”陈四平笑了,有人总问职业和爱好怎么平衡,他觉得自己这就是答案,职业不是爱好的阻碍,是托着爱好往上走的梯子。
440公斤破纪录:凭“不服输”,举起57岁的人生高光
6月8日,新都IPL CHINA挑战赛赛场,陈四平没让家人陪,就揣着“自信和热爱”上了场。他比谁都清楚,力量举赛场是年轻人的天下——备赛区里,十七八岁的小伙甩着胳膊热身,练了三四年的选手随处可见,他这个“57岁大叔”往那儿一站,格外“扎眼”。
第一次蹲举,他选了160公斤。弯腰、抓杆、起身,杠铃刚触到肩膀,腿就开始发颤,青筋暴起的额头渗满冷汗,最终还是撑不住松了手。“咚!”杠铃砸在器械架上,震得他心里发慌。
![]()
比赛中的陈四平。
就在他茫然时,一只手拍了拍他的肩:“大哥,160公斤好多人都扛不动,你够牛了!”一个满脸汗的年轻选手,笑着递来一瓶水。这句鼓励像团火,瞬间烧暖了他的底气。
调整片刻,他把重量减到145公斤。深吸、绷紧、发力——这一次,腰背挺得笔直,杠铃稳得像长在肩上。后续的卧推102.5公斤、拉举192.5公斤,他全程守住专业动作规范,每一次举起都透着股“不服输”的劲。
当裁判喊出“总成绩440公斤,冠军!打破全国纪录”时,陈四平忍不住振臂高呼。观众席里有人冲他喊:“看你比赛,心都被揪起来了!”他知道,自己这一举,不仅举过了杠铃,更举过了年龄的偏见,举过了初次失败的怯懦。
夺冠从不是终点:当“播火人”,带家乡力量举“出圈”
夺冠后,陈四平把金牌和证书摆在健身房最显眼的地方,但他没停下脚步。“自己举得再高,不如让更多人爱上力量举。”在资阳,力量举还是个小众词,几乎没有健身房引入,他想做那个“播火的人”。
![]()
获奖证书。
如今,他的朋友圈成了力量举“科普站”:训练视频里标着“核心发力要点”,配文写着“力量举很安全,关键在规范”;健身房特意采购了专用器械,他每周加开力量举小课,手把手教学员握杆、发力;有人问“怎么报名比赛”,他比自己参赛还上心,把流程、注意事项一条条列清楚。
变化在悄悄发生:乐至的健身爱好者开始主动了解力量举,11月成都的美国赛事、新都的IPL CHINA挑战赛,已有三四人要跟他组队去。“以前是独自出征,现在要‘组团作战’了!”陈四平眼里闪着光,他预感,资阳力量举“抱团出圈”的日子不远了。
至于他自己,目标早定好了:“先把总成绩从440公斤冲到460公斤,再奔着480公斤去!”说话间,他又走到深蹲架前,深吸、绷紧、发力——杠铃再次升起,托着的不只是一个57岁的人对热爱的坚持,更托着一群人对力量举的新期待。
原来真正的突破,从不是一个人的高光。是把自己活成火把,既能照亮自己的路,也能暖了别人的方向。
全媒体记者 严俊溢 苏秋伃 张露 黄建伟 郭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