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场原本被寄予厚望的“老字号”收购案陷入僵局。
文 | 卖酒狼团队
编 | 南风
一条股权冻结信息,让即墨黄酒“卖身”青岛啤酒再添变数。
近日,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约1575万元股权被冻结,冻结期限自2025年10月10日至2028年10月9日,被执行人为新华锦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鲁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这场始于今年5月的收购案,如今已演变为牵动多方利益的资本迷局:青岛啤酒的多元化战略、新华锦的保壳之战、即墨黄酒的未来命运,都在等待一个解冻的契机。
A
冻结风波与收购迷局
今年9月至今,即墨黄酒共有7条股权冻结信息,累计超1亿元股权被冻结,而被执行人均为即墨黄酒的两大股东——新华锦集团和山东鲁锦集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场突如其来的冻结危机,早已在资本市场的暗流中埋下伏笔。
![]()
![]()
▲图片来源: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截图
时间回溯至今年5月7日,青岛啤酒发布公告称,拟以6.65亿元收购即墨黄酒100%股权。这一创下近五年国内黄酒行业最高并购金额纪录的交易,标志着中国啤酒龙头正式叩开黄酒赛道的大门。
即墨黄酒始建于1949年,1980年成立即墨县黄酒厂,生产销售“即墨”牌即墨老酒,代表性注册商标“即墨老酒”于2006年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
穿透股权,即墨黄酒注册资本为5500万元,由新华锦集团持有45.45%的股权,鲁锦集团持有54.55%的股权。而山东鲁锦集团的控股股东则为新华锦集团。
![]()
公告显示,2024年即墨黄酒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净利润3047万元,同比增长38%。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即墨黄酒总资产为9.08亿元,净资产为2.03亿元。
青岛啤酒为何愿意花费数亿元进行收购?其背后是啤酒巨头对多元化发展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中国啤酒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环境。青岛啤酒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5.30%,尽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81%,但整体市场环境的变化促使青岛啤酒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
B
连锁反应:ST新华锦的退市危机
就当市场目光聚焦于青岛啤酒的跨界战略时,一场潜在危机正悄然发酵。
今年9月,ST新华锦的一纸公告,让公司资金被大股东新华锦集团及其关联方占用的事情浮出水面。
具体来看,新华锦集团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ST新华锦资金,占用时间为2025年1月1日到2025年6月30日;截至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日,占用资金余额仍有4.06亿元未还。
为解决资金占用问题,新华锦集团将希望寄托于出售旗下优质资产——即墨黄酒。理论上,青岛啤酒支付的6.65亿元收购款足以覆盖4.06亿元的占用款。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4月修订)相关规定,若新华锦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清收被占用的资金,公司股票将面临一系列逐步升级的风险警示措施。
C
交易困局:股权冻结下的收购前景
随着即墨黄酒股权遭到冻结,青岛啤酒的收购交易面临重大障碍。通常情况下,被冻结的股权无法办理转让、质押等手续,这意味着青岛啤酒收购即墨黄酒的交易可能无法顺利完成交割。
根据青岛啤酒与新华锦集团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若交割先决条件未能在协议签署后120日内(即截至9月上旬)达成或被青岛啤酒豁免,协议将自动终止。
![]()
然而,截至9月30日ST新华锦更名当日,青岛啤酒仅在半年报中提及“交易尚未完成交割”,既未披露具体进展,也未明确是否启动终止程序。
青岛啤酒方面的回应也颇为模糊,相关工作人员称:“交易还没有完成交割,我们也没有支付过任何钱(收购款),其他的不清楚。
D
未来走向:多方利益的博弈平衡
这场看似普通的股权收购,如今已演变为牵动多方利益的资本迷局。
对青岛啤酒而言,收购即墨黄酒是其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啤酒与黄酒的“季节 CP”效应,成为此次并购的底层逻辑之一。
![]()
对新华锦集团而言,出售即墨黄酒是解决资金占用问题、避免上市公司退市的关键。但如今,随着即墨黄酒股权被冻结,这一计划面临重大变数。
按照业内人士的话说,青岛啤酒的多元化战略、新华锦的保壳之战、即墨黄酒的未来命运,都在等待一个解冻的契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