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荷兰只是先锋,欧盟要对中国明抢了,对华计划被曝光,美国都不敢这么干。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在荷兰政府强行冻结安世半导体,要求接管中企的资产股份之后,欧盟被曝正考虑逼迫中国企业交出技术,以加强本土企业的竞争力。
讽刺的是,欧洲企业压根就不接受这种做法,与中国企业合作,不仅没有让他们感觉到所谓的“威胁”,过去几年里,哪怕欧盟强推禁令,也无法动摇中欧企业合作的意愿。
所以,说白了,所谓的“为了欧洲本土企业”,只是欧盟政客为了达成政治目的,找的一个借口,想要通过保护主义,逼迫中国在关键问题上让步,比如稀土出口。
![]()
荷兰先动手:147亿资产被冻结,安世半导体成"试验品"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对中企下狠手的欧洲国家会是荷兰。今年9月底,荷兰政府突然以"国家安全"为由,给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来了记"闷棍"——直接冻结了这家公司价值147亿的全球资产,还逼着中方交出管理权。
更离谱的是荷兰企业法庭连开庭审理、充分举证都省了,10月7号直接下了裁决:撤销中方老板张学政的所有职务,把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还要派外籍董事来掌握决策权。这一套"政府下指令、高管配合、法庭速判"的操作,无缝衔接得让人怀疑早就串通好了,说白了就是借着"安全"的由头明抢。
![]()
更耐人寻味的是时间点,荷兰动手的前一天,美国刚把安世半导体的母公司闻泰科技列进制裁名单。这哪是什么单独行动,分明是跟美国打配合,把中企当成了敲打的靶子。
闻泰科技也没怂,当即宣布找国际顶尖律所维权,还立马对接中国政府寻求支持,毕竟自己真金白银投的企业,凭什么被人硬生生抢了去?
![]()
可荷兰大概没想到,中方的反制来得这么快。就在荷兰法庭裁决后的第三天,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先发声,痛批这种滥用"国家安全"的歧视性做法,接着商务部直接亮出实招:禁止安世半导体从中国出口芯片。
这一下可戳中了荷兰的软肋——安世半导体在广东有8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中国产能占了它全球总产能的70%以上,而且全球每5个成熟芯片里就有1个是它供应的。
现在中方卡了出口,别说荷兰想掌控企业了,连安世的全球供应链都得跟着停摆,汽车传感器、手机电源芯片这些下游产业全得受牵连。
![]()
欧盟藏后手:逼交技术是假,抢稀土才是真?
荷兰这边刚动手,欧盟更疯狂的计划就被曝了出来:居然在琢磨逼着中国企业交出核心技术,说是什么"加强本土企业竞争力"。这话听着就假,先不说技术是人家企业的立身之本,欧洲自己的企业压根就不买账。
就拿宝马来说,之前欧盟想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关税,宝马直接站出来反对,说要深化合作、别搞对抗。毕竟这些年中欧企业合作得好好的,中国企业带来的是技术和市场,哪来的什么"威胁"?
![]()
说白了,"保护本土企业"就是个遮羞布,欧盟政客真正的算盘是想拿技术当筹码,逼中国在稀土问题上让步。自从中国加强稀土管制,把全产业链技术都纳入管控,欧盟彻底慌了神。
有数据显示,全球稀土分离产能中国占了85%,重稀土更是高达99.9%,欧盟风电涡轮机用的镝、铽库存只够撑18个月,汽车用的钕铁硼磁体库存从90天暴跌到21天。瑞士信贷的报告更直接:欧洲98%的高性能钕铁硼磁体都得靠中国供应,没有中国的稀土,欧洲的新能源转型计划就是空谈。
为了逼中国松口,欧盟还拉上G7想抱团施压,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放话说要"采取强有力回应",丹麦外交大臣更是喊着"要展现欧盟的实力"。
![]()
可这招早就被特朗普用过了,之前他吊销中国留学生签证,结果美国留学生从37万跌到27.7万,后来想改口欢迎也没人买账;胁迫中企更是引来了美国人抗议,支持率直线下滑。
现在欧盟想学这一套,甚至想直接抢技术,简直比特朗普还疯狂——一旦坏了信誉,以后谁还敢跟欧洲做生意?
更明显的是这背后全是亲美政客在拱火。他们巴不得挑动中欧对立,逼着欧洲跟中国脱钩,好迎合美国的遏华战略。荷兰动手前美国先制裁闻泰,欧盟拉G7时先跟美国商量,这一步步操作,明摆着是把欧洲绑上美国的战车。
![]()
可这些政客根本不管欧洲企业的死活,宝马、大众这些车企还等着中国的稀土和芯片开工,真脱钩了,受损的还是欧洲自己。
全世界盯荷兰:中方反制已见效,欧盟还敢铤而走险?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荷兰,想看看它抢了安世半导体之后,到底会落个什么下场。毕竟中方的反制已经实打实打在了痛处: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一停摆,全球汽车和消费电子产业的供应链都开始晃悠,荷兰企业界已经怨声载道。
要知道,安世不是小公司,它掌控着全球20%的成熟芯片供应,中国产能又占了七成以上,中方这招"精准打击",直接让荷兰所谓的"保障供应链安全"成了笑话。
![]()
更关键的是中方手里的反制工具还多的是。除了针对安世的出口管制,之前已经对镓、锗这些半导体关键材料实施了管制,接下来要是荷兰不回头,稀土、新能源电池这些领域都可能有动作。而且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已经放话,坚决反对歧视性措施,这既是支持闻泰维权,也是在给欧盟敲警钟:再这么干,后果自负。
欧盟现在明显开始犹豫了。谢夫乔维奇一边喊着"强硬回应",一边又赶紧说要跟中方开视频会议,还强调"不能损害欧洲产业"。这其实就是在观望:如果荷兰扛住了中方反制,欧盟可能就跟着动手;要是荷兰撑不住,赶紧找台阶下。
可他们心里也清楚,荷兰的下场已经初见端倪——企业供应链断裂,国际信誉受损,这些都是欧盟无法承受的,毕竟欧盟内部本身就不是铁板一块。德国、法国这些工业大国,跟中国的贸易往来密切,真要搞"明抢",最先反对的就是他们的企业。
![]()
宝马已经表态反对贸易战,大众还等着中国市场救业绩,这些企业的声音,政客们不可能完全无视。而且美国自己都不敢这么干,之前特朗普搞胁迫付出了惨痛代价,现在欧盟要是硬来,只会摔得更惨。
说到底,欧盟要是真想学荷兰"掀桌子",就得先想清楚能不能扛住中方的反制,能不能承受企业倒闭、供应链崩溃的后果。荷兰的例子就在眼前,抢来的股权换不来技术,更换不来供应链安全,反而会把欧洲的信誉彻底砸了。
现在中方已经亮明态度:合作可以,但得拿出诚意,搞胁迫、明抢那一套行不通。接下来就看欧盟怎么选了,是跟着荷兰一条道走到黑,还是及时回头坐下来谈。毕竟全世界都在看着,谁也不想当第二个荷兰。
参考资料:欧盟想与G7沆瀣一气:咱们加一块,对中国施压才有力
![]()
美国务院称开始撤销中国留学生签证
![]()
安世半导体事件反映出一个重要动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