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就是在找一个“咔哒声”。
活到四十岁,我才算活明白了:人这辈子最重要的事,就俩字——赚钱。
但赚钱分两种:
一种是挣实实在在的钱,养家糊口。
一种是赚精神层面的钱,图个心安。
这世上大多数人过得不好,就是因为没把这两种方式给平衡好。

你想想,没人能天天给老板卖命还不要工资,那不成了傻子?但也没人能靠坑蒙拐骗一直得意,迟早得栽跟头。
所以咱们一般人,基本就卡在这两种状态里出不来:
第一种,是活得特别累。
男人在事业中战斗,女人在情感中战斗。明明已经筋疲力尽了,但就是停不下来,就和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
第二种,是活得特别空。
我大学学的是档案管理,有一次去档案局实习。每天上午十点,喇叭准时响起,所有人齐刷刷地出来做广播体操。那一刻我告诉自己:我绝不能在这种地方待一辈子。
后来我去了《婚姻与家庭》杂志社。开会时,听着领导没完没了地念妇联工作报告,我又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必须离开这儿。
那在《时尚先生》这种光鲜的杂志社就好了吗?
也没有。到了三十岁,我整个人都空了。我一个三十岁的大男人,还能勉强去采访采访明星,可等到四十岁还干这个,就有点可笑了,这行就是吃青春饭的。

三十岁前,我换了三份工作,终于认清了自己:我就是没法像别人那样,浑浑噩噩地混日子,我得干点我觉得有意义的事。
什么叫“意义感”?真挺难说清楚的。
它就像“咔哒”一声,钥匙插进锁芯转开了,两个齿轮严丝合缝地卡上了。
就那么一下,你突然就懂什么叫“三十而立”了。
三十岁,是人一辈子最关键的上坡路。
只要你踩上了这个台阶,人生就像开启了新副本。等你攒够了属于自己的经验积累,好日子就来了。
我用小半辈子,终于搞明白了“意义感”是什么,其实它就是三件事:
你喜欢的
你拿手的
能让你吃饱饭的
从这三样东西里,你最终会找到真正的自己。
那我自己呢?
我本质上是个内向的人,就爱往灵魂深处去探索那些让人心头发颤的瞬间。
我渴望所有有深度的情感,管它是快乐的、痛苦的、迷茫的还是无助的……
只要够真,够深,我就特别着迷。
这种纯粹特别吸引我,所以我对那些闲聊、客套话,真的提不起劲,甚至有点烦。
每个走进心理咨询室的人,每个干这行的人,其实都在努力打开内心,这是世上最难、也最伟大的事儿,他们灵魂里的呼喊,我能听见。
可能我骨子里就住着一个“疗愈者”,就像有些人生来就是“战士”,只有在战场上才觉得活着。
而我呢,只有潜入灵魂的深水区,才能感觉到——哦,这才是真正的我。
![]()
(如果想了解情感咨询师高效从业班,想要系统的学习如何解决自己情感问题的姐妹,可以添加微信:xinzhizhu013。)

心理咨询这行,就跟老中医似的,越老越吃香,特别适合大器晚成的人。
为啥干这行呢?因为我之前做过记者,那活儿总让我觉得隔靴搔痒,没劲。像自己搁那儿跳独舞,硬往别人世界里闯,想挖出点啥。但心理咨询不一样,它像跳双人舞,是两个人一块儿的事,而且双方都得自愿“下水”。
后来我去上了李维榕老师的家庭治疗课,那可以说是我上过最受打击、但也最管用的课。她经常会做一天案例示范,用的那些治疗语言,我们听都没听过。那时候我以为自己读了不少书,也接过一些个案,已经挺懂了,结果一上课才发现自己有多渺小。
就是从那时候起,我才明白“实战学习”和“理论学习”差别有多大。
我那阵子也是报了很多课程,什么意象对话、存在主义、精神分析、认知疗法、家庭治疗、箱庭疗法、舞动治疗、催眠治疗。结果呢,每学一个新流派,我的来访者就跑一批。后来我才明白,每学一门新课,原来那套东西就被冲击一次,我陷入到“邯郸学步”,贪多嚼不烂的痛苦之中。
不过现在回头想想,我也不后悔。那段“饥不择食”的日子,帮我飞快地攒了一堆知识,让我在最短时间里把心理学各大门派摸了个遍——这一点,还是挺重要的。
我有两三年,一个课都没报,就在那儿埋头干一件事:接咨询,疯狂攒经验。
想成为一个能扛事儿的咨询师,说到底就靠三样:
理论的原始积累
个案经验的原始积累
自我成长的原始积累
前两步,我算是扎实走完了;第三步,我坚持做了快6年的个人咨询,也完成得七七八八了。现在回头看,当年学的那一堆消化不了的知识,终于被我慢慢嚼碎、消化,变成了我自己独一份的东西。
(如果想了解情感咨询师高效从业班,想要系统的学习如何解决自己情感问题的姐妹,可以添加微信:xinzhizhu013。)

那怎么才能快速完成这些原始积累呢?咱们来看看市面上常见的情感咨询,主要分两派:
一种是过于接地气,属于“心机派”。
这帮人自己可能没啥心理学功底,全凭身经百战的经验来指点你。好处是听起来挺实用,但坏处是涉及到问题深处,他们就没辙了。
另一派则是典型的“学院派”。
开口闭口就是各种理论模型,容易脱离实际。我有整整五年,都被这套给坑惨了。那时候,经常有来访者急吼吼地跟我说:“老师,我知道我原生家庭有问题,可现在我老公马上就要跑了,我该怎么办啊?”
我当时学的正是“精神分析”那套,讲究慢工出细活,对很多火烧眉毛的人来说,根本等不及。那段时间我特别痛苦,眼睁睁看着一些我觉得水平不如我的同行,客户排着队找上门,而我这儿却冷冷清清。
在残酷的市场中挣扎的结果是,我终于找到了一套结合理论和实际的治疗套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治疗风格——形成了自己的六大能力:
1、情绪安抚大师:母性力量:有能力让一个人从情绪风暴中走出,恢复正常。
2、情绪管理大师:父性力量:如何让一个充满攻击和冲突的气场,变得风光霁月。
3、识人术:看人入骨的能力,一眼看到此人的“前世、今生和来世”,了解这个人的人格水平、思维模式,性格特点,依恋风格……
4、话术大师:可以让一个人瞬间学会沟通,掌握对话的主动权。
5、情感策略大师:学会情感的种种套路,攻杀战守,进退有据。
6、深度咨询大师:在涉及人格成长的层面,深入灵魂,从个人成长的层面,根本性地解决婚恋问题。
你发现没?就算你不干这行,把这六样本事学好了,也等于直接拿到了开启幸福生活的万能钥匙。
当我把这六项能力练出来以后,一套高效的咨询流程就算彻底跑通了。然后我的咨询费从刚开始的300块一小时,涨到了现在的10000块一小时,我的新客户名单已经排到两个月后。
在圈子里,我也算创造了个不大不小的奇迹:我居然跟我当年的入门恩师一个价了。但我靠的不是资历老、名气大,而是我在市场上的实战能力打出来的!
这六大能力如果再精简一下就是:
1、过硬三观
2、安抚自己
3、搞定他人
有这三大本事,你就可以拥有完美关系的一切条件。
![]()
(如果想了解情感咨询师高效从业班,想要系统的学习如何解决自己情感问题的姐妹,可以添加微信:xinzhizhu013。)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提出“一万小时定律”: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而我成为一个专家,居然化了两倍的时间,为什么?因为一切都是在黑暗中摸索。
而今天,如果你有志于此,那么你可以不必走我当年的那些老路。
你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最“整合”的“营养”,不用生搬硬套国外的那些理论,也不用被那些“伪冒情感理论”所误导,是的,你可以把5年缩短到2年甚至1年!是的,我可以让1万后面少一个零!
这一次,我将会把我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你可以一次性地了解一个做了上万小时情感咨询的男人,到底如何一步步把你教成情感大师!
![]()
如何报名?
现在第十三期情感咨询师高效从业班火热报名中,课程为期一年半,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同时每周有一次督导,共70+小时,由卢悦老师或赵悦辰老师进行一对一的督导【督导师可选定】,总计280+课时,涵盖从基础到精通的全部内容。如果你也想改善婚姻关系、疗愈人生,或是想发展第二职业实现财务自由,可以现在就加微信联系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