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前,一位怀揣着好奇与冒险精神的台湾青年,凭借一张火车票的机缘和一股“试试看”的冲劲踏上了京华大地。十年后,38岁的魏早沛从初出茅庐的法律新手,成长为北京一所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在光影交错的影视文娱法律领域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雪中送炭的人情味
在北京国贸商圈一间明亮的现代化办公室里,新晋合伙人律师魏早沛脚步轻快,笑容爽朗。他的言语中既有台湾口音赋予的亲切感,又透着在北京历练多年后的沉稳与专业。
2011年,顺利上榜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后的魏早沛,邀请了几位台湾朋友精心策划了一场为期一个月的新疆自助游。初到北京西站换乘时,由于未提前购票,车票已全部售完。“乘坐绿皮车前往乌鲁木齐需要33小时,我们一群人望着空荡荡的售票窗口面面相觑,难道行程刚开始就要打道回府?”正当几人在车站大厅里慌乱且无助时,一位大哥主动上前询问他们的目的地。“当时大家都极为紧张,但事已至此,只能‘赌一把’相信这位大哥。大哥告知我们可以先买站票,上车后再补票。见我们一脸茫然,大哥直接去帮我们买了三张站票,仅收了票面金额。我问他为何帮忙,大哥说遇见就是缘分,就是朋友。”魏早沛不禁感慨,“那份雪中送炭的‘江湖气’和人情味,让我瞬间觉得这片土地格外有意思,值得闯荡一番!”
![]()
回望北京西站
这场充满温情的邂逅,成为五年后他选择来京的前奏,他说“年轻就是敢想敢闯”。2015年,他通过自学,在台湾便考取大陆法律职业资格,2016年如愿来到北京大学攻读法律专业,就此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京”彩人生。
![]()
北大交换学习时,在校内遇到台大联络处,感觉格外亲切
常有人问他,从台湾到北京是否需要很长时间去适应,他笑着摇了摇头,“对我而言,这是一个自然而然地融入过程。北京这座城市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包容与多元,从国贸的现代气息到紫禁城的庄严肃穆,每一处角落都彰显着北京海纳百川的胸怀。能在此工作生活,与众多优秀的大陆同仁一同共事成长,让我真切感受到两岸融合发展的真实温度”。
![]()
刚成为律师第一年的青涩工作照
踏浪前行的法律人
毕业后入行时,魏早沛恰好赶上影视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他语调中透着兴奋回忆道,“那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期,跟随前辈深入客户公司,走访北京各大影视产业园,参与行业交流活动,甚至登上上海电影节的法律讲台……那段经历就像一块海绵,让我能够全面汲取行业知识,实现快速成长。”
![]()
参与客户的影视剧拍摄,实地了解影视行业制作
![]()
去客户公司和参与的影视项目合影
![]()
到上海电影节组委会做分享
2020年,影视产业遭遇“寒冬”,他迅速调整工作重心,“市场回归理性,正是律师价值彰显之时”。他专注于助力企业优化合规体系、化解纠纷,同时敏锐捕捉“短剧”等新业态带来的机遇,“机会永远潜藏在变化之中”,魏律师指着屏幕上的行业报告,目光中满是信心。
在服务台湾客户时,他尤为注重凭借专业能力消除认知差异。“部分客户对大陆法律实践仍了解不足,熟悉并尊重规则能让大家少走许多弯路”,魏早沛分享道。他曾深入细致地分析某艺人合约争议的法律解决路径,引导客户通过司法程序高效解决问题。“当对方在法庭上见证法律的力量时,那种惊讶与释然的神情,就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他称自己就像一个“普法小标兵”,用一个个成功案例逐步消除误解、建立信任。
晋升为合伙人,魏早沛坦言压力颇大,但更多的是兴奋之情。“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既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也意味着我能够去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谈及未来,他的眼中闪烁着如青年创业者般的“燃”劲儿,“北京为我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我在此成长了十年。如今,我想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回馈这座城市,推动行业更加规范有序,让两岸在文化与法律层面的交流更加深入、更加务实”。他笑着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作为,人生在世总得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不是吗?
![]()
在律所内与同事交流分享
做真实的自己
初到北京,魏早沛便以开放之姿欣然接纳了北京的多元文化。他笑着说道,“适应?根本不存在!”一次出差归来,他愈发深切感受到了这份归属感。结束在上海为期两个月的驻场工作后,深夜走出北京南站时,一股熟悉的松弛感瞬间将他笼罩。“周围是提着行李、行色匆匆的旅客,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踏实又质朴的生活气息。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与安心。上海是精致,台湾是我的家乡,但北京的这份‘自在’更与我的灵魂相契合。”魏早沛觉得对他而言,“北京的魅力在于海纳百川的气度,能让我毫无压力地做真实的自己。在这里,你既能穿着拖鞋、素面朝天漫步街头,也能身着西装革履现身国贸,这种张弛有度的状态,恰是我心之所向的生活。”
魏早沛积极参加京台律师名家圆桌对话、参访两岸科技创新中心等交流活动,这些活动为他提供了洞察大陆法治进程的难得契机。“起初我仅仅是活动参与者,然而这些活动让我得以近距离目睹大陆法治进程所取得的真实成就。仍记得走进最高人民法院参观大数据中心时,我与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开放、务实且专业的态度,直接击碎了诸多台湾媒体塑造的刻板印象。偏见源于不了解。我亲身体验过,就能凭借事实,在回到台湾和朋友交流、甚至和我爸一起看政论节目时,直接指出那些荒谬言论!”
回到台湾后,魏早沛都会主动向年轻一代介绍大陆影视市场机遇以及行业生态。“就像榴莲,你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但至少你亲自用鼻子闻过它的气味,这才是真切的;别人说再多都比不上你自己用勺子挖一块放进嘴里品尝。如今网络发达、信息繁杂,但大多都是经过加工的,希望更多台湾青年能够突破固有认知,亲自来看看大陆的发展与潜力”,在他看来,打破隔阂的最佳方式,正是这种一点一滴地亲身交流与事实分享。
![]()
回台湾做电影行业分享,将自己在大陆的见闻带给台湾朋友
魏早沛怀揣着青年合伙人的锐气与担当,于北京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沃土之上,续写着他与这座城市的故事。他的故事,是专业与梦想的相互成就,是台湾青年在北京奋斗的鲜活写照,更体现了这个时代的青春活力与无限可能。
作者 | 丹桐
京彩台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