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
![]()
N通讯员 徐卉婷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一年一度的海宁传统观潮季如约而至,国庆节、中秋节双节叠加,沿江多段海塘升级改造,观潮区域受限,安保工作再次迎来新形势、新挑战。海宁6000余名安保力量用好科技赋能、抱团共治、忠诚履职3件“法宝”,续写好观潮安保连续42年无事故的平安传奇。
科技赋能 筑起智慧防线
10月9日,农历八月十八天文大潮日,预计潮水到达盐官观潮公园的时间是下午1点。上午10点半,“观潮智慧安保平台”自动预警观潮胜地公园安澜门检票口已经聚集了29900余名游客,指挥部立即指令公园保卫组的执勤警力把游客往公园西区地方引导,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观潮安保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短时间内聚集的人流车流。近年来,海宁公安持续深化科技赋能,依托智慧平台实时感知50多公里沿江全线八大区域及盐官核心景区12个点位的人流车流和6000余名安保力量布点情况,充分运用大数据预测能力,精准支撑景区游客容纳量管控及引流。
无人机在观潮安保中的使用也在不断迭代。沿江16座无人机机巢里装载着各种功能的无人机,可以根据安保实际需求,随时投放到坠江溺水救援、空中热成像夜间巡逻、突发事件空中取证等应用场景,实现全线全天候巡查、即时化处置。同时,通过搭载AI模型,自动比对越过护栏观潮等危险行为,触发预警后,对其进行喊话,并将实时画面回传指挥部。
AI智能眼镜是今年海宁交警新引进的“黑科技”,“戴上眼镜后,在距离车辆五六米远的地方,眼镜就会自动识别是不是预约车辆,帮助我及早开展分流。”交管大队民警俞洋使用之后认为十分便捷。
抱团发力 织密共治网络
“我家门口可以停4辆”“我家后面也有3辆可以停”……距离传统观潮季还有2个月的时候,丁桥、长安等沿江乡镇就开始向村民征集临时停车位,逐年增长的观潮游客和沿江大型停车场有限的矛盾到了传统观潮季就尤为突出,“停车难”成了不少游客的愁事。为此,沿江乡镇及早谋划,广泛动员,从村民屋前屋后协调了2000多个停车位供游客免费停放。
同时,为了最大限度缓解交通压力,交通运管部门积极行动,在原有公交线路的基础上新增了3条观潮专线,4天累计转运游客1.64万余人。高速公路、导航公司、媒体等通过及时发布路况拥堵、交通事故、路线规划等信息,助力观潮游客的安全畅行。
“乘坐杭海城铁到盐官站下,然后直接坐上景区专线,15分钟就到达盐官景区了,亲测好用!”从杭州专程来盐官欣赏“一线潮”的吴女士说道。
今年海宁持续晴热高温天气,人在户外时间一长就容易身体不适,针对此情况,卫健部门紧急增设医疗救护点,加派医护人员,与现场安保警力形成秒级响应的救援模式,确保游客安全。
此外,应急救援、文旅体、综合执法等相关部门均入驻安保指挥部,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均可实现秒级响应,联动应对。
秉持忠诚 警心换得民心
10月7日,海宁公安微信公众号后台收到一位65岁广东游客的感谢留言,他说自己在丁桥大缺口观潮时中暑了,执勤的女民警非常热心,不仅给他服用了解暑药,还用自己的私家车把他们夫妇俩送到了地铁站,令他们十分感动。
在观潮安保中,这样的暖心故事时时处处在上演。
交警万成达在给游客指路的过程中怕游客记不住,让他“用手机把我拍下来,记不住的时候再拿出来看看”,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导航交警”;今年60岁的老民警顾建良主动请缨参加退休前的最后一次观潮安保,巡逻值守、排查隐患、劝导游客,一丝不苟,用自己略显佝偻的背影筑起一道安全屏障;黄国飞和黄子钧是一对父子,父亲在路口指挥交通,儿子在海塘上巡逻执勤,中秋节那天,两人在工作餐时间短暂偶遇后就匆匆奔赴各自岗位,黄子钧说:“小时候不理解他,现在成为了他。”
潮声依旧,岁月流转。四十二载春秋,见证了钱塘江潮的奔腾不息,更铭刻下海宁守护万家安宁的矢志不渝。那潮头之下,是科技构筑的智慧堤坝,是众志成城的人间暖流,更是一代代守护者用脚步丈量平安、用忠诚书写担当的巍峨丰碑。大潮终会退去,但这份以警心换民心、以奉献护团圆的平安密码,已如潮水浸润过的海塘,坚实、深沉,化作这座城市永恒的温度与传奇。
等到潮再起时,海宁,依旧在这里,许你一场波澜壮阔,更护你一路岁月安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