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
面对中方的稀土牌,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火速回应。
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累计税率高达155%,可仅仅两天后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他轻描淡写地说:"不用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然而找中方可不吃这一套,眼看中方态度强硬,特朗普的嘴脸再次暴露。
![]()
美国官员的"破防"时刻
中国这次出手的力度,连《华尔街日报》都用了"几乎史无前例"来形容。
商务部发布的公告看似简短,实则杀伤力惊人,凡是涉及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等技术和设备的出口,全部纳入管制范围。
更关键的是,这套规则的设计思路让美国人格外不舒服。根据新规定即便是外国公司之间的交易,只要产品中含有中国产稀土原料。
![]()
或者使用了中国产设备生产,就必须向中国申请出口许可证,换句话说,就算交易中没有任何中国公司参与,中国政府依然能说"不"。
这正是美国用来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的翻版,过去几年美国就是用这套规则。
要求荷兰的光刻机企业、日本的半导体材料公司不得向中国出口相关产品,哪怕这些产品是在美国本土之外生产的。
![]()
现在中国把同样的逻辑用在了稀土上,这是中国版"长臂管辖"的首次主动出击,也是对美国多年来技术封锁的一记有力回击。
稀土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电动汽车电池、风力发电机、精确制导武器的必需材料。全球约70%的稀土产量来自中国,而在稀土加工提纯领域。
中国的市场份额更是高达90%以上,美国虽然在加州有一座稀土矿,但开采出来的矿石还得运到中国去提炼,因为美国已经失去了完整的稀土产业链。
当中国说"需要申请许可证"时,全球高科技供应链的咽喉就被掐住了。
![]()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表现,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又急又怕"。他一边抱怨说,美国无法"容忍"中国维持当前的管制措施。
不能接受中国对全球高科技供应链拥有"否决权",一边又赶紧补充道,特朗普团队"很希望与中国合作",双方可以找到解决方案。
这种矛盾的表态背后是美国政府真实的焦虑,长期以来,美国习惯了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规则制定者的角色,想让谁出局就让谁出局。
![]()
可现在中国用合规的方式打出了同样的牌,美国突然发现自己也会被别人"管制",格里尔还特意强调,双方都有筹码。
美国也可以实施出口管制,但"这不是我们的目标"。他表示白宫更关注的是将供应链带回美国本土,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但重建稀土产业链需要巨额投资、环保审批、技术积累,没有十年八年根本成不了气候。更何况即便美国建起了自己的产业链。
![]()
中国依然掌握着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和最成熟的加工技术,市场规律不是靠政治意愿就能改变的。
到目前为止中国一粒大豆都没有从美国买,显然特朗普已经有些气急败坏,他表示中方故意停止进口美国大豆。
作为报复措施,将停止从中国进口食用油,贸易战没有赢家,特朗普依旧是看不清楚形势。
![]()
峰会前的复杂博弈
就在中美经贸关系剑拔弩张之际,格里尔突然对外放风,声称特朗普与中方领导人在韩国峰会期间的会晤"时间已定"。
特朗普计划10月26日至28日先去马来西亚参加东盟峰会,接着访问日本,然后在10月29日抵达韩国庆州。
按照行程安排,他可能只在韩国待一天,不会出席10月31日至11月1日的APEC峰会。美方更看重双边会谈,觉得这样才能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多边场合容易被稀释议题。
但耐人寻味的是关于这场会晤,中方至今没有官方确认,美方单方面放风,可能有多重考虑。
![]()
一是安抚国内市场情绪,缓解产业界对贸易战升级的焦虑,二是通过"既定事实"向中方施压,试图在对话中占据主动。
中国驻美大使馆的表态说得很清楚,美国不能一边要求谈判,一边威胁恐吓出台新的限制措施,这不是与中方相处的正确之道。
中方的态度一向明确,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但谈判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美国"赢两次"式的"双赢"行不通。
如果美国指望通过稀土问题的谈判换取中方让步,却在台湾问题上继续打擦边球,那这场对话注定不会有结果。
![]()
中方已经多次明确表态,美国如果不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展现诚意,其他议题上的谈判都会受到影响。
这就是中方所说的"连锁反应",稀土管制、技术封锁、关税大战,这些经贸议题背后,归根结底是中美关系的整体框架问题。
格里尔抱怨中国在高科技供应链中拥有"否决权",但他没有意识到,这种权力格局的变化,正是中美实力对比演变的必然结果。
![]()
当前中美经贸博弈的核心,已经不仅仅是关税高低或管制范围的问题,而是逐渐延伸到"规则话语权"的重构。
中国这次升级稀土管制,本质上是对美国单边主义的回应,也是维护自身产业安全的必要举措。
这不是中国主动挑起贸易战,而是在美国多年技术封锁后的正当防卫。美国需要适应的正是这种权力格局的变化。
特朗普政府反复强调"美国优先",但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美国可以选择继续对抗,也可以选择调整心态,与中国在平等基础上开展合作。
![]()
随着韩国峰会的临近,中美之间的博弈还会继续。但可以预见的是经过这一轮较量,美方会逐步调整对华认知。
稀土管制只是一个开始,它展示了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和能力。美方如果还抱着霸权思维不放,只会在现实面前一次次碰壁。
相反如果能够正视中国的合理关切,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展现诚意,那么双方完全有可能找到管控分歧、开展合作的空间。
![]()
结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美经济早已深度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合作,在分歧中寻求共识,考验的是双方的战略智慧。
这场由稀土引发的风波,或许会成为中美关系调整的一个转折点。
就看美方能否从中汲取教训,真正学会如何与一个平起平坐的中国打交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