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买了学区房,学校却没了:7000所小学关停,你的孩子去哪上学?

0
分享至




十年前,还在抢学位;十年后,却在关学校。

从海岛边的“最美小学”,到魔都菜小的最后一届新生,从村镇无人问津的教学点,到城市CBD中英文学校的突然停办,“学生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整个中国基础教育体系。

一边是生源锐减,一边是编制缩紧,在这场由少子化引发的教育关停潮中,家长、老师、孩子,都站在风暴中央。



“我们家门口的幼儿园老板跑路了。”这是浙江某位家长发在群里的第一句话,随后点燃了家长们的焦虑——不是因为老师不负责,也不是课程太差,而是“招不到人”。这个故事并不孤单。

根据教育部2024年数据,全国小学数量已从去年的14.35万所锐减至13.63万所,一年间消失了7200所。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快赶上整个安徽省现存小学总数了。


与此同时,小学撤并的进程仍在加速。

今年5月,河南濮阳一次性撤销了46所小学;济南也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完成4个区共10所小学的合并、搬迁或关停。

如果说大城市的变化尚有政策调控、资源整合的掩护,那么在广袤的农村,学校的冷清则直接刺穿现实。

有的乡村小学,全校仅剩二三十名学生;还有的学校,全班就三五个孩子。“每次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这句听起来像凡尔赛的调侃,其实藏着的是农村小学的“空心化”危机。


哪怕地方教育局再怎么“托底”——合并临近小学、纳入乡镇中学体系、想方设法保留教学点——也终究难以扭转这股人口衰减带来的关停命运。

对于这些学校而言,不是优化,而是告别。

而这场风暴,并不只停留在农村。

即便是北上广深这样的教育重镇,也难挡“关停潮”的蔓延。


一人生病全校放假!长春一村小只有一名学生

广州虽仍是全国小学数量最多的城市,2024年有1013所小学,却只比上一年增加了5所,新增几近停滞。更严峻的是招生人数,一年间锐减3.24万人,降幅接近12%。

深圳将小学、初中、高中合并统计,2024年三类学校总数为939所,在校生197.23万人,相比2023年的189.58万人略有增加,但增幅微乎其微,几乎陷入平台期。

上海16个区的小学数量跌至660所,一年减少4所,徐汇、静安、闵行、宝山等区均有缩减;招生人数减少约3万人。就连曾被视作“稳中之稳”的魔都学区,如今也开始动摇。

而最“失血”的是北京。2024年,北京市小学数量减少至709所,一年蒸发5所,招生人数从23.5万人锐减至19.3万人——相当于整整少了近4.3万个一年级新生,一年之内几乎消失了一个中型县城的入学人口。


上海浦东的三桥小学原本是一所普通公办小学,开学前家长还收到了入学通知,转天学校就直接关停。22位新生被打散,转入4公里外的金桥小学——没有直达公交,家长只能亲送。这所学校五六年前还有200多人,如今仅剩22位学生,连城中村的宅基地都已经拆得差不多了。


在山东济南、河南濮阳、广州天河,这样的合并与停办每天都在上演。有的是整合为教育集团,有的是撤点并校,有的直接关门大吉。曾经人满为患的小学,如今冷清得让人心酸。

“每次考试,要么第一,要么第二”,不是凡尔赛,而是因为全班只有两个学生。


相比于城市合并学校的无奈,农村教育的空心化更加赤裸。

嵊泗嵊山岛上的“全国最美小学”,三面环海,每间教室都有海景,美术教室里的剪纸小鱼在阳光下游弋——如今,这所1941年建校的百年小学也在2024年夏天画上了句号。73名学生中的一半是外来务工子女,关校后,这些孩子每天跨海上学,留下空荡荡的教室和老师的失落。



导演张藢苧拍摄的嵊山岛小学

这场“学生荒”并非突然来袭,而是人口大势使然。

从2016年的1786万新生儿,到2023年的不足900万,中国的出生人口已经“腰斩”。而2024年小学入学儿童,正好是2018年出生那批孩子——也就是人数开始断崖式下跌的开端。

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研究团队已预测:到2035年,小学适龄人口将从峰值的1.09亿跌至约6700万,几乎减半;而中学、高中、大学的“人数高峰”也将陆续在2026、2029、2032年出现后开始下行。

换句话说,今天小学在“历劫”,明天轮到初中,高中、大学也难逃“瘦身”命运。


“今年不招老师了!”江西万年县教育局2025年初的一纸公告,让不少师范生彻夜难眠。与此同时,湖北鄂州市直接宣布锁死教师编制总量,并削减500个小学教师岗位。

近年来,多个省市开始“冻结招聘”、推行“末位退出机制”,甚至探索“转岗”“待岗”“柔性退休”等新制度。湖南衡阳县将100名教师转调事业单位,黑龙江鹤岗则直接分流206名教职工。

西南大学的研究显示:小学教师需求将在2024年触顶,随后开始净减少,未来10年内会有至少65万人“无课可上”。而初中则将在2026年达到教师峰值,高中是2030年,大学要到2035年。


铁饭碗,不再坚固。

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刚入职就可能面对跨校调剂、学段流动,甚至退出编制体系;而对于临近退休者,或许可以申请教学辅助岗平稳过渡。

城市财政也无法再养“超标教师”。鄂州市教育预算支出已高达财政收入的183%,而教师编制却占了所有事业编的一半。在全国普遍“紧日子”的背景下,控制编制、合理调配,已成为教育系统的紧迫现实。


对于家长来说,学校的变少、老师的不稳,直接引发的是择校难题的新变体。

以前是“有得选,难上”;现在可能是“好不容易选好了,学校却没了”。

原本家门口的学校,突然关停;选了民办学校,中途却终止办学;倾家荡产买了学区房,结果五年后没人抢学位了,连学校都被合并——这些都是现实正在发生的场景。

从广州天河的岭南中英文学校,到山西朔州的星辰双语学校,不乏设施一流、师资强劲的明星民校,也因生源断崖与高成本经营而悄然退出历史舞台。学区房的价值,也因此被大大重估。

面对这样的趋势,曾经被炒上天价的“老破小学区房”开始显得鸡肋。

有的城市购房者坦言:“买学区房就像买二手车,只图便宜,一旦学校被合并或取消,这唯一的卖点也不复存在。”

未来的择校,将不再仅仅是“选名校”,而是“选稳定”。教育集团化、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体化、政策重点扶持校,将成为新的“教育核心资产”。


孩子变少、学校变少、老师变多,是一场由人口倒挂引发的结构性震荡。但这场风暴,也带来了教育生态的一次深度重构。

关停潮的背后,是教育资源的再分配与教育观念的再升级:

  • 供给端,学校会从“卷招生”变成“争学生”,教学内容趋向多元个性,能力导向大行其道。

  • 需求端,家长从“抢名额”变成“评价值”,择校不再迷信名气,而是关注是否适配孩子的成长需求。

  • 结构端,从“大而全”向“精而专”转型,未来更需要跨学段、跨学科、跨地域的教师与校长。

中国教育正站在新起点上,一边是人口低谷的冷峻现实,一边是对公平、质量、多元的热切期望。

对于家长而言,这不是焦虑加重的时刻,而是重新思考“好教育”内涵的机会:

不在于“能不能挤进某某小学”,而在于“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愿我们都能在这场巨变中,看清方向,放下执念,做出真正适合自己家庭的教育选择。



近期直播推荐

扫码进群,解锁求职全攻略!

还在为投简历焦头烂额?还在苦等内推无门?留学生日报求职群,为你搞定这些烦恼:

求职资讯不定时更新,抢先一步拿offer
简历修改 + 面试策略,助你精准定位岗位
海内外名企内推名额,直达HR邮箱
✅ 不定期线下招聘会 & 求职沙龙,拓圈拓岗
✅ 行业大咖空降分享经验,答疑解惑
✅ 还有机会获得限量喜福利,等你来拿!

留学生日报希望陪你走好求职这段路,扫码进群,一起上岸!


多说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机制,很多小伙伴反馈收不到更新,这里建议大家将我们的公众号加一个星标,以免错过推送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长得丑演技也烂,脸上写满“关系户”的5位演员,看着就让人心烦

长得丑演技也烂,脸上写满“关系户”的5位演员,看着就让人心烦

淼犇小牛
2025-10-08 15:45:03
高兴的太早了?特朗普刚回国,两大噩耗袭来,之前努力全白费

高兴的太早了?特朗普刚回国,两大噩耗袭来,之前努力全白费

近史博览
2025-11-01 13:46:28
尹锡悦出庭受审,因检察官直呼金建希名字大怒:至少后面加个“夫人”吧

尹锡悦出庭受审,因检察官直呼金建希名字大怒:至少后面加个“夫人”吧

闪电新闻
2025-11-01 15:27:20
许绍雄追悼会确定!家属呼吁亲友,别送花篮直接给钱,目的太感人

许绍雄追悼会确定!家属呼吁亲友,别送花篮直接给钱,目的太感人

一只番茄鱼
2025-10-31 22:46:33
绍兴已有学校临时停课!最新提醒

绍兴已有学校临时停课!最新提醒

鲁中晨报
2025-11-01 19:27:04
蒋介石两次下令挖毛家祖坟,毛泽东以德报怨,要求保护好蒋氏故里

蒋介石两次下令挖毛家祖坟,毛泽东以德报怨,要求保护好蒋氏故里

枫尘余往逝
2025-10-31 22:54:35
“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罪犯被击毙!出身书香门第,父母老来得子

“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罪犯被击毙!出身书香门第,父母老来得子

火山诗话
2025-11-01 10:54:42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牛马搞笑
2025-11-01 09:52:48
管晨辰晒与汪顺4年合照,称“最萌身高差”!网友:妹妹长高了,顺哥踮脚了

管晨辰晒与汪顺4年合照,称“最萌身高差”!网友:妹妹长高了,顺哥踮脚了

极目新闻
2025-11-01 07:56:56
国际空间站7大禁令:禁止发生性关系……最离谱的却是最后一条!

国际空间站7大禁令:禁止发生性关系……最离谱的却是最后一条!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09-25 20:05:13
全运会男足山东U20队2-1逆转新疆U20,彭啸点射建功

全运会男足山东U20队2-1逆转新疆U20,彭啸点射建功

懂球帝
2025-11-01 22:35:08
曼联2-2森林!赛后评分:卡塞米罗8分最高,塞斯科5。9分最低

曼联2-2森林!赛后评分:卡塞米罗8分最高,塞斯科5。9分最低

卡灵顿分析师
2025-11-02 05:25:06
58岁魏骏杰接女儿放学,15岁女儿近180 和爸爸很像,家中温馨时尚

58岁魏骏杰接女儿放学,15岁女儿近180 和爸爸很像,家中温馨时尚

乐悠悠娱乐
2025-11-01 15:22:16
李兆会的18年复仇路

李兆会的18年复仇路

诗意世界
2025-10-10 14:09:20
救谁?乌军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红军城,被俄军全歼!

救谁?乌军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红军城,被俄军全歼!

胜研集
2025-11-01 18:30:20
中超最新积分榜:倒数2队未赢球送2队提前保级,降级将3选2

中超最新积分榜:倒数2队未赢球送2队提前保级,降级将3选2

中超伪球迷
2025-11-01 21:38:47
河南首富的落寞:把副业当天,如今高铁不能坐,子女教育都成问题

河南首富的落寞:把副业当天,如今高铁不能坐,子女教育都成问题

蓝色海边
2025-11-02 01:52:44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女人:差别有多大?看这些对比就知道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女人:差别有多大?看这些对比就知道

白宸侃片
2025-11-01 11:04:21
潜伏在我国高层的四大间谍,被安插在军政两界,导致我国损失惨重

潜伏在我国高层的四大间谍,被安插在军政两界,导致我国损失惨重

阅识
2025-10-28 15:23:15
吉林省委:决不允许统计造假,做到应统尽统、颗粒归仓

吉林省委:决不允许统计造假,做到应统尽统、颗粒归仓

政知新媒体
2025-11-01 23:19:13
2025-11-02 07:39:00
留学生日报 incentive-icons
留学生日报
世界名校留学生们的根据地,留学生家长们的教育内参,200万中国青年长期订阅的优质读物。
1040文章数 1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校长的五个功夫 | 高振荣

头条要闻

4200万美国人吃饭成问题 有人让孩子吃饭自己喝水撑着

头条要闻

4200万美国人吃饭成问题 有人让孩子吃饭自己喝水撑着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郑丰林:中国当代年轻女画家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GTA》为什么经久不衰?丹·豪瑟透露制作理念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