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即时零售传》第171集
-----正文-----
10月16日,在第八届餐饮产业大会上,美团王莆中说,餐饮客单价已经非常接近2015年。
还有数据显示,今年新增的外卖订单中,有七成是低价区间,低于15元。而且补贴催生的订单中,有近一半是饮品订单。
这是什么原因了?是收入变化了吗?当然不是,是因为京东美团阿里的外卖大战,这场大战的目的是争夺即时零售市场。
回顾最近10年,围绕即时零售,京东美团阿里有过多场激战,京东起步最早,阿里投入最大(估算 下同),结果目前最大的蛋糕被慢吞吞的美团夺下。
为什么起步最早的,投入最大的输了第一个10年,回顾过往,三家巨头的成败得失,可以总结出哪些规律,对未来有什么指导,本文探讨这个话题。
京东是最早布局即时零售的企业,早在2015年,京东就推出了“京东到家”。
“京东到家”是专业即时零售平台,就和美团外卖是外卖平台,淘宝是电商平台一样,专业平台是最容易想到的定位。
刘强东说会亲自负责京东到家项目,希望京东到家成为京东的第二曲线,成为就像“微信至于腾讯地位”的项目。
“京东到家”整合线下连锁超市,遇到很多问题,包含:
拉新问题:京东到家要发展用户就要大量拉新,每个新客要投入几十元拉新费用,大部分用户是来薅羊毛的,复购留存用户并不多。
品质问题:连锁超市主要经营散装生鲜商品,很难确保商品品质,用户体验并不好,用户流失高;
盈利问题:连锁超市只有20-30%毛利率,即时零售配送成本高,京东为了推广京东到家补贴了大量费用,这很难持续;
15年,京东亏损94亿元,是历史上亏损最多的一年,眼看这样下去不可持续,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脱离了京东报表。
侯毅是京东到家前身业务的创始人,基于京东到家的经验,侯毅认为要做好即时零售,必须严控品质,必须自营,平台模式难以解决以上三个问题。
据传侯毅提出了盒马鲜生的构想,并且向京东提出过这个方案,不过被否决,于是侯毅找了阿里的总经理张勇。
在张勇的支持下,成立了“五道口”项目部,秘密研发盒马鲜生,16年盒马金桥店开业,几个月时间,就做到了每日数千单。
这在当时是很惊人的业绩,金桥店周围2公里的即时零售订单密度已经超过了淘宝,如果能复制覆盖全国,那么等于新创一个淘宝。
为了拿下即时零售市场,阿里饱和式推入,做了以下动作:
1、推动盒马鲜生全国开店,截止25年3月,盒马鲜生有420家门店,按照一个门店2000万投入,需要84亿,另外还有中心仓、研发等,盒马鲜生还尝试多种新业务,比如盒马X会员店,盒马小站等,到24年才实现全年盈利,预计阿里对盒马有百亿级投入。
2、阿里收购大润发、欧尚、投资三江购物、联华、新华都等,用淘鲜达整合线下超市,如今阿里仅出售大润发,就亏损几百亿元。
3、阿里收购饿了么,之前美团王莆中在一次采访中说,估计饿了么累计亏损超过1500亿元。
4、为了抢占心智,阿里还提出“新零售”战略,阿里落地即时零售的部门是淘鲜达,淘鲜达在吸引线下超市入驻的过程中,出现了女员工侵害事件,因此同城事业群总裁引咎辞职,这件事对阿里价值观带来伤害。
总之,阿里为了拿下即时零售市场,估计投入超二千亿元,应该是投入最多的企业。
阿里的盒马鲜生用严控自营方式做即时零售,第一次把订单密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吸引了京东和美团的模仿。
京东推出了七鲜超市,宣布要开1000个七鲜超市,美团推出了掌鱼生鲜,后改名成小象生鲜,开了7家门店。
惊艳亮相的盒马鲜生,定位比较高,投资比较大,在低线市场很难盈利,侯毅喊出“保命狂奔”的口号,盒马难解决的问题,京东和美团更难解决。
美团当年完全没有经营实体的经验,做掌鱼生鲜面临很多挑战,产出跟不上投入,最终关闭了7家门店,退出了基于自营实体店即时零售的竞争。
京东七鲜超市开了几十家门店,后续也尝试过转型,维持比较小的规模发展,投入的资金远远小于盒马。
美团在18年推出“美团闪购”喊出“美团外卖,送啥都快”的口号,开始用平台模式进军即时零售。
“美团闪购”最开始和当年的“京东到家”一样,重点发展连锁超市入驻,也面临和京东到家一样的困难,亏损大,推进慢。
在几大巨头争夺下,连锁超市成为香饽饽,京东投资了永辉,收购了华冠超市,接受了沃尔玛投资。阿里收购了大润发,欧尚,投资了三江购物,新华都和华联等,留给美团的选择并不多。
美团已经放弃掌鱼生鲜,供给不足,怎么办,不得不学习叮咚买菜做了美团买菜。
美团买菜并不好做,当年前置仓被很多行业人士认为是伪命题,侯毅公开说前置仓是骗投资人的,流量成本高,损耗高,毛利低,盒马开了几十个前置仓后全部关闭了,美团买菜的规模也不大,一直在找出路。
美团在2021年之前,即时零售业务其实挺困难,美团闪购整合线下超市很难,美团买菜还在摸索,但是很快就迎来峰回路转。
虽然美团买菜很难盈利,但是美团买菜严控模式,为消费者带来的用户体验确实更好,如果把前置仓和美团闪购业务结合起来会怎么样了?
在2021年,美团发现有些商家销售很不错,比如头部闪电仓乐购达创始人在北京开的超市,就做到了月销超万单。
美团基于这些发现和美团买菜经验,推出了“闪电仓”业务,闪电仓完全根据线上场景重构,更多百货日杂商品,基于用户搜索购物路径重构营销体系,结果是闪电仓大爆发。
至今,美团闪电仓已经超过5万个,估计闪电仓占美团闪购商家数量小于5%,但是贡献了美团闪购单量40%,可以说闪电仓是美团即时零售夺冠的最大功臣之一,美团即时零售的平台之路走通了。
不仅是平台之路走通了,美团买菜也有关键转型,美团买菜从“小仓”模式转型成“大仓”模式,变成“小象超市”。
“小象超市”单量爆发增长,在多个城市盈利,多个城市的单仓日均单量超3000单,小象超市宣布会进入中国所有一二线城市,小象超市和闪电仓是成就美团即时零售霸主的最大助力。
美团靠闪电仓和小象超市逆袭,京东和阿里也在不断尝试。
京东早在2019年就宣布“物竞天择”项目,把即时零售融入京东商城主站,这是一个很有前瞻性的布局,阿里这个动作比京东晚。
虽然京东的即时零售业务起色不算大,但是京东一直很重视即时零售,在2023年到2025年,京东都在强调即时零售是“三大必赢之战”之一。
据传2023年京东还与朴朴超市洽谈,收购朴朴超市,刘强东还亲自去福州调研,但是最后没有达成一致。
平台前置仓一般会同时入驻美团,饿了么,京东,京东的单量最少,但是京东每单毛利最高,说明京东用户的消费力很强。
于是,京东提出了“品质外卖”这个定位,挖来了美团的老K和杨文杰团队,围绕京东生态,推出了京东秒送。
阿里也很重视即时零售,引入曾在京东工作的李永和,推出了“天猫1小时达”业务,李永和全面负责同城零售事业群,但因为淘鲜达桃色事件引咎离职。
阿里即时零售业务被重创,从积极拓展变成保守防御,俞永福负责本地生活业务后,把减少亏损放到更重要的位置。
23年5月,马云提出“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23年9月,阿里张勇卸任阿里CEO岗位,传出阿里要出售盒马、饿了么、大润发等业务。
后来阿里出售了大润发,但是没有出售饿了么和盒马,蔡崇信24年6月说饿了么有战略价值,能配送万物。估计这个时候阿里已经在构思淘宝闪购了。
即时零售在25年突然火了,外卖大战突然就开始了,其实这经历了10年的酝酿,回顾这个过程,我们能总结那些规律了:
1、走得稳比走得快更重要
即时零售要在商圈建立实体,模式复杂,所以发展速度慢,不能太急,京东到家和盒马鲜生在这方面吃过亏。
2、重构强于改造
即时零售最开始想整合连锁超市,阿里收购大润发,京东收购华冠超市都是如此,结果这条路没有走通。
闪电仓和前置仓都是基于即时零售重构的新模式,事实证明,重构强于改造。
3、模式不断进化
即时零售经历了从独立平台模式到组合平台模式,从店仓一体化到小型前置仓模式,从小型前置仓模式到大型前置仓模式,从整合超市到专业闪电仓,现在阿里和京东都在尝试电商+外卖组合模式。
现在的模式就是最终模式吗,并不是,即时零售模式还会进化,每次进化都蕴含很多机会。
从以上总结来看,老张认为,要抓住未来即时零售市场,不能太急,基于用户体验,基于多快好省对商业模式深度重构,不断提升效率,不要固守现状,坚持坚韧,积极探索更成熟的即时零售业态模式。
总结
本文回顾了京东美团阿里10年即时零售经历,总结了规律,展望了未来。
交个朋友
本文是《即时零售传》第171集,未来无人配送和智能仓结合即时零售,能把履单成本从7-15元降低到1-3元,即时零售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很精彩。
老张专注即时零售,大量输入输出即时零售信息观点,希望更准确预估即时零售未来路径,
推荐一:
推荐二:
推荐三:
免费入群
欢迎加老张微信zcyshowzcy,免费入群
定期清理潜水者,打造即时零售活跃群
成为你的“情报站”和“即时零售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