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月中旬的汽车圈,被一条离谱新闻所点燃——京东官宣造车了。
14日,京东在微博高调宣布,将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推出一款“国民好车”,并将于双十一期间正式发布。
消息一出,全网沸腾。
与此同时,一组疑似京东汽车的谍照突然流出:
![]()
●图源:微博
能够看到的细节并不多,车身整体不小,疑似采用了贯穿式尾灯。
对此有网友猜测可能是纳米06;也有人觉得是广汽埃安UT的换电版本,但细节处又有差异。
![]()
●图源:微博
对于京东这场跨界造车的大戏,网友们也开启了欢乐的玩梗模式:
拼多多?会不会每天开之前先得好友砍一刀。
南极人汽车我是一等再等,还没有消息。
![]()
以安全著称的杜蕾斯再不下场造车就有点端着了。
![]()
【京造】汽车?后面还会有【淘工厂】汽车,【砍一刀】汽车。
二十四期免息?
![]()
我的底线是老干妈造车!
京东先卖着,我再等等拼多多。先用后付7天无理由退款。
![]()
![]()
京东汽车来了
听到京东汽车,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刘强东终于像雷军一样,亲自下场造车了。
毕竟从蔚来、理想、小鹏到华为、小米、百度,互联网造车早已成了流量密码,刘强东若不出手,倒显得反常。
然而真相却是——京东没有造车,但确实有车,卖!
官方信息显示,这款车将由京东、广汽集团与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推出。
![]()
●图源:微博@京东汽车
广汽负责制造,宁德时代提供电池与换电技术,京东则承担用户洞察、营销与销售,并不参与研发制造。
一句话总结:京东不是造车人,而是卖车人。
这种轻资产模式,让不少期待京东硬刚特斯拉的网友略感失望。
但从商业角度来看,刘强东这一步走得极其聪明。
新能源汽车行业早已是红海一片,比亚迪、蔚来、小鹏等新老品牌厮杀激烈,华为、小米跨界入局,就连传统燃油车企也在加速转型。
如果京东此时自建工厂、投入重金造车,无异于一场豪赌。
而选择与广汽、宁德时代合作,京东既可以避开制造环节的高风险,又能凭借自身渠道优势快速切入市场,一举两得。
从曝光信息来看,新车主打“巧克力换电”模式,续航约为400到600公里,换电时间仅需2分多钟。
![]()
价格定在10万到12万元区间,瞄准的是通勤代步市场。
刘强东的“欺骗”在于,他让不明真相的人以为京东在造车,而事实上,他是在重造买车的方式。
在京东App上,“定制我的汽车”互动活动已经吸引超16万用户参与。可自行选择颜色、配置、价位、续航等参数,就像定制手机壳一样定制汽车。
![]()
●图源:京东APP
而京东借此收集海量数据,用来反推消费者偏好,将产品定位锚定精准,以此推动厂商生产。
这哪是造车,明明是用互联网思维重塑造车逻辑。
可别忘了,当年也是刘强东让中国人第一次敢在网上买电视、买手机、买黄金。
如今,他也要让中国人敢在网上买汽车。
![]()
加速布局汽车业
京东的野心藏不住了
刘强东对汽车行业的野心,已经不是秘密。
早在2015年,他就以个人身份投资了蔚来汽车。
当时章泽天曾在社交平台透露,李斌来家里吃了顿饭,花了15分钟讲蔚来的想法,刘强东只用了10秒钟就说了“yes”。
2018年,京东上线整车交易平台;2021年成立汽车事业部;2022年“京车会”升级为“京东养车”;
2023年,汽车事业部独立,并提出覆盖“买-配-养-用-换”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短短几年间,京东的汽车生态悄然成型,每一步都踩得稳准狠。
如今,京东已在线下拥有近3000家养车门店和超过4万家合作门店,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城市。
![]()
●图源:小红书@milan
用户可以在线上选车、下单,线下提车、维修、保养,甚至享受改装、贴膜等一站式服务。
京东物流还自主研发了无人轻卡“京东物流VAN”,目前已在北京、广州等30个城市试运营,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
这些布局看似分散,实则环环相扣。
刘强东曾直言:“汽车一定是京东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
●图源:京东
在他看来,电动汽车普及后,一半以上的销售将来自线上,4S店模式会被颠覆,买车会像买电脑配件一样简单。
据悉,京东2024年营收突破1.15万亿元,是唯一营收破万亿的民企,且连续四年稳居中国民营企业榜首。
但电商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京东急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
●图源:京东
而汽车产业规模高达十万亿级,自然成为首选目标。
刘强东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通过整合资源构建从销售到服务的闭环。
今年5月,京东注册了“Joyrobotaxi”商标,被外界视为进军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的信号。
未来,京东甚至计划将车内空间转化为“移动电商终端”,实现“线上下单、车内取货”的即时零售场景。
![]()
京东要的,是汽车全生态
如果你以为京东只想卖车,那就太小看刘强东了。
“国民好车”只是开端,京东真正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围绕汽车的生态帝国。
一辆车的交易只是一次性消费,但后续的保险、金融、保养、维修、配件购买、二手车置换,才是持续盈利的关键。
京东正在试图通过“买-配-养-用-换”的全周期服务,把用户牢牢锁在自己的生态内。
![]()
●图源:微博@京东汽车
这种模式看似轻巧,实则壁垒极高。
京东拥有超过6亿优质用户,其中2亿是车主,PLUS会员规模超过5000万。
这部分用户收入高、忠诚度高、服务需求强,与汽车消费主力人群高度重合。
京东通过大数据分析,能精准捕捉用户偏好,反向推动车企定制生产。
在销售环节,京东凭借流量优势降低车企的渠道成本;在售后环节,依托线下养车网络提供标准化服务。
但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
京东曾在2021年与天际汽车合作卖车,最终因天际倒闭而不了了之;线下“汽车超级体验中心”也因利润不及电器而陆续关闭。
这一次,京东学聪明了。选择与广汽、宁德时代联手,一个负责制造,一个提供电池技术,自己则专注销售和服务。
![]()
●图源:微博@CATL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生态已在全国34座城市落成512座换电站,年底目标是1000座;
广汽埃安累计交付超过180万辆,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新能源汽车质量榜首。
三方各取所需,京东得以低风险试水。
业内专家指出,京东的生态模式本质上是对传统汽车渠道的颠覆。
它不追求控制每一个零件,而是控制用户从购车到换车的每一个触点。
未来,汽车不仅是出行工具,更是智能终端、消费场景、数据入口。
而刘强东的野心,是让京东成为这个生态的核心。
![]()
改变游戏规则
京东汽车的出现,标志着电商巨头正式进军汽车领域,就是方式有点出乎意料。
刘强东没有建工厂、没有组研发团队,而是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电商,来撬动一个十万亿级市场。
这背后,是京东从“商品交易平台”向“生活方式服务商”的转型。
汽车只是载体,生态才是终点。
当消费者习惯在京东上像买手机一样买车,当养车、换电、保险都能一键搞定,传统4S店的模式或许真会被颠覆。
刘强东曾说:“未来电动汽车时代,没有4S店的概念。”
如今,他正一步步把这句话变成现实。
总的来说,京东汽车不是一辆车,而是一扇门,门后是刘强东布局十年的生态帝国。
*编排 | 黄家俊 审核 | 黄家俊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
200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
聚焦头部与标杆,助力品牌高端化。
品牌专访微信:jiangnan254(备注:专访)
百万品牌经理人都在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