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朵白云有几百吨重,为啥能飘在天上,不会掉到地上?

0
分享至



看天上那朵白白胖胖的云,看着跟棉花糖似的,软乎乎、轻飘飘,其实它重得吓人,一朵白云甚至能达到500吨重!相当于一百头成年非洲象摞一块儿的分量。这么沉的东西,咋就不往下掉呢?难不成地心引力对它“开绿灯”了?



云不是不落,而是它根本“落不下去”。这话听着像绕口令,其实道理简单得很。云是什么?是无数微小的水滴或冰晶聚在一起形成的集合体。

这些小水滴有多小?直径通常在0.01到0.02毫米之间,比头发丝还细好几倍。



它们太轻了,轻到空气的浮力就能托住它们。你可以想象一下,就像灰尘在阳光里飘着不落地一样,只不过云里的水滴更小、数量更多,聚成了团,远远看着就成了“一朵云”。

而空气呢,虽然咱们平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其实是种实实在在的流体,是有阻力、能托东西的。



当这些微小水滴下落时,空气的阻力很快就和它们的重力达到平衡,于是它们就不再加速,而是以极慢的速度匀速往下“挪”。

这个速度叫“终端速度”,对于云滴来说,每秒也就几厘米,甚至更慢。换句话说,一个云滴从一千米高空落到地面,可能得花上好几个小时,而且还没等它落下来,早就蒸发没了。



那你说,既然单个水滴都这么慢,整个云加起来500吨,咋还不塌?关键就在于“分散”二字。这500吨不是一坨实心的水泥块,而是被拆成了万亿亿个极小的水滴,均匀撒在几立方千米的空中。

平均下来,每立方米空气里也就几克水,比湿毛巾拧出的水汽还稀。这么低的密度,空气托着它轻轻松松。

打个比方,你拎一桶水觉得沉,可要是把这桶水分成一粒粒水雾喷到屋里,谁会觉得房间变重了?



云也是这个理儿,再加上大气里总有上升气流,就像无形的电梯,不断把云往高处推。只要空气够湿、温度够低,水汽就会持续凝结成新水滴,补上那些慢慢蒸发掉的,云就这么一直“活”着,漂着,哪儿也不去。

再往深了说,云的形成和维持,其实是水循环里的一环,太阳晒热地表,水面蒸发,水汽升到高空遇冷,凝成小水滴。



这过程需要“凝结核”,比如尘埃、盐粒这类微小颗粒,水汽才能附着其上变成液滴。没有它们,光有水汽也成不了云。

所以你看,云能飘着,靠的是一整套自然机制在配合:微小的粒子、合适的温湿度、持续的上升气流,还有空气本身的浮力和阻力。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一旦环境变了,比如空气变干、气温升高,或者上升气流停了,云里的水滴就开始合并变大。大到空气托不住时,就会往下掉,这时候就成了雨。

所以说云不是永远不落,它是“准备好了才落”。我们常见的积雨云,底部发黑、垂得低,那就是水滴已经长大到快扛不住了,马上就要下雨的征兆。



还有人问,那500吨的重量,难道不会让空气“塌”吗?其实大气本身就有巨大的承载能力。整个地球表面都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压着,平均气压是1013百帕,相当于每平方米承受着超过10吨的重量。

相比之下,一片云增加的那点质量,对大气系统来说不过是“毛毛雨”。而且云的存在还会反作用于气候系统,比如反射阳光、参与热量交换,这些都是全球能量平衡的一部分。



科学家通过气象卫星和雷达长期观测,已经精确掌握了云的含水量、移动规律和生命周期。像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数据都显示,云的动态变化完全符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原理,没有任何“反重力”的神秘现象。

云能飘在天上,不是因为它“轻”,而是因为它的结构太特殊,分布太分散,再加上大气运动的巧妙支撑。它不像石头那样实心实意地坠落,而是以一种极其缓慢、几乎看不见的方式参与着地球的水循环。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妃子被抬上龙床最害怕什么,不是皇上,是枕边那根油光发亮的棒子

妃子被抬上龙床最害怕什么,不是皇上,是枕边那根油光发亮的棒子

古书记史
2025-10-30 16:12:43
莫迪目睹!印度议员当场拆iPhone,震惊全场的真相曝光!

莫迪目睹!印度议员当场拆iPhone,震惊全场的真相曝光!

丹徒生
2025-11-02 07:57:35
他在狱中亲眼见吴石将军,受电刑不吐一字,最后那餐只说了一句!

他在狱中亲眼见吴石将军,受电刑不吐一字,最后那餐只说了一句!

云霄纪史观
2025-11-01 09:13:37
冒充职业球员?皇马18岁天才90分钟5数据挂零 被批:有阿隆索裸照

冒充职业球员?皇马18岁天才90分钟5数据挂零 被批:有阿隆索裸照

风过乡
2025-11-02 07:37:18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懂球帝
2025-11-01 22:25:12
“半夜吓得一激灵!”网友反映iPhone半夜会自动拨号给陌生人,怎么回事?

“半夜吓得一激灵!”网友反映iPhone半夜会自动拨号给陌生人,怎么回事?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0-31 15:48:31
购入豪宅,亚马尔晒自己与价值950万英镑的新居合影

购入豪宅,亚马尔晒自己与价值950万英镑的新居合影

懂球帝
2025-11-02 12:39:31
从选调生提拔为区委常委,“85后”蔡哲分享成长历程

从选调生提拔为区委常委,“85后”蔡哲分享成长历程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10:34:57
上海警方:全市严查!一周内多人被罚!

上海警方:全市严查!一周内多人被罚!

极目新闻
2025-11-02 10:54:57
他与叶剑英之女离婚后,76岁再娶小37岁爱徒为妻,84岁喜当爸

他与叶剑英之女离婚后,76岁再娶小37岁爱徒为妻,84岁喜当爸

百年人物志
2024-07-02 11:08:20
抢救无效!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抢救无效!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小椰的奶奶
2025-11-02 12:08:58
下周,A股这些板块更有望上涨

下周,A股这些板块更有望上涨

每经牛眼
2025-11-02 11:35:20
全面复盘“四渡赤水”:不是蒋介石不会打仗,实在是毛主席太厉害

全面复盘“四渡赤水”:不是蒋介石不会打仗,实在是毛主席太厉害

鹤羽说个事
2025-10-30 15:55:32
谈到两岸统一,洪秀柱提醒郑丽文“没什么好怕”,郑根本不敢回她

谈到两岸统一,洪秀柱提醒郑丽文“没什么好怕”,郑根本不敢回她

头条爆料007
2025-11-02 11:52:44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公子麦少
2025-11-01 22:57:15
25+10成队史第三人!印城双向奇兵完胜库里 迎生涯之夜登全美热搜

25+10成队史第三人!印城双向奇兵完胜库里 迎生涯之夜登全美热搜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2 09:56:34
“舅舅照顾3个外甥近10年”引关注,舅舅回应:20岁开始照顾,那时刚中专毕业

“舅舅照顾3个外甥近10年”引关注,舅舅回应:20岁开始照顾,那时刚中专毕业

红星新闻
2025-11-01 22:30:18
零跑破7万,蔚来破4万,鸿蒙智行创新高!10月销量谁最猛?

零跑破7万,蔚来破4万,鸿蒙智行创新高!10月销量谁最猛?

电动星球News
2025-11-01 22:44:52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48岁曾黎回老家种地!满脸褶头发花白断崖衰老,徒手摘黄瓜像农妇

48岁曾黎回老家种地!满脸褶头发花白断崖衰老,徒手摘黄瓜像农妇

金风说
2025-11-01 15:41:57
2025-11-02 13:59:00
天下十三洲猎奇 incentive-icons
天下十三洲猎奇
真实灵异奇闻异事收集者
968文章数 5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数码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手机要闻

销量同比增长100%,iQOO Neo11热卖背后

数码要闻

铭凡 MINISFORUM 宣布将对非准系统或配件产品全线小幅涨价

教育要闻

粉丝采访录(二):普通劳动者怎样培养子女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