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正致力于设立一项 “乌克兰胜利基金”,该基金将通过对中国征收新关税来筹集资金。
这位美国总统已指示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泽连斯基周五访问华盛顿特区之前,向欧洲同行提出这一计划。
![]()
特朗普的策略转向
此前,特朗普曾公开表示泽连斯基政府并不掌握军事胜利的 “主动权”,对乌克兰战局的态度相对消极。但近期,随着俄罗斯在部分战场的持续行动,特朗普对普京的耐心逐渐减少,其对乌克兰危机的立场发生明显转变,核心体现便是 “乌克兰胜利基金” 计划的提出。
特朗普已正式指示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泽连斯基访美前向欧洲盟友通报这一计划,推动各方形成共识。根据白宫披露的信息,“乌克兰胜利基金” 的资金来源并非美国常规财政预算,而是通过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额新关税获取。
![]()
特朗普政府内部将这一关税称为 “乌克兰胜利关税”,也可表述为 “俄罗斯石油关联关税”,其核心逻辑是将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纳入关联考量,以关税手段间接向俄罗斯施压,同时为乌克兰提供持续的武器资金支持。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北约成员国会议上的表态,进一步印证了特朗普政府的策略转向。赫格塞思明确表示,若俄罗斯继续回避和谈,美国已准备好以 “唯有美国能做到的方式” 为乌克兰提供支持。
![]()
这一表述既暗示美国可能向乌克兰提供更先进的武器装备,也传递出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强化对乌支持,迫使普京回到谈判桌前的战略意图。从 “质疑乌克兰主动权” 到主动筹设专项基金、释放强硬信号,特朗普政府的立场转变,不仅影响美国对乌政策走向,也将对俄乌冲突的局势产生直接作用。
500% 对华关税与欧洲协同要求
特朗普提出的 “用中国关税换乌克兰武器” 策略,在具体执行层面有明确的设计,其中 “高额关税” 与 “欧洲协同” 是两大核心要素。
![]()
在关税标准上,特朗普政府计划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 500% 的高额关税。这一税率远超美国此前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水平,覆盖范围可能包括电子设备、机械制造、纺织品等多个品类。贝森特在 10 月 16 日华盛顿的记者会上明确表示,特朗普总统已指示外交团队与财政部门,向欧洲盟友传达美国的立场。
无论将该关税命名为 “俄罗斯石油关税” 还是 “乌克兰胜利关税”,美国均持支持态度,但前提是 “欧洲伙伴必须加入”。贝森特强调,“只要欧洲盟友跟进实施类似关税政策,美国就会立即启动对华新关税措施”,可见特朗普政府并不希望美国单独承担 “对华关税” 的成本与外交压力,而是试图将欧洲捆绑进这一策略中。
![]()
从资金用途来看,通过对华新关税筹集的资金,将专项用于为乌克兰军队购置武器装备,重点覆盖弹药补给、防空系统、装甲车辆等乌克兰战场急需的物资。
特朗普政府认为,这一策略能实现 “双重目标”:一方面,为乌克兰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使其具备与俄罗斯长期对抗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高额关税向中国施压,间接影响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进而向普京施加经济与战略压力,迫使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让步。
![]()
不过,这一策略面临的首要挑战便是欧洲的态度。据华盛顿外交消息人士向《每日电讯报》透露,此前美国曾提出因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对中国实施制裁的想法,但遭到欧洲各国政府的阻挠。
欧洲与中国的贸易联系紧密,高额对华关税可能对欧洲自身经济造成显著冲击,尤其是德国、法国等依赖中国市场的国家,对这一策略的接受度较低。如何说服欧洲盟友跟进,成为特朗普政府推进这一计划的关键。
![]()
“战斧” 导弹交付与 1200 亿资金缺口
在特朗普提出新策略的同时,北约总部于布鲁塞尔举行成员国会议,会议聚焦两大议题:一是是否向乌克兰交付 “战斧” 远程导弹,二是如何解决乌克兰 2026 年的资金缺口。这两大议题与特朗普的 “对华关税换武器” 策略相互呼应,共同构成美国对乌支持的新框架。
乌克兰国防部长在会议上明确提出,2026 年乌克兰若要继续维持武装抵抗,需 1200 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在英国共同主持的会谈中,各方重点讨论了如何筹集其中一半资金(即 600 亿美元),乌克兰方面明确要求这笔资金需来自支持乌克兰的国家,而非依赖国际组织或私人投资。
![]()
这一资金需求与特朗普提出的 “乌克兰胜利基金” 形成对接,也凸显出乌克兰对外部资金支持的高度依赖 —— 若无法解决资金缺口,乌克兰的战场行动将面临难以为继的风险。
“战斧” 远程导弹的交付问题成为会议的另一核心焦点。乌克兰方面多次表示,需要 “战斧” 导弹来打击前线后方深处的俄罗斯目标,提升自身的远程打击能力。乌克兰国防部长在会议上直言,“远程导弹的名字所有人都清楚,是众所周知的”,间接确认了对 “战斧” 导弹的诉求。
![]()
欧洲成员国消息人士透露,欧洲各国普遍支持向乌克兰交付 “战斧” 导弹,认为这能显著增强乌克兰的战场优势,但最终决定权完全掌握在美国总统一人手中,欧洲无法单方面推进。
对于 “战斧” 导弹的交付,特朗普在 10 月 16 日椭圆形办公室的记者会上并未给出明确答复,仅表示 “正在考虑其他方案”,并提到 “乌克兰希望发起进攻,我们需要对此做出判断”。这一模糊表态既反映出特朗普对交付先进武器可能引发俄美直接对抗的顾虑,也暗示其希望将 “战斧” 导弹交付与 “对华关税” 等策略绑定,形成更完整的对乌支持体系。
![]()
若特朗普同意交付 “战斧” 导弹,欧洲国家预计需通过北约 “Purl 计划” 承担导弹采购与相关培训的费用 —— 该计划由欧洲各国政府出资,专门用于为乌克兰采购美国武器,这也是美国要求欧洲 “分担责任” 的具体体现。
赫格塞思的 “以实力求和平”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北约会议上的发言,进一步阐释了特朗普政府对乌策略的底层逻辑 ——“以实力求和平”。赫格塞思明确表示,“在特朗普总统任内,我们学到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以实力求和平’的积极应用。只有当你自身强大时,才能获得和平,靠强硬言辞或指指点点是行不通的。只有当你拥有让对手敬畏的强大实际能力时,才能实现和平。”
![]()
这一表述既是对美国对乌支持策略的定性,也暗含对俄罗斯的威慑。赫格塞斯补充道,“如果这场战争无法结束,如果短期内没有和平之路可走,那么美国将与盟友一道,采取必要措施,让俄罗斯付出代价。
若必须采取这一步骤,美国国防部已准备好履行我们的职责,以唯有美国能做到的方式。” 这里的 “唯有美国能做到的方式”,既包括向乌克兰提供 “战斧” 导弹等先进武器,也可能涵盖更广泛的经济制裁、军事援助协调等行动。
![]()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在推进对乌策略的同时,也试图将其他议题纳入整体框架。例如,特朗普在 10 月 16 日提到,印度总理莫迪已承诺停止从俄罗斯购买化石燃料 —— 而化石燃料是普京政府的关键收入来源之一。
特朗普将这一进展称为 “重大突破”,并表示 “现在我们必须让中国也这样做”,可见其希望通过多维度施压,切断俄罗斯的外部支持,进而推动俄乌冲突的解决。这种将 “对乌支持”“对华关税”“对俄施压”“印度等国协调” 绑定的策略,构成了特朗普政府当前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