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指南作者:益炜航
“总之,无论故意或者无意,今何在极嚣张的把自己的思维世界展现在大多数人背后,有一点神秘,一点愤怒,一点寂寞,一点躁动不安。这是一个很骄傲的人。”
江南曾经在两人相交之前在清韵论坛上如是评价今何在。
如今已然沧海桑田,但是回看这一段评价,依然觉得非常准确。
那份神秘、愤怒、寂寞、躁动被他融汇成了一只猴子,而那份骄傲则一直如此,自不必说。
我不清楚他算不算引领了一个时代,但他的确为2000年的那个二月带来了一些别样的色彩。
同时,他一度声名鹊起,那只猴子也把他推向了更大的舞台,人们的目光齐齐看向了他,也希望通过网络上的零零碎碎拼凑出他的本质。
他毫不介意,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形象被展现了出来,正如同那只猴子。
![]()
今何在,本名曾雨,1977年出生于江西南昌,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文学创作能力就已经开始展露了。
据传他在幼儿园时就已经开始改编《西游记》,更是在小学二年级时于传统媒体发表了文章,具体细节无从得知,但他的的确确赚到了5元“巨额”稿费。
当时的他被所有人视作神童,包括他自己,一路向上,在四年级时他便被选进了“少年班”中学习初高中课程。
![]()
80年代的少年班
在一个人们疯狂迷恋“天才”的时代里,少年班是一个特殊的产物,无数的孩子踩着数理化的分数,却不能适应教学的进度,曾雨也没有例外,即便是极聪明的他也无法在四年级消化高中的数理化知识,自信一点点被风化。
他从神童坠入平庸,恰似那只坠入人间的猴子。
他开始极端地厌学,无法再从学习中汲取到哪怕一点点的快乐。按照曾雨自己的说法,自己就像“科幻电影里实验的失败品”。
孤独的猴子转身回到了花果山,曾雨退出了“少年班”,生活回到了正轨。他如愿考入了大学,而且还是相当优秀的厦门大学,但这段童年经历却令他终身难忘。
于是,他迫切地想要追寻些什么,打破些什么,但他不知道这应该是什么。
![]()
青年今何在
1999年,大学毕业,他凭借着在大学与舍友合租电脑时自学的网页制作,顺利进入了南昌电信局。
历史的命运,让曾雨有机会和互联网结下不解之缘。
在那个中国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代里,拨号上网的费用对人们来说属于天价,但他可以借着单位的便利,畅游于网络之中。
也就是这段时间,原名“四方利通”的网站,改名“新浪网”,一众论坛随即在“新浪网”上遍地开花。
曾雨在新浪网上注册了一个名为“今何在”的账号,进驻了当时一众网络写作者的聚集地金庸客栈。
![]()
金庸客栈页面
当年轻的曾雨躺在南昌电信局的办公椅里的时候,他还对网络文学的一切懵懵懂懂。
1996年,一个名叫蔡智恒的台湾年轻人,动笔写了一个关于“痞子蔡”和“轻舞飞扬”的故事,《第一次亲密接触》给所有读者,定义了互联网的力量。
1997年,从北美来的朱威廉,带着大把现金,回国创建了“榕树下”,野心勃勃地想做网络版的《收获》,对于小说、散文等文学类型来者不拒。
![]()
现在的“榕树下”
花团锦簇之下,所有人也在问:什么是网络文学?
到底什么样的文字,能和余华莫言,金庸琼瑶等人泾渭分明?
历史在无形之中,为那只猴子的到来,准备好了一切,但就是缺一根金箍棒,把天空捅开,告诉其他人,原来可以这样写。
![]()
2000年2月18日,今何在在金庸客栈写下了第一行字,开始连载他的第一部小说。
一开始他也没想好自己究竟应该写什么,具体是不是应该添加一些时代的碎片,是不是应该映射这个社会,是不是应该辛辣地去讽刺些现象……这些深奥晦涩的东西没出现在他的脑袋里。
把第一章发到互联网上的时候,他也不清楚第二章应该写什么,没有构思,没有大纲,没有草稿。
![]()
今何在
他就是很简单自然地想到什么写什么,读着网友在前文的留言和评论,抒发着自己的内心所想。
他把自己年少时的坠落写了进去,把自己大学时热爱的史铁生的宿命那一套写了进去,至于爱情、追求云云,也通通写了进去,最后加入了一个年轻的灵魂。
而与年轻的灵魂相挂钩的,似乎总是有一丝迷惘和一些反叛。当这个灵魂与《西游记》相遇,诞生的是一只足够离经叛道的猴子。
不是吴承恩《西游记》原著的历经磨难,不是周星驰《大话西游》的款款深情,这是一只只能存在于网络文学里的猴子,一只独属于今何在的猴子。
不到一年时间,《悟空传》正式完结,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之内。
![]()
今何在《悟空传》|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伴随着那句“神不贪,为何容不得一点对其不敬?神不恶,为何要将地上千万生灵命运,握于手中?”《悟空传》一炮而红也成为了一种必然。
今何在自始至终都认为,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从开始的大闹天宫,骄狂无比,到后面被西行磨平了棱角,乃至于最后得道却身归虚无,什么也没留下,是一桩十足的悲剧。
这个观点的正确与否,并不值得放在价值角度讨论,但猴子的身影,的确触动了许多和他一样的年轻的灵魂。也正因如此,那句如同《悟空传》广告词一般的经典名言得以流传至今。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
电影《悟空传》剧照
这句中二气十足的话语,拨动了不知道多少人埋藏在心底的那根弦。
那种对于规则与理想的冲突困境,那种对于驯服的抗拒,那种锐利的锋芒的确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感动。
这也令《悟空传》获得了更多的支持。
一年后,《悟空传》的爆火顺理成章地使实体书得以出版,首印的十万册几天之内抢购一空,同年四月修订版推出,众媒体评价其为“网络文学第一书”。
![]()
媒体评价《悟空传》为“网络第一书”
不论这个评价中肯与否,《悟空传》切实地影响了一代人的青春,乃至于更后来的读者们,也会时不时地回来看看那只猴子,或许也会泪流满面。
为爱发电的同时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使得今何在更加下定决心进入这个圈子,走出那个庸俗的生活。
在《悟空传》爆火的同时,今何在就辞掉了南昌电信局的工作,转头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成为了一名游戏策划,为游戏写写背景故事,《帝国时代》的背景故事便是由他撰笔。
![]()
《帝国时代》游戏界面
往后,他改编自电影《天下无双》的同名小说出版,随后《若星汉天空》《一直向西》等作品也相继出版。
自此,今何在在那条自己毅然选择的道路上不断向前,影视、游戏行业多方涉猎,足以称得上顺风顺水。
![]()
今何在后来说,还好当年不知道网文能赚钱。
金钱和利益想要杀死一只猴子多么简单。好的作品往往来自于更加纯粹的心境。
但江南似乎不这么想。
![]()
江南
将时间拉回2002年,今何在《悟空传》刚刚爆火,但显然他的野心不止于此。
“身为作者,总有一种宏愿,有生之年,要书绘一幅庞大的画卷,但凭一人之力,穷尽百年,又如何写得完心中无限想象?于是,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方式:创造世界。”
怀揣着热血和梦想,今何在来到了清韵论坛的天马行空版块,在作者水泡的“共同创作”倡议帖子之下,今何在一众人等齐聚。
![]()
清韵书院页面截图(2009年闭站)
他们最初打算是搞一个小型的实验,没承想迅速吸引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作者,合作之事也就顺理成章地敲定了。
经过了几个月的连续讨论,他们得到了这个东方的、严谨的幻想世界的蓝图,将其定名为“九州”。由今何在、江南等七人组成核心团队,中二地称呼自己为“七天神”。
少年们的理想得到了具现,几人来到了《科幻世界·奇幻版》大展身手。
今何在写出了《九州羽传说》,而江南也不遑多让,《九州缥缈录》同期问世。
![]()
今何在和江南
2005年,在《科幻世界》连载一段时间之后,今何在、江南、潘海天三人认为九州系列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阵地。
顺理成章的,三人来到了上海,江南放弃了自己的美国博士学位,《九州幻想》问世了,江南作为管理者兼作者,成为了最大的股东。
那个令人唏嘘感叹的故事,至少在当时,几个在梦想时犹如男孩的男人,站在一起确实坚硬如铁。
![]()
水泡、潘海天、今何在、江南
2006年,在九州杂志不断地发展之下,收支渐渐平衡,于是江南同今何在二人商量北上创立新刊《幻想1+1》,作为一本风格不同的杂志扩展读者。
然而,矛盾也在不断迸发着,今何在与潘海天没想到的是,江南创办的《幻想1+1》支出不断,严重挤占着《九州幻想》的生存空间。
同时,江南也没告诉二人投资方游戏公司“第九城市”合作失败即将撤资的消息。
但团队相关的开销及其借款,使得《九州幻想》一时间背负了巨大债务。
![]()
《九州幻想》部分杂志
江南发邮件出主意,让今何在钻没有书面协议的空子偷偷搬走,但今何在态度鲜明,哪怕以个人名义抵押担保也绝不同意。
今何在和潘海天被现实的重锤敲醒了,希望江南可以一起核对账目,但江南带着账本,不断敷衍,三人拉拉扯扯,终究也没什么结果。
一年后,江南在未与二人商量的情况下推出的设定集《创造古卷》成为了点燃今何在最后耐心的炸药,今何在宣布退出九州团队。
![]()
《创造古卷》杂志
至此,二人彻底决裂,尽管后来还有“南北九州”的竞相对峙,也难以掩盖九州名存实亡的事实。
“带了十二把刀去救的人,最后不也刀剑相向了吗?”一语成谶,昔日好友终究还是落得在网络上唇枪舌战的结局。
至此,长达数年的九州门拉开序幕,尽管后来二人因为工作共处一室过一段时间,但是关系也再难以修复。
后来的后来,也再无更多可说。江南闲来无事便撩一下今何在,今何在过年没事打打孩子……
![]()
今何在《大过年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九州凝结的水滴终究被现实蒸了个一干二净。
那只充满着理想与斗志的猴子,终究在九州的世界里撞了个头破血流。
后来的后来,今何在和周星驰配合,去拍了《西游降魔篇》,而江南则开了《龙族》的新坑,至今未完待续。
网络文学的最初一代,就这样走着走着就散了,再一抬头,大家已经是中年人的模样。
![]()
理想主义的猴子被现实三番五次地敲打之下,或许斗志依旧,却也没了几分锐气。曾经流于文字的那份孤独感与破碎感也随着时间慢慢淡化。
如今今何在依旧奔走在那条自己开辟的道路上,只是那些作品难再达到《悟空传》的高度也是事实。
当然,他自己也明白,他豁达地表示,人生就像西游,孙悟空无法战胜自己,今何在也无需战胜自己。
![]()
今何在
《西游日记》《西游降魔篇》《悟空传》的影视化接连问世,似乎他也在不断提醒着大家,他还是当年的那个猴子。
无时无刻不想反叛些什么,无时无刻不想捅破些什么,无时无刻不想同些什么战斗,早已变成了他人生中的一部分。
好在,他自认一路走来实属幸运,倒也不需要抗争什么,总算没那么疲惫。
内容策划: 翟晨旭 夏夜飞行
排版设计: 蕾蕾 洛溪

![]()
文学杂志小传
转载、商务、作者招募合作丨请后台联系,凡本平台显示“原创”标识的文章均可联系编辑转载,未经授权转载视为抄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