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中国刚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升级稀土全产业链的出口管制,后脚美国那边就传来了各种声音。
主角还是那位老熟人,唐纳德特朗普。
一开始,中国这记重拳打出来,特朗普的反应跟大伙儿预想的差不多,还是那套熟悉的“极限施压”。他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气势汹汹地放话,威胁要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大规模”关税,一副“谁怕谁啊,贸易战打到底”的架势。那感觉,就像是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
可就在大家以为新一轮关税大战又要开打的时候,风向似乎悄悄变了。一些媒体和分析人士开始捕捉到华盛顿释放的“软化”信号,什么“不用太担心”,什么“愿意理性谈判”,听上去好像火药味没那么浓了。
但你要是真信了这套“温情牌”,那就太天真了。特朗普从来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的选手,他这看似放软的身段背后,一套更狠、更隐蔽的打法已经悄然铺开。这不是简单的战术调整,这是一场深思熟虑的战略换轨,目标只有一个:在“稀土”这场世纪博弈中,扳回一城,甚至让中国彻底输掉。
嘴上都是生意,背后全是“军火”
![]()
咱们得先搞明白,这次稀土风波的导火索是啥。10月9号,中国商务部发布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从12月1号开始执行。这新规厉害在哪?它不光是管稀土原料出口,还管你用中国的稀土原料或者技术在国外生产的磁铁、半导体材料。说白了,就是搞“追溯”,只要沾了中国的边,想卖给谁,特别是想用在军事上,都得先问问北京同不同意。
这一下,可就精准地打在了美国的“七寸”上。特朗普政府怎么可能坐视不管?就在10月10号,也就是中国新规发布第二天,特朗普就宣布,从11月1号起,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在现有基础上,再加征100%的关税。
看到这儿你可能就明白了,哪有什么“态度放软”?所谓的“温和”表态,更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平静,是大战开启前的烟雾弹。特朗普政府玩了一招典型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嘴上说着可以谈,实际上动起手来比谁都快,而且直奔要害。
![]()
真正的硬招,不在关税,而在五角大楼的秘密仓库里。
就在媒体还在讨论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时,美国国防部正在全球范围内疯狂“扫货”。一场价值高达10亿美元的关键矿产战略储备行动已经全面展开。这份采购清单,简直就是现代军工的“命脉图”:
- 高达5亿美元的钴:用于战斗机发动机的高温涡轮叶片、导弹的制导系统。
- 2.45亿美元的锑:这是穿甲弹、炸药和核武器的关键材料。
- 1亿美元的钽:用于制造军用电子设备,特别是需要耐高温、耐腐蚀的电容器。
- 4500万美元的钪:能让战斗机变得更轻、更快、更坚固的“合金维生素”。
这些听起来拗口的金属,随便哪一个断供,都可能让一条先进的武器生产线停摆。美国国防后勤局这次不仅是大手笔花钱,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储备一些以前从未进入过国家战略储备的矿产。这说明什么?说明五角大楼的将军们正在为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供应链战争做最坏的打算。他们预设的场景是:一旦稀土这张牌被中国彻底打出,美军的武器库还能撑多久。
![]()
这场“囤货”行动,就是特朗普新打法的核心——极限脱钩,釜底抽薪。他不再满足于在贸易层面和中国一来一回地打关税战,他要从根子上,为美国的军事霸权建立一个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备胎”供应链。
谁的“王牌”,谁的“命门”?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但现实却比计划要骨感得多。美国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这件事的难度,可能比让他承认败选还要大。
我们总说中国是“稀土大国”,但这其实有点不准确。中国真正的王牌,不是脚底下埋了多少矿,而是手里掌握的“点石成金”的技术——精炼和分离技术。
这么说吧,全世界挖出来的稀土矿石,绝大部分都得送到中国的工厂里走一遭,才能变成能用的材料。根据最新的数据,截至2025年10月,中国控制着全球近90%的稀土精炼产能。就像全世界的牧场都养了羊,但剪羊毛、纺毛线的技术和工厂几乎全在中国。
更要命的是,在那些最金贵、军事用途最广的重稀土领域,比如镝、铽,中国的技术优势是断层式的领先。美国不是没有稀土矿,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山(Mountain Pass)也算是个大矿,但尴尬的是,辛辛苦苦挖出来的矿石,还得打包好了送到中国去加工。
![]()
这就是美国最头疼的地方。MP Materials公司虽然宣布要投资7亿美元在美国本土建加工厂,计划在2025年底完工,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一条成熟的稀土加工产业链,涉及上千个技术环节和专利壁垒,绝不是砸钱就能在短时间内复制的。
而美军的“命门”,恰恰就攥在别人手里。根据戈维尼咨询公司(Govini)最新的报告,美军1908个武器平台中,有多达80006个零部件依赖于受中国管制的矿产。美国海军受影响的系统比例甚至高达91.6%。
这些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战略风险。举几个例子:
- 大名鼎鼎的F-35战斗机,每造一架就需要消耗大约900磅(约408公斤)的稀土材料。没有耐高温的镝和铽,它的发动机和隐身涂层就会出问题。兰德公司推演过,一旦中国出口量减少50%,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生产线将在6个月内面临停产风险。
- “战斧”巡航导弹的制导系统,离不开由钕、镝等元素制成的永磁体。
- “宙斯盾”作战系统的相控阵雷达,里面的环行器和移相器,必须用到钇和钆。
![]()
可以说,从天上的战斗机、卫星,到海里的核潜艇,再到陆地上的坦克和精确制导炸弹,美军几乎所有高科技装备的“神经末梢”,都与来自中国的稀土材料紧密相连。
这种深度捆绑,让这场博弈变得异常微妙。它不再是简单的资源买卖,而是产业链和技术链的相互制衡。特朗普想通过砸钱囤货来建立“防火墙”,但这条“墙”能有多厚、能防火多久,他自己心里恐怕也没底。
一场没有终点的战略长跑
所以,我们现在回过头再看特朗普的“新打法”,就能理解其背后的焦虑和无奈。
他一边挥舞着100%关税的大棒,摆出不惜让两国贸易“硬脱钩”的姿态,试图以此恐吓中国,逼迫我们在稀土问题上让步。这是一种心理战,也是在为国内的鹰派势力作秀。
另一边,他又让五角大楼在全球“买买买”,同时在国内通过行政命令和资金支持,催生本土的稀土产业链。这是一种底线思维,是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哪怕成本再高、时间再长,也要把“命门”攥回到自己手里。
![]()
这场围绕稀土展开的较量,本质上是一场关于产业主导权、技术话语权和未来发展权的全面竞争。
中国花了数十年时间,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在稀土这个领域建立了从开采、分离、冶炼到应用的全产业链优势,构筑起了难以逾越的“护城河”。这不是某个国家砸下10亿、百亿美元就能在三五年内追赶上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其科技实力、金融能力和全球盟友体系依然强大。特朗普政府的这一系列动作,无疑会加速全球稀土供应链的重构,催生出更多中国之外的替代选项。
但就像中方一直强调的立场:“我们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真正的赢家,永远属于那些既敢于亮剑、又善于谋局的一方。
特朗普的算盘,或许能解一时之困,但想彻底赢下这场“稀土战”,恐怕没那么容易。这盘大棋,才刚刚进入中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