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制人,就是要将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最近的中美关系显然又比较紧张了,双方都在摩拳擦掌,各自祭出了最后的“底牌”。
特朗普目前已经放话,说11月1日要针对我国加征100%的关税,并对一些关键软件进行出口管制。
这是美国目前的最大底牌,其实也就是关税了。
而我国,则掌握着工业维生素,也就是稀土。目前我国占据全球70%的稀土出口,以及稀土加工方面90%以上的市场份额,可以说,所有的芯片、汽车包括军工的生产,要是缺了我们的稀土,都没法制造。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底牌显然要比美国大得多。
很多人目前还没有看懂这一轮双方关系变化的原因。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起因可能是上个月巴基斯坦主动“背刺”,给特朗普送上了稀土大礼包求合作。
结果巴美双方就愉快地达成了协议。
![]()
稀土这个东西,说重要当然是很重要的,但要说缺技术呢,也确实是不缺,西方之所以不愿意搞,就是因为这玩意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本非常高。
简单来说就是,害怕污染环境。
现在巴基斯坦站了出来,美国当然是乐见其成。
其结果就变成了,巴基斯坦用着我们的技术和机器,开始要给老美提供稀土了。这换谁,也忍不了。
而巴基斯坦则不同,饭都吃不饱了,当然也没心思谈环保问题,而且巴基斯坦的稀土储备也非常丰富,据说有万亿美元级别,有资源还主动送上门,特朗普当然也很高兴。
巴美的稀土协议他们是高兴了,但对我们来说,这是要不得的事情。
形势比人强,这也是我们选择祭出稀土这张王牌的原因。
短期内,我国仍然还是稀土制造加工领域的绝对王者,趁还是王者的时候,就必须要先把这张牌打出去,为我们自己谋求更多的利益,这应该才是这件事的核心原因。
当然,巴基斯坦这件事也只是导火索而已,因为哪怕是现在美国开始投资或者自己弄稀土,没有十年时间,仍然无法完全替代我们,但问题在于,十年时间,美国拖得起,我们却未必拖得起。
中美竞争,美国想要的目的到底是啥?
其实就是一个字,拖。
美国拖延关税,一边进口我国代工商品,一边做美国的国产替代,或者用其他国家替代,这个过程美国可以无限拖下去,直到不再依赖我国。
而我们原本想要干什么呢?
其实也是拖。维持不高的关税,一边继续向美国出口商品,一边慢慢拉动内需从而消化我们自己的产能,但我们现在的问题在于,这几年拉动内需促消费的政策和措施也有,但最终的效果,仍然不算太好。
以今年国庆为例,今年国庆中秋加起来八天假期,出游人次高达8.8亿,和去年相比,我国出游人次创历史新高,国庆消费8000亿,也创下历史新高,但换算到每个人头上,国庆期间人均消费912元,和去年相比是下跌了的。
因此,现在内需短期内很难提振,而我们的产能还在增加或维持不变,这种情况下,我们其实已经是“拖不起”的。
十年后美国可以把稀土搞出来,但十年后我们可以转型成为内需主导而不是出口主导的经济模式吗?答案可能仍然很难。
这不是说我悲观,而是事实就是如此。今年我们的毕业生已经有一千多万了,十年后我们每年的毕业生还会更多,叠加消费信心和就业市场的内卷,最终可能我们的收入端仍然会继续承压,结果就是内需提振仍然困难。
所以,在我们拖不得的情况下,就必须要速战速决,不能让美国继续拖下去。
所以,我们现在先掀桌子,其目的就是为了对美国施压,要美国让步,通过减少关税的方式来赚取更多的钱,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国内的收入。
过去我们喊全球化喊了那么多年,全球化其实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打实为我们带来了利益。去年美国前任财长耶伦还发了一个演讲,大概意思说的是,中美蜜月期的时候,是1980年到2010年,这三十年时间里,我国GDP年均增长超过10%。
与其说这是中美蜜月期,不如说这是我们深度参与全球化的时代。
现在随着关税越来越高,阻力是客观存在的,而国内内需短期内也无法出现太大的提升,今年一线城市的餐饮、住宿利润甚至都出现了暴跌,这可是一线城市,这也足以说明内需短期内要想太大提振,是很难的。
因此,这个时候和美国摊牌掀桌子,对我们来说是快刀斩乱麻,是有巨大好处的。
还有一个因素是很多人容易忽略,但也很重要的,那就是人口。
人口是现代商业社会的基石,不论以后有没有机器人的出现,都替代不了人作为消费的主体,在某种意义上,人口的更新迭代就是一个经济体的综合实力的体现。
而人口老龄化,其实也让我们拖不起更长的时间了。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比已经超过了20%,这已经属于联合国定义的“深度老龄化”了,按照目前这个人口结构来看,到2040年,我国老龄人口占比至少就会超过30%,这意味着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60岁以上的老人。
到了2040年,届时你认为我们还有主动掀桌子的可能性吗?
人口年龄结构,不仅仅决定着生产力、创造力,更决定着消费力,年轻人任何时候都是消费的主力军,所以老龄化的代价,也是非常沉重的。
美国自己如果不纳入移民因素,其实自身的老龄化速度也很快,但奈何美国是全球最大移民国,因此人口恰恰是他们最大的优势之一。
人口是长期来看,最大的灰犀牛,没有之一,可以说要比美国带来的危害,至少大十倍。
如果等到1960后出生的人开始老去的时候,我国每年死亡1700多万人,出生可能就500-700万,但这还不是底数,按照现在东北不到0.7的生育率,以后每出生一个人就要去世27个人,所以,未来任何事情都说说不准。
以互联网行业为例,目前我国的互联网人口已经见顶了,当然也包括各行各业,所以内卷不断,甚至越来越深。
而美国呢?它的互联网企业还在高速发展,市值越做越大。
长期来看,我们可以考虑两种情形,第一种是我国生育率一直处在1.1的水平,那么到本世纪末预期人口只有3.5亿。
第二种是如果我们把生育率弄上去了,未来经济增长还会持续,人口的增长意味着市场的做大,GDP也会相应继续翻倍增长。
按照黄文政的预测,到2040年我国老龄人口占比将一直维持在40%以上,2060年将超过50%,如果一半人都变成了老人,都需要年轻人来养活的时候,届时我们还有心情去看美国吗?
所以,从长远来看,其实眼下就是和美国掀桌子的最佳时机。
因为往后走,人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现在我们掀桌子了,事情的走向只会有三种结果。
第一,双方继续对抗,甚至上升到金融或热武器。
第二,各让一步。进行一些交涉,我们开放稀土,老美让步关税和订单,中美互相各取所需,继续维持以前的生活,或者和以前相似的生活。
第三,继续拉扯。谈判没有取得太大进展,但都愿意继续交谈,同时继续限制,对双方而言,都互有损失。
从结果来看,第二种是最好的。但考虑到现实因素,第二种恰恰也是最难的。目前美国国内对华的态度是决定性的,而以特朗普的性子,要说贸易关税就是他最先开始搞出来的,也不太可能收回。
总体来看,这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国家是利益的矛盾体,国与国做利益交换的时候,必然有得有失,美国全球化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代价是美国制造业变得空心化。
同理,我们失去了美国的消费市场,就不得不想办法刺激内需,提高国内收入水平。
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国与国之间也不存在谁离不开谁的问题,唯一离不开的,仍然只有利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皆为利往。只要双方还有共同的利益,那么事情,总归还有谈下去的可能性。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