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可能真的有点闹大了。
林诗栋在印度这次赛事颁奖礼上的闻花表情,当时看是个乐子,但现在回过味来,感觉印度朋友那边,可能真的不太高兴了,你想想,换位思考一下,你家热情洋溢地办个大赛,运动员上台领奖,当着全世界的面,对你准备的心意露出那种“仿佛中了生化武器”的表情,这面子往哪搁?
当时的情况很直接,林诗栋捧起奖杯,把花凑近闻了一下,然后他的反应非常剧烈,脖子后仰,眉头紧锁,他紧接着把花递给旁边的周启豪,周启豪也立刻向后退避,这个连续动作,被现场镜头完整记录下来,传播了出去。
问题的核心就在这里,这个行为,在咱们看来,是“耿直”、“不装”,但在主办方和当地民众的视角里,这可能被解读为一种对当地礼遇的公然嫌弃,花束,是颁奖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象征着荣誉和祝贺,公开表达对其的厌恶,特别是以如此戏剧化的方式,触碰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敏感点。
![]()
有植物学知识可以解释这个气味。茉莉、百合这类花朵含有名为“吲哚”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在低浓度下会呈现花香,但在高浓度下,确实会模拟出类似粪便的气味,印度当时正处于高温天气,花束在户外长时间放置,可能加速了花材的呼吸作用和化学变化,导致气味浓度改变,这是一个客观的科学现象。
但是,国际场合的礼仪,往往要求忽略这种客观的“不适”,而维护一种主观的“体面”,你可以私下里觉得不好闻,但在台上,保持基本的仪态,是一种对他者文化的尊重,也是一种职业素养,体育赛事,除了比拼技艺,也是文化交流的舞台,运动员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他所属队伍乃至国家的形象。
![]()
网络上的反应出现了分化,一部分网友继续玩梗,认为真实反应无伤大雅,但另一部分声音开始出现,指出这种行为可能欠妥,需要考虑东道主的感受,这种分歧,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对“真诚”与“礼貌”的权重差异,在我们的语境里,真实可贵;在他们的语境里,尊重先行。
事件后续的涟漪效应值得关注,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那束花最终被用多层塑料袋密封处理,这个细节,如果为真,虽然解决了实际问题,但也从侧面印证了当时反应的激烈程度,可能进一步加深了对方的负面印象。
![]()
从赛事组织方的角度看,他们依照惯例准备了颁奖物品,气候对物品状态的影响,属于不可控力,他们接收到的主要反馈,不是“谢谢你们的辛勤筹备”,而是针对其中一项礼品的强烈负面评价,这无疑会挫伤积极性。
对于运动员而言,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学习案例,在国际舞台上,如何平衡“真我”与“克己”,是一门需要不断修习的课程,真诚固然是宝贵的品质,但在不同的文化场景中,表达真诚的方式需要智慧和分寸感,这并非要求虚伪,而是倡导一种更高级的、富于同理心的表达。
![]()
这件事也给未来所有的国际参与者提了个醒,当我们走出国门,就进入了更复杂的舆论场,一个无心的举动,可能被赋予多重解读,了解并尊重当地的文化习惯,在表达个人感受时选择更恰当、更私下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最终,国际体育的精髓在于连接而非隔阂,这次“闻花事件”,如果能引发对跨文化礼仪更深入的讨论和重视,那么它就从一场单纯的网络狂欢,转变为一个有价值的学习契机,促进理解与友谊,需要赛场上的拼搏,也需要赛场下每一个细节的用心经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