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服兵役,这些年轻人的人生因此转向!
短短几行通报,承载着半生重负。依法服兵役,是荣誉更是责任。
最近,多起拒服兵役处理通报在社交媒体刷屏。一位是服役态度消极、闹着要离队的黄某某;另一位是被部队除名、户籍页上被永久标注“拒服兵役”字样的陈某某。这些冷冰冰的文字背后,是年轻人彻底转弯的人生,也给所有人重重敲响了警钟。![]()
穿上军装,是多少人心里的英雄梦。可为什么,偏偏有人千方百计想脱下这身军装?那些选择拒服兵役的年轻人,大多因怕苦怕累、不愿受部队纪律约束,即使经过部队、兵役机关和家属反复思想教育,仍拒绝履行兵役义务。
01 严厉惩处,不只是罚款那么简单
拒服兵役者面临的后果十分严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近年来,全国各地对拒服兵役行为的处罚呈现出越来越严的趋势。2025年多地发布的通报显示,处罚措施通常包括:纳入履行国防义务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不得招录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还包括在公安户籍管理系统及其户口簿“兵役状况”栏注明“拒服兵役”永久字样、限制出国(境)和升学、取消义务兵优待并处以高额罚款。
以2025年黑龙江克山的王某某为例,他被处以55250元罚款,同时面临不得入党、不得参与各类荣誉评选、信贷受限等多项惩戒。这些处罚不仅影响当下,更可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前途。
02 法律义务,不容逃避
我国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周健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拒服兵役,是指入伍后或者已经批准入伍的公民违反兵役法规,拒绝服役而逃离部队,属情节严重的行为。”
我国实行的是义务兵役制,公民要依法服现役,退出现役的士兵和军官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公民,在规定年龄内要服预备役,服现役和预备役都是公民必须履行的兵役义务。
对于拒服兵役行为,部队通常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试行)》规定,对无正当理由坚持要求提前退出现役,且经常拒不履行职责,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义务兵予以除名处分。
03 联合惩戒,多部门协同落实
对拒服兵役者的惩戒不是单一部门的行为,而是多部门联合实施的综合惩戒。从各地通报情况看,参与实施惩戒的部门包括组织部、人社局、教育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财政局等多个单位。
这些部门共同确保各项惩戒措施落实到位:教育部门限制升学,公安部门限制出境并标注户籍,金融机构限制信贷服务,市场监管部门限制经商手续办理。
处罚还涉及社会荣誉方面:拒服兵役者不得参加劳动模范、道德模范、时代楷模、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奖章等社会各类荣誉评选,已经获得的相应荣誉予以撤销。
![]()
04 公开通报,旨在警示教育
各地政府对拒服兵役行为处罚后向社会通报,主要是出于法治宣传和国防教育的目的。
通过信息公开和依法惩戒起到法治宣传作用,产生震慑效应,减少拒服兵役现象的发生。向社会大众公开通报这类处罚事项,也是国防教育的一环。
通报这些反面典型既有助于向公众宣传现行兵役法、普及国防法规,又可以不断提升公众的法治意识和国防意识。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周健教授曾指出:“只要我们赏罚得当、导向鲜明,就会有越来越多志愿报效国家、保卫人民的优质兵员加入钢铁长城,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05 拒服兵役,代价远超想象
拒服兵役的代价不仅仅是经济处罚和若干限制,更是个人信誉的破产。被纳入履行国防义务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后,这些年轻人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处处受限。
根据《兵役法》规定,拒服兵役者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这些限制对于正处于人生黄金期的年轻人来说,影响是深远甚至可能是永久的。
除了法律上的处罚,社会评价降低也给拒服兵役者带来巨大压力。通报要求将处理结果通报至所在村(居)委会,并通过公告栏公示等方式向社会公布,对本区域适龄青年起到警示作用。
曾在武警某部队服役的马某某,在陆军某集团军服役的陈某某,以及那些户籍本上被盖上“拒服兵役”字样的年轻人——他们的人生轨迹已经改变。
法律义务无法逃避,穿上军装就意味着承担责任。拒服兵役者被纳入失信名单、罚款数万元、永远失去报考公务员资格,这些惩戒措施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逃避责任的高昂代价。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政策以官方发布为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