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愈演愈烈的国民党主席之争,蓝营大佬相继都有所发声,亮明自己的态度,尽管多数还是和稀泥,但终究有立场和态度,但只有一个人保持风平浪静,没有任何表态,这个人就是蒋万安。
但是,随着国民党主席竞选已经进入倒计时三天,此前一直保持沉默状态的台北市长蒋万安终于发声了,释放不一般的信号。
![]()
蒋万安表态
蒋万安作为蒋家后代,在蓝营内部被视为 “新星”,其立场一直对选情具有潜在影响。在选举倒计时前的关键阶段,他始终以 “旁观者” 自居,静观蓝营内部的阵营分化:新北市长侯友宜、桃园市长张善政先后公开支持郝龙斌;朱立伦阵营核心成员林涛释放 “支持中间蓝” 的信号。
这一标签被普遍认为是为郝龙斌量身打造 —— 郝龙斌的两岸立场、政策主张恰好贴合 “中间蓝” 的定位,既能迎合党内保守势力,又试图争取中间选民。
![]()
郝龙斌支持率一度攀升的背景下,蒋万安选择在最后三天公开站队,背后蕴含着明确的政治逻辑。对蒋万安而言,此时支持郝龙斌,一方面可借助郝龙斌当时的势头,巩固自身在蓝营内部的地位,尤其是争取郝龙斌背后保守势力与地方派系的认可。
另一方面,可避开与郑丽文阵营的直接对抗 —— 郑丽文通过拉拢黄复兴党部积累了一定支持,直接与之对立可能引发蓝营基层党员的分裂,而选择支持郝龙斌则能减少自身政治风险。
![]()
这一表态并非偶然,而是蒋万安团队经过精心算计的政治投机。从蓝营权力格局来看,蒋万安虽顶着蒋家光环,但在党内缺乏深厚的派系基础,此次站队可帮助他快速融入郝龙斌与朱立伦主导的 “主流阵营”,为未来在党内更高层级的发展铺路。
不过,其表态也引发部分争议,有观点认为,相较于蒋家过往在两岸议题上的坚定立场,蒋万安此次选择更显 “政客式的精明”,缺乏破局的魄力,未能体现出带领国民党走出困境的战略眼光。
![]()
郝龙斌与郑丽文
郝龙斌能成为蓝营内部的热门人选,并非依赖突出的个人能力,而是其立场与策略迎合了党内部分势力的需求。在两岸议题上,郝龙斌主张 “维持现状”,既不明确坚持 “九二共识”,也不与 “台独” 势力正面对抗。
这种模糊的立场恰好契合了蓝营内部一批保守势力的诉求 —— 这类势力既担心因坚定反 “独” 得罪台湾地区部分选民,又害怕因立场摇摆失去传统支持者,郝龙斌的 “不犯错、不挑事” 特征,成为他们眼中的 “安全选项”。
![]()
朱立伦阵营对郝龙斌的默许,进一步巩固了其地位。朱立伦此前推行的中间路线因被批 “软弱” 而受挫,侯友宜的摇摆立场也导致民心流失,在此情况下,支持郝龙斌成为朱立伦阵营维持影响力的选择 —— 郝龙斌的温和立场与朱立伦的中间路线存在一定契合度,且郝龙斌缺乏强势的派系基础,未来更易被朱立伦阵营影响。
地方派系的支持也为郝龙斌加分,云林县县长张丽善、苗栗县县长钟东锦等地方官员的公开背书,让其在组织票争夺中占据优势。
![]()
与郝龙斌的 “顺风顺水” 相比,郑丽文阵营的选战之路充满坎坷。为争取黄复兴党部支持,郑丽文阵营曾打出 “DNA 牌”—— 台退役将官杨学仁以 “DNA 鉴定” 为由,声称郑丽文 “有能力复兴黄复兴党部”,这一缺乏逻辑的噱头不仅未能获得广泛认可,反而被外界质疑 “黔驴技穷”,暴露了郑丽文阵营在议题设置上的乏力。
更严重的是,党内分歧直接摆在台面上,南投县副议长潘一前公开表示,若郝龙斌当选,自己将退出国民党,这一表态直接凸显了国民党内部因选举产生的分裂风险。
![]()
选战过程中,双方的对抗逐渐脱离 “政策辩论” 的范畴,转向人身攻击与利益争夺。支持郝龙斌的势力公开炮轰郑丽文 “从未赢过选举”“卸任后未缴纳党公职分摊金”,将党内矛盾直接暴露在公众视野;而支持郑丽文的阵营则反击郝龙斌 “靠派系上位”“缺乏担当”,双方争吵不断,更像是 “菜市场式的争执”,而非政党选举应有的理性讨论。
这种对抗不仅未能向选民展示清晰的政策主张,反而让外界对国民党的治理能力产生质疑,也让民进党得以 “冷眼旁观”,坐视蓝营内耗。
![]()
洪秀柱子弟兵的警示
在蓝营内部围绕选举激烈博弈之际,洪秀柱的子弟兵、前国民党籍民意代表李昶志的发声,成为选战中的 “清醒剂”。李昶志公开表示:“党主席之位固然诱人,但若代价是国民党分裂与民心流失,这样的胜利毫无意义。” 这一观点直指当前国民党选举的核心问题 —— 各方对权力的追逐已凌驾于政党整体利益之上,忽视了国民党面临的根本困境。
洪秀柱担任国民党主席时期的立场,即便面临党内党外的双重压力,她始终坚定维护 “九二共识”,积极推动两岸交流,试图以明确的两岸立场凝聚党内共识。
![]()
而如今的国民党,早已失去了这份初心:候选人在两岸议题上模糊其词,既不敢坚定反 “独”,也不愿明确支持 “一中原则”;为争夺选票,部分势力甚至效仿民进党 “打大陆牌”,抹黑大陆政策、炒作两岸对立,彻底背离了国民党曾经坚持的 “一中” 立场。
从当前选情来看,无论郝龙斌还是郑丽文最终胜出,国民党都可能面临 “输局”。若郝龙斌当选,潘一前等地方派系人物的 “退党” 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蓝营进一步分裂,而其 “维持现状” 的立场难以挽回因立场模糊流失的民心,也无法应对民进党 “台独” 主张的冲击。
![]()
若郑丽文当选,其与黄复兴党部的深度绑定可能激化与其他派系的矛盾,党内内耗将进一步加剧,且郑丽文缺乏整合地方派系的能力,难以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
更根本的问题在于,国民党当前已陷入 “三无” 困境:没有核心立场 —— 在两岸议题上摇摆不定,既无法吸引传统支持 “一中” 的选民,也难以争取中间选民。
![]()
没有强势领导者 —— 无论是郝龙斌、郑丽文,还是蒋万安、朱立伦,均缺乏凝聚全党、引领方向的魄力与能力;没有群众基础 —— 长期内耗与立场模糊,导致国民党逐渐失去基层民众的信任,在与民进党的竞争中屡屡处于被动。
这种困境让国民党在台湾地区政治格局中逐渐边缘化:既无法打出比民进党更坚定的 “反独” 牌,又守不住 “一中” 的根本立场,只能在 “维持现状” 的模糊表述中苟且,最终可能在持续的内耗与摇摆中慢慢丧失影响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