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黄仁勋在2025年全球市场未来会议上,倒了好久的苦水。
英伟达的中国生意,从之前的95%,现在已经清零了。
![]()
这事儿其实很纠结。
一边,是AI现在是全球主旋律,朋友圈里不聊大模型都插不上话。英伟达的股价跟坐了火箭似的,黄仁勋本人也快被捧成了神,走到哪儿都跟明星巡演一样。
另一方面,黄仁勋疯狂诉苦,说英伟达在中国区的市场份额,已经从95%,掉到了几乎为零,而中国拥有全球约50%的AI研究人员,是英伟达最大的市场之一。
我看了原片,黄仁勋的口气都不是抱怨了,而是一种担忧。
![]()
亲口承认自己正在丢掉一块最重要的地盘,是难受,但黄仁勋的重点是:说伤害中国的事,到头来可能会更严重地伤害到美国。
自己,完全不理解当权者,也就是坐在白宫里面的特朗普,为什么要伤人800自损1000。
这到底是商业上的哀叹,还是地缘政治的摊牌?
我觉得,都不是。
黄仁勋这份近乎“零分”的答卷背后,是一场我们很多人都没看懂的科技战争。
英伟达的中国战场
要明白今天发生了什么,得先看看英伟达那95%的份额是怎么来的。
那不是一天抢下来的,而是一场铺垫了快二十年的局。
最早我们知道英伟达,是因为打游戏要用他家的显卡。
那时候攒电脑,GeForce系列就是终极梦想。但有意思的是,英伟达当时悄悄干了件没人注意的事,搞了个叫CUDA的东西。
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个能让显卡干各种复杂计算的平台,不光能跑游戏。
一开始谁也不懂,直到后来比特币火了,大家发现用N卡“挖矿”效率高得离谱。
再后来AI爆发,全世界的科学家突然发现,这东西简直是训练AI模型的神器。
![]()
你看,当所有人还在纠结游戏画质的时候,英伟达已经把自己的芯片,变成了未来世界的计算基础。
他不是在卖硬件,而是在定义标准。
你要搞AI,就绕不开他最好用的CUDA、最强的芯片和最成熟的生态。
全球基本所有人,都没得选。
这套打法让英伟达在中国所向披靡,直到一纸禁令下来,游戏结束。
美国对华高端AI芯片的出口管制,不是一次市场竞争,而是一次物理断网。
一夜之间,英伟达最先进的芯片,不让卖了。
为什么要断货?美国的想法其实很直白,就是要把中国的科技生态,强制清零。
当然,在英伟达断货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自救手段也是非常快的,聊具体技术细节没意思,但看资本市场表现就知道了。
寒武纪,超越茅台,成股王了。
![]()
![]()
黄仁勋到底在担忧什么?
黄仁勋公开吐槽美国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背后至少能看出三层逻辑,一层比一层扎心。
第一层,是市场。
禁令之前,国内的AI公司为什么都用英伟达?
因为方便,买来就用。
国产芯片呢,咱们不吹不黑,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的性能的确是赶不上英伟达,生态又差,费力不讨好。
不过现在局势变了,特朗普一声令下,不是想不想用的问题,是根本没得用。
![]()
这就硬生生给国产芯片创造了一个巨大的“保护区”。
原来那些考60分甚至50分的国产“备胎”,一下成了唯一的选择。
对比如华为这些公司来说,这是天上掉下来的机会。
他们不用再跟一个满分选手贴身肉搏,而是在一个圈起来的场地里,面对一群等着米下锅的客户。
这就像一个拳王突然宣布,再也不来亚洲打比赛了。
结果就是,亚洲本土的拳手们,哪怕水平差点,也有了上场、赢钱、积累经验的机会,最终没准就能练出个新拳王。
黄仁勋比谁都懂这个道理。
他眼睁睁看着的,不是丢了几百亿订单,而是美国在用自己的政策,亲手给中国喂出一个未来可能掀翻牌桌的对手。
![]()
第二层,是心态。
美国那边,是害怕丢掉全球科技老大的位子,所以搞“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有”,想用“卡脖子”来维持领先。
但这一招,在中国市场触发了一种更底层的情绪,生存焦虑。
你想,一家AI公司花大价钱搭起来的算力中心,未来可能因为买不到新芯片,就成了一堆废铁
那种“命脉攥在别人手里”的感觉,会瞬间让整个行业清醒过来。
这种焦虑会变成一股极强的力量,让资本、人才、市场、政策,全都朝着一个方向使劲:造出我们自己的高端芯片。
这就不再是商业问题,而是生存问题了。
当一件事从“我们想做好”,变成“我们必须做成”的时候,爆发的能量是完全不一样的。
![]()
第三层,是更大的图景。
过去几十年,我们都活在全球化的故事里。
默认的规矩是,你造芯片,我造手机,他做软件,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都有钱赚。
英伟达的“归零”,就是这个故事上出现的一道巨大裂痕。
它标志着科技正在从全球合作的工具,变成国家博弈的墙。
我们可能正在亲眼见证两条平行赛道的诞生:一条是基于美国技术栈的生态,另一条,是中国正拼尽全力打造的自主生态。
这不是简单的“脱钩”,而是一个内部新循环的开始,从芯片到软件再到应用,一个全在自己手里的闭环。
这事儿,别小看意义,甚至决定了未来几十年国际竞争的格局。
![]()
黄仁勋,想给美国吹哨续命
把这三层串起来看,黄仁勋的警告,根本不是在哭穷。他是在吹哨。
他不是心疼失去的市场,而是不安于一个正在被“养虎为患”的未来。
站在黄仁勋的角度,他看透了:技术封锁短期看是把匕首,但长期看,却是一剂催化剂。
特朗普可以禁运几款芯片,但你禁不了知识的传播,也挡不住一个巨大市场求生的决心。
美国想锁住山顶的门,不让中国爬上来,结果却是逼着中国从山脚开始,硬生生凿出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新路。
![]()
一旦这条路凿通了,会发生什么?
这才是真正让美国人后背发凉的地方。
未来的世界,很可能不是一个统一的AI标准,而是两套,甚至多套并行的AI生态。
一套是英伟达-谷歌-OpenAI主导的,另一套是华为-百度-阿里主导的。
它们之间,可能就像iOS和安卓。
英伟达会更专注于服务金字塔顶尖的盟友,而中国的AI产业链一旦成熟,优势就是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成本,可能会向全球提供性价比极高的“AI基建”,去覆盖那些被美国忽视的市场。
到那时,当硬件差距被抹平,真正的战场,就不再是谁的锤子更硬,而是谁能用锤子,造出更漂亮的房子。
竞争的焦点,会从算力,全面转向AI应用和商业模式。
在这一点上,中国庞大的应用场景,巨大的市场潜力,甚至数量庞大的人口,这些优势是天生的。
这,可能才是黄仁勋真正想说,却没法明说的话。
黄仁勋的这张“零分答卷”,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开始。
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旧秩序的脆弱,也照出了一条充满未知,但可能也充满机会的新路。
在镜子的一侧,是黄仁勋的担忧,另一侧,是中国科技的被迫自立。
我个人感觉是,挺好的。
归零,就归零。
归零了,独立自主才能真正站起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