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日利亚拉各斯,音乐产业的规则向来由男性书写。
2018年的Tems(本名Temilade Openiyi)还只是个揣着自制Demo、挨家敲录音室门的年轻女孩。
![]()
她回忆道:“制作人总用怀疑的眼神打量我,问‘你一个女孩能懂什么和弦?’甚至有人建议我改行当舞者。”
这种排斥并非个例,在非洲音乐工业中,女性创作者常被框定在“歌手”角色,而制作、编曲等技术岗位被视为男性领地。
Tems的应对方式是极致的自学。
她窝在租来的小房间里研究Logic Pro软件,将灵魂乐、雷鬼与非洲节拍(Afrobeats)糅合成独创的“alté”风格(注:alté意为“另类”,是尼日利亚新兴音乐运动)。
这种融合起初显得格格不入:2019年单曲《Try Me》在YouTube意外斩获460万播放量时,当地媒体竟形容她“幸运得像中了彩票”。
而Tems清楚,这不过是她用代码与旋律砌成的第一块台阶。
底层突围的代价始终如影随形。
她在采访中坦言:“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只吃一顿饭,省下的钱用来支付录音室时段。”
这种挣扎直至2020年迎来转机,与尼日利亚天王Wizkid合作的《Essence》不仅横扫流媒体,更因与Justin Bieber的混音版本冲上公告牌单曲榜第8名。
![]()
成为首支闯入该榜单TOP10的尼日利亚歌曲,那些曾拒绝过她的录音室,如今纷纷挂起她的海报。
破壁者:从非洲节奏到全球声景
Tems的全球化破圈,堪称一场精心策划的“文化闪电战”。
2022年,美国说唱巨星Future采样其旧作《Higher》人声片段,与Drake合作推出《Wait For U》。
这首歌首发即空降公告牌百强单曲榜首,使Tems成为首位实现此成就的非洲艺术家。
更微妙的是,当她沉静的声线在Drake的陷阱节拍中浮现时,欧美乐评人突然意识到:非洲音乐已不再是被“采样的素材”,而是定义流行风向的源代码。
这种影响力很快转化为顶级资源的倾斜。
碧昂丝邀请她参与《Renaissance》专辑中《Move》的创作与和声;蕾哈娜暌违六年的复出单曲《Lift Me Up》更由Tems参与词曲创作。
![]()
后者同时入围奥斯卡、金球奖与格莱美,让尼日利亚音乐人首次触及好莱坞主流奖项。
而2025年俱乐部世界杯中场秀上,她站在纽约大都会人寿体育场中心,用一首重新编曲的尼日利亚经典《Love Me JeJe》斩获格莱美最佳非洲音乐表演奖。
此刻,她已从“非洲新声”蜕变为全球音乐版图的定义者。
但Tems的独特之处在于,她始终拒绝被标签驯化。
当欧美公司建议她淡化非洲口音以“更国际化”时,她反而在《Born In The Wild》专辑中加强约鲁巴语的使用。
![]()
这种坚持源自她的核心哲学:“真实是我唯一不能妥协的,因为这就是我拥有的一切,真正的我。”
真实性的悖论:名利场中的生存法则
在流量即王道的时代,Tems对“真实”的执着看似反直觉。
她曾剖析行业生态:“很多人劝我多发短、制造争议,说‘黑红也是红’。但如果我必须扮演小丑才能被听见,那我宁愿沉默。”
这种清醒来源于早期创伤,当她最初带着作品见投资人时,对方更感兴趣她的外形而非音乐,甚至有人直言:“你该去参加选美,而不是做制作人。”
![]()
她的反击方式充满技术流色彩。
2024年专辑《Born In The Wild》中,她包揽了大部分编曲与混音工程,用专业壁垒打破性别偏见。
更绝妙的是,当她发现主流媒体总将她的成功归因于“合作运气”时,她直接在格莱美颁奖礼致辞中强调:“感谢那些相信我原创能力的耳朵,包括我自己的。”
这句话后来被非洲音乐媒体解读为对“碰巧成功论”的优雅反击。
如今,“Tems模式”正成为非洲年轻音乐人的研究案例。
她证明在算法支配的流媒体时代,差异化比迎合更易形成壁垒。
正如她总结的:“如果你能建立别人无法复制的符号系统,规则就会向你倾斜。”
遗产重构:当“开门人”比做“顶流”更重要
2025年8月启动的“Leading Vibe Initiative”,暴露了Tems更大的野心。
这个面向18-35岁女性音乐人的培训平台,首批学员覆盖词曲创作、音频工程、经纪管理等冷门领域。
在拉各斯发布会现场,她向台下数百名年轻女性坦言:“我曾被拒绝仅仅因为性别。现在我们要创造的,是一个让才华不必看性别的生态系统。”
![]()
该计划的设计直指行业痼疾。
例如“制作人孵化器”项目要求学员拆解Tems本人的多轨工程文件;“经纪管理实战”模块则邀请Drake团队前成员授课。
这种去神秘化的经验转移,意在缩短新人摸索周期。
据参与首期培训的学员透露,Tems甚至开放了自己的版权收益报表作为教学案例,这种透明度在非洲音乐界前所未有。
项目的扩张速度超出预期。
首站拉各斯后,Tems团队立即启动肯尼亚分部筹备,未来三年计划覆盖南非、加纳等五国。
有观察者指出,这本质上是一场音乐行业的“基建革命”:当更多非洲女性掌握制作、版权管理、商业谈判技能,整个产业权力结构或将重构。
正如Tems在采访中点破的真相:“人们常说想成为下一个我,但我的目标从来不是复制巨星,而是让‘非洲女性音乐人’这个词不再需要加上‘稀有’的注释。”
结语:真实性的胜利
Tems的故事很难用“天才逆袭”简单概括。
更准确的描述是:一个坚持用自己规则参赛的玩家,最终改写了游戏说明书。
当她在俱乐部世界杯中场秀俯视六万观众时,那些曾质疑她的声音,早已被淹没在合唱声浪中。
![]()
“名声从来不是目标,”她再次强调,“如果你清楚自己是谁,世界终会来认同你的存在方式。”
这句话或许正是非洲音乐全球化浪潮的最佳注脚,当Tems们不再需要“被看见”而是主动“呈现”,旧秩序的瓦解已进入倒计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