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10月17日)
是第33个国际消除贫困日
也是我国第12个国家扶贫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
经过无数人的接续奋斗
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
这一奇迹的背后
是数百万扶贫干部扎根一线,倾力奉献
他们用热血践行誓言,以行动改变命运
在此,让我们一同
向所有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奉献者致敬
躬身入山,点亮希望
2021年2月25日,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58岁的白晶莹 身穿一件绣有牡丹花图案的蒙古族传统服饰, 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奖章和证书,她激动地说: “ 盛世中国,盛世牡丹。我要向全国人民展示一下,我们草原绣娘花儿一样的幸福生活。”
2016年,时任科右中旗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的白晶莹成为科右中旗刺绣扶贫计划的推动者,面对牧民妇女“绣花能挣多少钱”的疑虑,她自掏腰包买针购线,手把手教、一户户走, 5年培训绣工1.6万人次,足迹遍布全旗1 2个苏木、乡镇,将零散的农牧绣娘组织成万人绣娘团。
如今, 科右中旗刺绣产业已形成“协会+企业+农户”的三级体系,培育出300余名专业设计师,建立标准化培训体系。据统计,2022年至今 已累计培训超6000人次,培 育出3000 余名一级绣工实现灵活就业,产品远销56个国家和地区,年均创汇超200万元, 绣娘们从围着锅台转变为围着绣架干,用针线“绣”出致富路、“绣”出民族情。白晶莹用一根绣花针,刺破了贫困的束缚,织就了草原姐妹的锦绣人生。
![]()
白晶莹(左一)对绣娘们完成的订单提出改进建议 图源:岭上兴安
“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 2021年,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毛相林说给乡亲们的这句话。
毛相林,是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党支部书记,也被誉为“当代愚公”。1997年,他带领村民向悬崖宣战,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8公里“天路”,终结了下庄人与世隔绝的历史。
路通后,他发展柑橘、西瓜、乡村旅游三大产业,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3785元,较修路前增长43倍。2021年,他获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如今,下庄村已实现“路通百业兴”:全村公路通村通畅、通组通畅率达到100%,村民在电商平台下了单,快递能直接到村里的快递站。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电、通讯和网络也实现了100%覆盖。
![]()
毛相林在工作室整理书籍 图源:光明日报
芳华无悔,山河为证
“我们深爱的家乡,一天天变富了、变美了,所有的辛苦在看到父老乡亲幸福生活的那一刻,全部变得值得。”张小娟生前是甘肃省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这位藏族女儿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却毅然放弃北京工作,回到深度贫困的家乡。她走遍全县208个村,精准掌握每户贫困状况,被群众亲切称为“藏乡好女儿”“扶贫活字典”。
为让政策通俗易懂,她创作漫画图解、录制方言语音播报;为培育产业,她深入田间地头,推动特色种植养殖。2018年,舟曲县贫困发生率从18.24%降至6.31%。2019年10月7日,张小娟在下乡返程途中因车辆坠河不幸殉职,年仅34岁,行李中还装着未完成的扶贫资料。她如格桑花般绽放在雪域高原,用短暂生命诠释了“青春无悔、扎根泥土”的赤子之心。
![]()
张小娟(中)下乡督查扶贫工作图源:农视网
2010年春节前,刚任贵州晴隆县代理县长的姜仕坤在大田乡董箐村走访,见一户人家屋中唯剩一口破锅,他掏出200元塞给主人:“去买口新锅,先把年过了。”从此,“让群众生活变好”的信念在他心中愈发坚定。
养羊,是晴隆县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六年里,姜仕坤钻羊圈,访市场,熟读《羊生产学》,被牧民误认作“兽医”;推动产权改革,创建“晴隆模式”,让石漠荒山变成“羊群绿洲”。到了2015年,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了一番。
然而就在2016年4月,姜仕坤于出差途中突发心脏病殉职,年仅46岁。在他的追悼会上,有这样一副挽联:“山绿了羊多了民富了你不见了,路修好水通好电供好君且走好”。
![]()
姜仕坤(左三)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 图源:中国乡村振兴
这些故事只是中国脱贫攻坚史诗中的一页缩影,千万名扶贫干部以生命为火把,照亮了贫困的最后一公里。他们中有的人青丝熬成白发,有的人永远留在了群山深处,但他们的名字已刻进村镇新居的砖瓦、融入产业丰收的欢笑、写进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截至目前,我国政府累计帮扶近700万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其余也落实了针对性帮扶措施。我国脱贫人口“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超过85%的脱贫户和监测户至少落实一项产业帮扶措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超过3300万人,过渡期以来每年都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12588元增长到2024年的17522元,连续4年增速超过全国农村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51元、实际增速6.6%,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0.4个百分点。
今日,我们致敬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奉献者,也铭记那些将青春与生命献给扶贫事业的英魂——山河记得你们,人间记得你们。
编辑 | 杨婧轩
责编 | 赵宁宁
主编 | 张 越
监审 | 杨 巍
来源 | 农视网综合中国乡村振兴、微观三农、光明日报等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科普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