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
![]()
从贵州茅台镇回来快一个月了,我那个当时在老乡家喝过酒的杯子,一直留香,久久不散……
每当站在贵州大地上,站在赤水河岸,就想敬献给它一杯烈酒。像敬献给父亲那样敬献两岸的父老乡亲。
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时候,父亲还是个“红小鬼”,他是他们连长用岸边的黄金藤绑在身上渡过的河。当时,黄金藤一头绑在连长腰上,一头绑在我父亲身上,父亲说连长怕他掉下河,把他捆成了个粽子。连长告诉父亲不要怕,他在前头挡住子弹:“只要子弹没有打中你头,你就要爬过去……如果子弹打中我的头,你就砍断藤子,一定要跟上大家,爬过去!”然后,河水染成了红色。父亲的大拇指留在了河里,它要为这条河点赞,为河里的血点赞,为那些勇于牺牲的生命点赞……
每当填写籍贯的时候我都会犹豫。户口本上有一行关于籍贯填写的说明“籍贯一般是指公民本人的父辈或祖父户籍管辖地及居住地”。父亲的大拇指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啊,它永远地“居住”在贵州的赤水河里,那我也可以填写赤水河流域就是我的籍贯故乡吧?贵州,您同意吗?
他说,是赤水河流域的酒,让他从一个毛头小子,一瞬间变成了男人!因为当时他们渡过河之后,他的那只断指的手就感染了,高烧四十多摄氏度,几度昏迷。当时缺医少药,是驻地一个苗族老伯用他自己熬的酒,一边给他猛灌几口,一边帮他涂抹伤口。父亲说,那个酒可真烈啊!当时整个手滚烫火辣,整个人仿佛燃烧起来了。后来命悬一线的父亲脱离了危险,就留在那位苗族老伯家的吊脚楼里养伤。那段时间,老伯把他打扮成一个苗族小伙子,躲避了敌人的搜索。他有时和老伯上山采草药,有时还和老伯学习编竹席,再后来,他认老伯为干爹,居然还学会了熬土酒,每天晚上都会和苗老爹喝几碗。父亲说在那种白色恐怖下,苗老爹冒着生命危险收留他,是真的把红军战士当成了自己的儿子!
在贵州的这条赤水河边,苗老爹也是给父亲生命的人,亲如生父。我再次声明:我的籍贯故乡是贵州赤水河流域!那里的山是情义的山、水是仁慈的水、父老乡亲的血液里流淌千年不变的扶危济困的基因。
当苗老爹用贵州赤水河边的酒,把当年“红小鬼”的父亲酿成了钢铁战士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我与这片土地不解的情缘。
一路辗转,终于来到小镇,来到我干爷爷家。刚到他家门口,便看到苗老爹在火塘边忙碌着,火苗欢快地跳跃,将他的脸庞映得通红,空气中弥漫着腊肉诱人的香气。见到我们,他脸上立刻绽放出热情的笑容,把我们迎进家门。屋内暖意融融,火塘边的氛围瞬间拉近了我们彼此的距离。这时,他亲生儿子即兴编唱起当地的山歌:“赤水河水血未干,红军来了咱抗战。千年小镇换新貌,英雄精神代代传。”歌声质朴而有力,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浴血奋战,诉说着先辈们不屈的抗争精神,让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战火纷飞的场景,看到了军队与当地百姓携手抗战的英勇画面……
红红的火塘,烈烈的酒,还有嘹亮的山歌:“喝酒莫给酒杯干,唱歌莫让歌声断;红军种下友谊树,世世代代浇水连。”
一口见底是豪爽,取浅细斟为悠长。
来,我的苗族兄弟,干杯!
原标题:《干杯,我的苗族兄弟》
栏目编辑:张晓
来源:作者:左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