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4日,河南嘉陵三轮摩托车有限公司将迎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这家曾经风光一时的企业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倒在了行业转型的十字路口。
![]()
而它的工厂,早在半年前(3月31日)就以1966万元被一家生态肥业公司拍得。
2025年9月15日,河南省孟州市人民法院发布公告,这家成立于2005年的企业,在9月12日正式被法院裁定破产清算,连公司印章和证照都未能完整移交管理人,最终宣告作废,如今正等待着法律程序的推进。
![]()
而这家公司原本有着显赫的背景,大股东是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后来在2019年7月改名为“中电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而它的背后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出资的央企。
当时的嘉陵在美洲、香港、印尼等地设有子公司,业务遍及国内外,可谓雄心勃勃,风光无限。
行业寒冬和国企混改
1995年,嘉陵摩托年销量达到108万辆,成为国内首个突破百万销量的摩托车品牌,年收入高达46.53亿元。
![]()
然而全国70多个城市实施的禁摩令让嘉陵销量急剧下滑,短短三年后,企业年亏损达到1.73亿元。
大环境所致的实际情况是,当年国企混改政策下,其背后真正的老板是中国兵装集团,2019年之后卖壳重组,导致产业重构,主要因素是主营业务多年亏损、营业收入持续下滑的困境。
时至今日,“嘉陵”已多次改名重组。
20172019年第一次重组,剥离摩托车业务,转型特种电源,兵装集团手中的股份无偿划转中国电科。
20202021年第二次重组,再次转型半导体,更名为“电科芯片”,旨在响应国家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自主化的号召。
嘉陵经过两次重组,公司已彻底告别了摩托车主业,转变为一家具有军工背景的高科技芯片公司。
三轮摩托车行业的发展
“禁摩”之下,随着两轮电动车品牌格局形成,雅迪、爱玛、台铃、绿源、金彭等一二线巨头开始进军三轮车行业。这些企业拿着两轮的产品理念和营销思维降维打击,三轮车行业的品牌格局正在被改写。
与嘉陵摩托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江门等地摩托车产业通过智能化转型和海外定制化市场,2024年出口额飙升至130亿元,甚至向土耳其输出发动机技术。
与河南嘉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仅距离100多公里的洛阳偃师区,三轮车产业却是另一番景象。2025年4月28日,第十二届洛阳(偃师)三轮摩托车外贸出口订货会举行,现场收获2871万美元外贸意向订单。
![]()
偃师区已集聚规模以上三轮摩托车生产企业28家、上下游配套企业200家,产业规模近50亿元,并连续两年出口货值6亿元以上,海外销量增长率超30%,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海外销量增长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的偃师,证明了艰难转型的成功。
三轮车需求实际上在增长。2024年全球三轮车市场销量增长13%,其中电动三轮车增长30%,占据三轮车总销量的21%。
![]()
河南嘉陵的倒下,是低端制造转型困局的缩影,但行业洗牌也催生新机,特种三轮、电三轮、海外适配车型等等正成为市场突破口。
从低价竞争向高附加值转型成为关键。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动品牌升级和技术突围,努力摆脱价格战的泥潭。
与此同时,年轻消费群体逐渐成为摩托车市场的主力军,他们的消费偏好与传统用户大相径庭,他们更看重外观设计、性能和中大排量休闲娱乐功能,因此国内电摩的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国外的功能性摩托百花齐放。
行业不会消失,只会换种活法。
行业的明天属于能抓住个性化、国际化浪潮的企业,而躺在旧产能温床上的品牌,终将成为肥料厂里的“钢铁原料”。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仅供学习,不构成任何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