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晓鹏
今年以来,青岛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深入推进 “守护消费” 铁拳行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消费领域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食品非法添加、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近日,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10起典型案例,涵盖服饰、医疗器械、食品、农资等多个领域,以实际行动筑牢消费安全防线,切实保障市民合法权益。
此次公布的案例中,假冒侵权违法行为成为重点整治对象。2024年12月,青岛市市场监管局根据商标权利人举报,联合公安部门对高新区烁禾服饰工作室开展执法检查,现场查获大量带有 “ERDOS” 标识的假冒羊绒衫及标识材料。因当事人未获商标许可且涉案金额较大,涉嫌犯罪,该案已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无独有偶,城阳区市场监管局在2025年3月,根据检察意见书立案调查王某波、郭某销售假冒 “LULULEMON” 箱包案,查实二人通过微信渠道层层转售假冒箱包,最终分别被处以罚款处罚。
虚假宣传、违法广告问题同样被严肃查处。2025年4月,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在检查青岛康馨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时发现,该公司为普通商品高硒生物肽玉米胚芽营养粉、通络消痛保健贴发布违法广告,宣称 “补充硒可降低癌症死亡率、发病率”“保健贴能活血化瘀” 等内容,且无法提供科学依据与临床证明。同年7月,当事人因违反《广告法》被依法处以罚款。此外,芜湖环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受青岛某酒店委托进行空气治理时,使用软件伪造检测专用章并出具虚假检验报告,青岛市市场监管局依据相关规定对其作出罚款处罚。
食品安全是此次行动的重中之重,多起食品领域违法案件被曝光。
2025年4月,市北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移送线索,查实刘某通过微信销售含有 “西布曲明” 成分的减肥食品,该成分对人体健康存在危害,当事人最终被依法罚款。即墨区市场监管局在3月查处青岛冰镇王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现该公司将2025年3月2日生产的冷冻榴莲肉,虚假标注生产日期为 “2025/03/21”,涉嫌篡改食品生产日期,除被罚款外,违法所得也被依法没收。
莱西市市场监管局则在6月查处于某 “幽灵外卖” 无证经营案,查实于某在无实体门店、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通过外卖平台从事网络餐饮服务,8月被处以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切实守护市民 “舌尖上的安全”。
产品质量与计量诚信问题也未被忽视。市南区市场监管局 2024 年 12 月根据移送线索,调查青岛迈特龙商贸有限公司委托生产的羽绒服,发现产品不符合 GB/T 14272《羽绒服装》及明示要求,2025年3月对其作出罚款处罚。黄岛区市场监管局在5月检查海鲜摊位时,发现王某彪使用的电子秤存在 “缺斤短两” 问题,查实该计量器具被加装作弊功能,最终对其处以罚款并没收违规电子秤。针对农资市场,平度市市场监管局5月依据不合格检验报告,查处平度市张戈庄初文明农资经营部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复合肥料案,对当事人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
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 “守护消费” 铁拳行动,保持对消费领域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不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及时公布典型案例,引导市场主体规范经营,同时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全力营造安全、放心、公平的消费环境,为青岛消费市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