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4日,特朗普撂下狠话:“如果他们(哈马斯)不自行解除武装,我们就会强制他们缴械。而且这会很快发生,甚至可能以暴力的方式发生。”
这哪是斡旋,分明是最后的通牒。
![]()
![]()
事实上,特朗普的角色,可不止是个调停人那么简单。
他不仅公开喊话哈马斯“将解除武装”,还把话说得特明白,“我们已明确告知他们……你明白吗?他们将解除武装。”
为了让这事儿听着更靠谱,特朗普还捎带一句,这消息是通过他的心腹——中东特使维特科夫和女婿库什纳——传过去的,而且对方已经口头答应了。
这套说辞背后,藏着一个更大的局,就是特朗普那个所谓的“20点计划”。
![]()
![]()
这个计划的“第二阶段”才是重头戏,它要的远不止是收缴哈马斯的枪杆子。
按照特朗普的设想,战后的加沙要由一个巴勒斯坦官员组成的“过渡政府”来管。
并且还得成立一个“和平委员会”,主席嘛,自然是他特朗普自己,成员里还有前英国首相布莱尔这种国际名人。
这哪是重建,这简直是要把加沙变成美国在中东的新地盘。
![]()
可哈马斯根本没接这茬。
上周在埃及沙姆沙伊赫签的字,只认了“第一阶段”的内容,也就是以色列撤军和换人。
至于要他们放下武器、交出权力的“第二阶段”,哈马斯明确说了,这事儿得单聊,得重新谈判。
这就等于告诉特朗普:你的剧本,我们只演上半场。
特朗普的强硬表态,说白了,就是在逼着哈马斯把下半场也给演下去。
![]()
![]()
但特朗普这位“总导演”一边威胁要动粗,一边却对哈马斯在加沙内部的血腥“清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停火协议刚生效,哈马斯就急着回去宣示主权。
10月14日,一段视频流传开来,哈马斯在加沙街头公开处决了8个他们口中的“通敌者和不法之徒”。
场面相当残酷,但特朗普的反应却轻描淡写:“说实话,这并没太困扰我。”
他甚至还补了一句,说哈马斯铲除了“几个非常恶劣的帮派”,他自己曾给了哈马斯“一段时间的许可”去处理加沙内部的“问题”。
![]()
![]()
一边是“大棒”威胁,划下缴械的红线;另一边却是“胡萝卜”式的默许,放任哈马斯去消灭其他武装派别。
这让哈马斯成了加沙唯一的“庄家”,以后美国要谈,要缴械,就只用对付哈马斯一个就行了,省了不少麻烦。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你可以先把桌子清理干净,但最后,所有的筹码都得归我。
这既是赤裸裸的强权,也是冷冰冰的政治算计。
![]()
![]()
就在哈马斯忙着“清理门户”的时候,一记“软刀子”从内部捅了过来。
这刀子不是来自以色列,也不是美国,而是来自同为巴勒斯坦人的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
对于哈马斯在街头处决那8个人的事,阿巴斯的办公室立刻发表声明,措辞相当严厉,称其为“令人发指的罪行”和“公然侵犯人权”。
阿巴斯这边还放话,要追究哈马斯“这些损害巴勒斯坦人民最高利益的罪行”的责任。
![]()
这意味着,哈马斯不仅在外面要顶着美以的巨大压力,在家里也后院起火,连统治的合法性都受到了自己人的质疑。
这种内部分裂,对哈马斯来说是致命的。它让巴勒斯坦人没法拧成一股绳对外,也让哈马斯在国际上更显孤立。
美以的极限施压,恰恰就是看准了这一点,让你内外交困,首尾难顾。
![]()
如果说特朗普是那个在幕后指挥的导演,那以色列就是台前那个毫不含糊的执行者。
它用一套组合拳,把特朗普的战略威胁,变成了哈马斯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压力。
军事上,以色列的枪口就没真正挪开过。
协议是签了,可以色列的军队还占着加沙差不多54%的地盘。总理内塔尼亚胡的话说得很直白:“不要忘了以色列军队目前依然控制加沙53%的土地……如果哈马斯耍花样,加沙届时将发生大爆炸。”
这话音刚落,10月15日,以军就在停火线附近开火打死了5个所谓的“嫌疑人”。
这就是在告诉哈马斯:别耍小聪明,停火协议说撕就能撕。
![]()
另一手,就是拿人道主义援助来“卡脖子”。
10月15日,以色列开放了连接埃及的拉法口岸,600多辆救援卡车开进加沙,看着是松了口气。
可紧接着,以色列就通知联合国,要求从15日开始,每天进来的卡车数量必须“削减一半”,燃料和天然气更是别想随便进。
这就等于刚给你一口饭吃,马上又把碗给端走了。
目的很明确:让加沙的民生困难和你哈马斯的谈判态度挂钩,用200万加沙人的痛苦来逼你就范。
![]()
![]()
面对这天罗地网,哈马斯手里还捏着最后一个筹码——那28具没还给以色列的人质遗体。
按协议,10月13号就该交了,可哈马斯磨磨蹭蹭,到14号晚上也才交了8具。这立刻就成了以色列和美国指责它违约的最好借口。
哈马斯这么做,一半是无奈,一半是算计。
无奈的是,仗打得那么乱,尸体埋在废墟里,找起来确实费劲。算计的是,这是他们手里为数不多能跟以色列讨价还价的东西了。
他们想用这个来拖延时间,在“解除武装”这个要命的问题上,给自己争取一点空间。
毕竟,谁也不想就这么被一脚踢出历史舞台。
![]()
但这筹码,其实是杯毒酒。
扣着死人不还,这事儿在道义上说不过去,连阿拉伯兄弟都看不下去。
而且,死人的价值跟活人没法比,真要再打起来,以色列哪会顾忌这个,哈马斯想拿这个当“人盾”,根本不现实。
说到底,这不过是绝境中的一种挣扎,试图在越收越紧的网里找条缝,可这挣扎本身,却在一点点耗尽他们最后的那点政治资本。
![]()
哈马斯在内外交困中挣扎求生,当所有的退路都被堵死,结局似乎早已写好。
对加沙的普通人来说,他们被夹在了铁锤和砧板之间,无处可逃。
内塔尼亚胡口中的“大爆炸”虽然暂时没响,但那根引线,始终攥在那些信奉暴力的人手里。
真正的和平,在这场赤裸裸的权力游戏面前,遥远得像个幻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