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走那天,我刷她朋友圈刷到凌晨三点。”老李昨晚语音给我,嗓子哑得像砂纸。他翻到她去年重阳节发的老照片,配字:登高不敢带老头,他膝盖疼。底下评论区,老头回了个笑脸。现在老头也躺医院了。老李说:要是这圈没了,我连个哭的地方都找不到。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微信这回官宣:不活跃账号不回收,朋友圈不清。一句话,给死人留了个座位。我听完,点了根烟,心里骂了句:早干嘛去了?
账号不是遗产,是“人”的碎片
法律上,它不算钱。聊天记录、通讯录、照片、语音,全是“人格残渣”。马老师说得客气:不产生直接经济价值。翻译过来:卖不了,也烧不掉。可它就是值钱。老李他妈最后一条语音,是超市排队买黄花鱼:今天便宜,给你留一条。他放给我听,眼眶红得跟兔子似的。这值几个钱?你开个价,我看看哪个孙子敢买。
![]()
想继承?先过三道鬼门关
第一道,手机锁。人脸凉了,指纹塌了,六位数密码只能猜。
第二道,验证码。运营商可不管人死没死,卡一销,号就飞。
第三道,平台协议。微信用户协议写得明明白白:账号仅限本人使用,所有权归腾讯。
老李试过,客服小姑娘礼貌又冰冷:需提供公证遗嘱、死亡证明、亲属关系公证、不侵害第三人隐私声明……他听完直接摔电话:我妈连存折密码都没留,我上哪给她立遗嘱?
![]()
三天可见,是生前最后一点温柔
很多人设“三天可见”,不是装,是怕尴尬。老同学半夜翻到你十年前发的非主流自拍,能笑到肚子疼。可人一走,这设置成了一把锁。律师说:逝者生前安排,受个人信息保护法保护。说人话:人家不想给你看,你就别看。可万一,他其实没想好,只是随手一点呢?我爹走前半年,把朋友圈删得只剩三条。我怀疑他手滑,也怀疑他早知道。现在我想看,也看不着。这感觉,像被人掐着脖子,留一口气,却永远喘不上。
![]()
平台怕麻烦,我们怕遗忘
腾讯不回收,表面是发善心,实际是避风头。去年小某书把去世博主账号一键清空,家属闹到电视台。网友骂:连死人都不放过。微信学乖了:不碰,就不犯错。可这不碰,也省了不少服务器钱。死人不会投诉,不会维权,不会发微博热搜。他们只躺在那里,占几兆空间,偶尔被活人点进来哭一场。哭完,广告照样弹,游戏照样推。资本不冷漠,它只是精确计算了冷漠的成本。
![]()
数字时代的坟头,是朋友圈
以前上坟,带鲜花、带白酒、带孙子。现在带充电宝。公墓wifi全覆盖,扫码就能看“云相册”。可我还是爱翻朋友圈。那里面,我妈会笑,会骂人,会发广场舞链接。比墓碑上的照片生动多了。墓碑只能写:慈母某氏,生于1956,卒于2023。朋友圈能写:今晚酸菜鱼咸了,老板还狡辩,差评!我宁愿看差评,也不愿看“安息”。
![]()
法律慢半拍,感情等不起
专家说:需要立法、需要伦理委员会、需要平台、需要监管。翻译:慢慢等。可眼泪不等人。老李他妹已经偷偷把妈的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她说:怕夜里总听语音,哥会疯。格式化那一刻,妈的声音变成空白,像有人拿橡皮把她从世上擦掉。老李没哭,只是以后再也不吃鱼。
![]()
留条活路,也留条死路
我给自己写了份“数字遗嘱”。密码、账号、密保问题,全写在纸上,贴保险柜。跟存折放一起。我对媳妇说:我哪天被车撞飞,你第一件事不是哭,是把我微信头像换成黑白的,别让人以为我装死。第二件事,把三天可见关掉。我想让女儿将来翻到我发的她第一张幼儿园照片。她穿着开裆裤,哭得鼻涕冒泡,我配字:小公主第一次上学,爹比她还紧张。我希望她看到,她爹曾经这么鲜活地怂过。
![]()
别等公司发慈悲,自己先动手
把重要语音收藏,导出到电脑。把照片存硬盘,再刻一张光盘。把朋友圈设“全部可见”,哪怕你刚发完酒疯。真朋友不会因为你三年前转发锦鲤就拉黑你。真亲人,只想在你走后,还能听见你骂:今天地铁又坏,迟到扣全勤,破公司!这句话,比悼词好听一万倍。
![]()
人走了,朋友圈还在,不是奇迹,是底线。微信这次没作妖,值得鼓掌三秒。剩下的,靠自己。别等客服回信,别等立法落地。趁活着,把密码告诉最信任的人。趁活着,把“三天可见”改成“全部可见”。死了以后,你想被记住,还是被设置?答案,只在你的手指上。现在,就去改。立刻,马上。
在新加坡生活
382篇原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