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变脸”速度,有时快得让人措手不及。
节前,A股科技成长板块可谓是红红火火,红利资产却持续回调,显得格格不入;节后,随着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蔓延,红利资产又摇身一变,成为资金避险的“香饽饽”。
就在短短数日之内,市场的“领跑者”与“落后者”已互换了位置。这样的快速切换,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
怎么看待
红利资产近期表现?
要理解红利策略前期为何表现不佳,我们需要看清其背后“跷跷板”的两端。
此前回调,主要是因为成长风格的虹吸效应。
在关税消息发酵前,市场呈现明显的成长风格占优格局。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科技主线表现活跃,吸引大量资金涌入,对偏防御的红利板块形成“虹吸效应”。
在由风险偏好驱动的行情中,例如近期的AI科技浪潮,资金往往更青睐高成长板块,而红利策略因其稳健属性,节奏往往会慢半拍。
回顾历史,在2014-2015年、2019-2021年的成长牛市中,红利策略也曾出现类似的阶段性回调。
![]()
数据来源:wind,20200101-20251013,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
同时,经历二季度上涨后,部分红利资产的估值有所修复,股息率吸引力相对下降。当时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在“比价效应”下分流了部分原本青睐高股息资产的资金。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底:
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全收益指数的股息率为4.53%,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88%,两者风险溢价为2.65%。
一般来说,风险溢价越高,代表红利股的股息率相对于国债的性价比越高,反之亦然。
随着债券配置价值提升,部分投资者认为:
“既然投资债券也能获得不错收益,为何还要承担股价波动的风险?”
这种心态变化导致资金从红利板块流出。
近期回稳,则是贸易摩擦升级带来的避险需求。
市场资金寻求避风港,使红利资产的防御属性重新获得关注。
此外,增量资金的配置需求也在提供支撑。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基于其稳健收益需求,对红利资产的配置意愿依然稳固。
![]()
该怎么办?
三步理清思路
面对市场波动,我们更需要保持冷静。如果你正在考虑红利策略,不妨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思考为何选择红利策略。
• 如果是为了稳定的现金流,就应重点关注公司的持续分红能力,股价波动反而是次要的。
• 如果是为了降低组合波动,红利回调正好提醒我们——“低波”不等于“没波”,任何权益资产都有波动风险。
• 如果只是跟风买入,现在正是思考这种“慢节奏”策略是否适合自己的好时机。
第二: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之策。
• 如果你是长期主义者,且相信持仓公司的基本面稳健,可以考虑分批布局,摊薄成本。
• 如果你是稳健型投资者,红利回调恰好是自省好时机,利用这个机会优化持仓结构。
• 如果你是灵活配置者,可以在红利策略占比过低时适当补仓,回归目标配置比例。
![]()
红利资产
现在是否值得买?
「看好红利低波四季度的季节效应。」
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联接基金经理崔蕾认为:
"当前市场成长板块的调整空间仍较难准确预判,但即便企稳,也需较长时间“蓄势”修复,短期内仍缺乏明确主线。此外,随着三季报披露期临近,缺乏基本面支撑的纯题材类个股面临较大考验。"
而在此背景下,红利低波策略展现出多重配置优势:
①股息吸引力回升:主流红利标的股息率已重回4%以上,长期配置价值显著增强;
②银行板块调整充分:经历前期回调后,银行股自高点最大回撤约15%,近期跌破年线后企稳反弹,估值安全边际较高;
③年底资金风格切换:部分绝对收益型资金为布局2026年行情,逐步回补低估值、高股息的价值品种,推动资金向红利资产倾斜。
多重逻辑共同支撑下,红利低波策略的配置窗口正逐步打开。从风格维度看,截至9月底,价值风格相对于成长风格的偏离度已显著低于历史中枢,甚至低于近三年均值减两倍标准差水平(这意味着处于历史极低水平,具有“均值回归”的潜力),类似2024年10月初与11月初的极端状态——彼时成长风格极度占优。
而节后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风险偏好回落,相对稳健的价值风格已显现回暖迹象。总结来说在市场波动加大背景下,看好红利低波四季度的季节效应。
那再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从更长周期看,红利策略是否依然值得托付呢?
或许部分投资者会觉得,红利策略仅仅适用于震荡市或者熊市,在牛市里就会“掉链子”、跟不上节奏。
然而,数据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情形。在2014年、2017年、2021年、2024年这几轮极具代表性的牛市行情中,标普红利低波50指数虽迟但到,指数表现稳稳地跑赢了大盘。
![]()
数据来源:wind,完整业绩详见注释①。
你可能会问:牛市里不是应该追那些“涨得快”的科技股吗?
确实,高弹性板块涨起来的确诱人,可波动起来也让人心惊胆战。相比之下,红利低波就像是一位“稳健型选手”,也许跑得不算最快,但过往数据看,其步伐始终扎实。
虽说牛市行情令人欣喜,但投资之路难免会有颠簸起伏。而此时,红利资产的“减震”功效便凸显出来了。
其高股息、盈利稳的特性,让它在市场波动时显得格外“扛跌”。就像给投资组合装上了“减震器”,即便道路崎岖,也力求让坐在车里的人不会感觉太难受。
近3年来,标普红利低波50指数的最大回撤只有8.82%,远低于沪深300和上证指数。这样的“控回撤”能力,让它成为组合里可靠的“稳定器”。
![]()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1014,红利低波指数以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SPCLLHCT.SPI)举例,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不代表基金业绩。
正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没有哪一种投资策略能够永远在市场中领跑,在牛市里,风格轮动更是常见现象。
「今天的“落后者”,完全有可能在明天成为“领跑者”。」
对于真正理解红利策略价值的投资者来说,波动并不可怕,它正是检验耐心与远见的试金石。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