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夏县祁家河乡烟叶进入采收季,连日阴雨却让烟田泥泞没踝,160亩成熟烟叶面临霉变风险,烟农急在心头。10月15日,雨势暂歇,夏县融媒体中心联合祁家河乡政府迅速组织党员志愿者组成秋收助农支援队,奔赴柏峰头村烟叶基地开展助农抢收,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抵达现场后,支援队先向烟农段小刚“拜师”,学习雨天“左右掰取”的采收技巧。随后,大家明确分工,有人辨识成熟烟叶,有人按窍门采摘,有人在泥泞中归集烟叶。尽管裤脚、鞋帮沾满泥水,大家却毫不在意,“多抢收一片,烟农就少一分损失” 成为共同信念,冷清烟田满是忙碌身影。
![]()
烟农 段小刚
在咱们县融媒体中心的帮助下,今天这么多人来帮我们采收,我们心里感觉到很温暖,很宽心。
![]()
夏县融媒体中心驻祁家河乡横口村
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 张翼
烟农的急难愁盼,从来都是我们党员干部的行动指令。咱既是媒体人又是驻村干部,身份里就带着两份责任,既要拿好手里的笔,举稳肩上的镜头,把全县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助农暖心场景记下来,传出去,让民生温度看得见、摸得着;更要迈开步子、撸起袖子,用实打实的双手加入抢收队伍,帮烟农解燃眉之急,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此次抢收中,无人机运输成为 “科技亮色”。相比传统人力,无人机可直接将烟叶从田间运至烤房,大幅提升效率。
段小刚:“每天无人机可以采收到12000~15000斤左右,大概节省到我们十几个人的运输能力。”
有了科技力量的加持,支援队又主动加入插烟工序,助力烟叶后续烘烤处理。据了解,烟叶需经插烟、7 天烘烤、人工筛选、回潮保存等环节才能成为成品。
段小刚:“咱们现在总共有9个烟房,160亩的地不停的采收,如果说一个烟房现在放湿烟的话,能放到1万斤左右,成品烟出来大概就是1000斤左右不到。”
![]()
祁家河乡纪委书记、横口村包村干部
杨卓琛
烟叶是咱们祁家河乡的特色富民产业,也是不少群众的“钱袋子”。接下来,我们还会持续跟踪天气变化,组织乡、村两级党员干部分片包联烟农,同步协调技术员指导雨天烘烤技巧,全力守护烟农收益。
【来源:夏县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